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数码科技

柯达胶卷电影柯达胶卷破产名句(柯达胶卷破产的那天都是世界上最好的)

时间: 2023-05-22 本站作者
柯达200系列胶卷图片

小哥哥呀,你一定要看透这五个感情真相,知道是什么吗?

一、你想让她一直爱你,光对她好是没有用的

首先,如果你想让她一直爱你,光对她好是没有用的。一事无成的温柔毫无价值。贫穷的生活只会使大家看不起。醒来,这是什么时代。即使你买血养她,她也不会感激你,如果你没有勇气往上,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如果没有感情,你可能还活着,但没有感情。money能活几个四季的你试试。

二、爱人不可过满,小心输得很惨,这是人性

其次,如果你从来不要求她付出的收入,那么她的无尽要求和理所当然的抱怨,最终可能得不到任何收入。免费的东西总会变得廉价,让人不懂得珍惜。因此,爱人不能过满,小心输得很惨,这就是人性。

三、耐心地听她编童话

第三,当她开始突然冷落你,不再跟你分享日常,很有可能有人替代了你的位置,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她不是在焐着你的身体,那便是他在忙着焐热别人。如果一定要问原因,那就耐心听她编童话,听她的漏洞,用脑子破案。

四、柯达胶卷破产生产的时候都是最好的,并非你做错了什么

第四,其实当一段感情失败了,并不代表你不够好,而是因为有些人她不懂得珍惜你而已。而有些人是上天派来培训你长记性的。柯达胶卷直到破产生产的时候,有时候并非你做错了什么,只是他不需要你了而已。不要怀疑干什么都是你的错,把字把错误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只要对未来没有希望,一段感情失败了并不能代表什么。

五、就算我再苦口婆心,也总有人听不懂

第五,就算我简单地说出真相,总有人不明白。就算我努力工作,总有人不认真倾听。因此,对方关注你很重要。

[img]

把目光放长远的名言

篇一:把目光放长远些

孔子有一个学生因为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而接受了小孩父亲为表感谢而送他的一头牛,众人都批评他贪心,孔子却赞扬了他;另一个学生在外国赎了一个鲁国奴隶回国后,没有向政府报账,众人都赞扬他品格高尚,孔子却批评了他。

对于这个故事,我认为孔子的做法不无道理。救了人后接受报酬的那个学生,短时间内会遭到大家的批评,但从长远来看,这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赎了人后却不报账的学生,短时间内得到大家的表扬,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反而会导致人们不敢轻易救人。因此,在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必须把目光放长远些,考虑更周全些。

把目光放长远些,方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春秋时期,范蠡是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他为勾践出谋划策,帮助他指挥军事,灭了吴国,使越国称霸中原。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他主动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并改名换姓为陶朱公。正是因为范蠡有长远的目光,才得以善终,还在商业界做出了一番成就。

把目光放长远些,方可为集体赢得更好的发展。

1950年,在“商业巨人”李嘉诚的塑料花工厂成立时,为了节省微薄的租金,他选择了一个货仓做工厂。不久之后,因香港连降暴雨,刚刚添置的塑胶机器被逐一泡坏,结果开业后不到两个月就需另觅厂房经营。李嘉诚并未以“运气不好”为由怨天尤人,而是开始思考,未来每做一件事,需将其种种环节考虑周全,并给自己留出余地。日后,已经被训练得极为谨慎的他在买下一艘游艇时,附加定制了两个引擎,两个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甚至,“如果两个都坏掉,我船上还有一个有马达的救生艇。”正是因为李嘉诚具有长远的目光,后来才把公司发展壮大。

没有把目光放长远些,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中国古代有一个叫仲永的人,他自幼聪明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他的父亲没有意识到要好好栽培仲永,只是带着他到处拜访乡人,结果仲永在长大后失去了年少时过人的才能,从天才变成了平常人。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缺少长远的目光,没有给仲永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他“小时了了,大却不佳”的不幸结局。

只顾眼前利益,只能得到蝇头小利;目光长远,方能笑到最后,摘取胜利的果实。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的事,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我们都应把目光放长远些,顾全大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赢得更好的发展!

篇二:把你的目光放长远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如果你想干一番大事业,如果你想要一个锦绣前程,如果你想造福世界,那么,请你先学会把目光放的长久些吧!

