调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节假日调休从何时开始的
导语:现在,我国的节假日放假几天,一般都是会调整双休日的时间来放假的。小编有些朋友好奇调休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就来讲讲,调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节假日调休从何时开始的?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调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调休
放假调休是2008年兴起的。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
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
事实上,调休制度的发明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关系,历史上第一次调休的时间是在1999年后,当时国内的固定假期除了双休外依旧只有4个,民众口袋里虽然有钱,但没太多时间花,为了刺激经济,当时就有人提出了将双休与假期拼在一起,实行长假制度。
放假调休
调休的意思
调休是指因无工作安排而某个工作日责令其不上班,而到周末却要员工来还班或因有工作安排临时需节假日上班,而等日后用工作日为其补休,以拉平工作日时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四十三条规定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调休”一词,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在内的许多词典都未收录,但收录该词的词典的注音都是一致的。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的注音为“diàoxiū”,并解释为:“原定休假的时间不休息而调换到另外的时间再休息。”李葆嘉、唐志超主编的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修订版)的注音也为“diàoxiū”,并注释为:“职工将工作时间临时调换成休息时间。”
因此,“调休”是取“调换、调动、对调”之义,调字在此处注音为“diào”,而不是“tiáo”(调整、调和)。
如果公司先让员工“欠班”,那么到周末则是“还班”或节假日上班后补休,则公司仍然支付员工工作日的基本工资,故而一些公司常常采取调休的办法。
调休图片
“国庆休7上7”引热议人民网评
2022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通知刚一出,有网友称,“周末本就是休假日,为什么调休”“放假7天,上班7天”“还不如少休2天,别调休”。
网友的意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适当延长春节假期(57%)、减少年中节日调休(17%)、重视重阳等传统节日(13%)、增加暑期假日(9%)等。现实来看,不少人吐槽“挪用双休日、拼凑小长假”的做法,不少专家学者强烈呼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再比如针对节假日“人从众”式旅游扎堆、旅游体验不佳,不少人建议鼓励错峰出游。这些呼声和建议,反映当前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上存在一些短板和不相适应的地方,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推动旅游休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目前我国职工每年可依法享受包括11天法定节假日和最长15天的带薪年休假,并通过放假与调休相结合,分别拼出了3天、5天、7天不等的连休。总体来看,目前的假期安排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实际,也保障了公众合理的旅游休闲需求。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质量旅游的需要更加旺盛,旅游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内需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以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