尤肯达修女的质问只是一种关注当下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施图林格博士的回答代表的是一种关注未来的开拓胸襟。当下的悲天悯人是小镇上的人们的抱怨及对伯爵的不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们没有长远的目光,只看重眼前的小利。所以,我们要向伯爵和施图林格博士学习,着眼未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伟大诗圣杜甫曾经坚信一定会拨云见日,没有在失败中一度沉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仙李白也不愿沉沦,用长远目光在激励着自己,一定会有得意之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同志在少年时代的长远目光。

由古到今,多少文人志士都在生活中把目光放长远,才成就出伟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名言,道出了在现代世界相信科学才是对的,科学是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了科学的支持,人生便是颓废的,无意义的。科学可以使人进步,拥有科学可以让人把眼光放得长远些。

再回想邓小平一生的三起三落,他没有被困难所打倒,相反是愈挫愈勇,最终当上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造福中国。这才是着眼未来有长远眼光的人。假如邓小平不堪一击,被政治批斗所击垮而一蹶不振,那么恐怕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将会改写。

未来的世界很精彩,但同时,未来的世界也充满着太多的未知和疑问。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我们不要做井蛙和夏虫,让时间和空间分裂我们的认识,变成一只井底之蛙,失去了长远的目光。

其实,人类生活的世界不可捉摸,但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规律,顺着规律去想,去做,可能目光就会变得长远,着眼未来。

着眼未来,生活将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篇三:长远的眼光

鹰的眼光是锐利的,因而能迅速捕获食物;壁虎的眼光是长远的,因而敢于自断其尾;人的眼光是智慧的,因而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收获果实。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看似无形,然而具备眼光的人会发现它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己便是生活的船长。

眼光在生命的价值中折射出智慧。

现实生活总崎岖,它是对人的考验。只有具备眼光的人才能通过这长特殊的考试,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是吗?且看那位犹豫不决的科学家伽利略。他面对宗教裁判所严酷的威逼,可以英勇一死并获得鲜花、掌声和赞誉;也可以忍辱偷生,在世人鄙视的目光中活下来。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他的选择是有眼光的。因为他看到了物理学的未来的发展,看到了自己将在这领域取得的成就。正因为他具备这样聪慧的眼光,他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为人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眼光在生命的价值中折射出智慧。

具备长远的眼光,方可成就大业。

眼光短浅,只能得到蝇头小利;眼光长远,方能真正摘取成功的果实,造就千秋伟业。翻开浩浩青史,里面传写着数不胜数的成功志士。具备长远的眼光,司马迁甘受宫刑,却完成了鸿篇巨制《史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具备长远的眼光,韩信蒙受“跨下之辱”,终成大将,逐鹿中原,留名青史;具备长远的眼光,李白放弃了升官梦,游名山,阅大川,写就许多灿烂的诗篇,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异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不是具备长远的眼光,或许司马迁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或许韩信会无名而终;或许李白在官场碌碌无为地度过余生。由此可见,要成大业者,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

关心下一代尤其需要长远的眼光。

仲永应该算是一个天质很不错的人,可最终却“泯然众人”。这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缺乏长远的眼光,没有给仲永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他“小时了了,大却不佳”的不幸的结局。而“三迁的孟母”就不愧是关心子女且有长远眼光的范例。是值得许多“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父母学习的典范。

有眼光,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具备长远的眼光,我们的人生才更加靓丽。

篇四:长远目光,长远利益

对于350年后会遇到横梁风干朽化的问题,建筑师早已做好了准备,才使得学校大礼堂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这是建筑师的先见之明。所以我认为,我们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事物。

只有长远的目光,才能换得长远的利益。孟母三迁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最后搬至学校附近,孟子学到的都是礼貌相待之礼,这才放心。这是一个作为母亲的先见之名,她知道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目光长远的母亲是分不开的。目光长远会带来长远的利益,反之,则会让短暂的利益消失地更快。方仲永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天资过人,可以被称作为神童,可是他有一个目光短浅的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正因为这样,拥有过人天赋的仲永“泯然众人矣”。这是这个孩子的悲剧,如果方仲永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我想,以他的天资,留下的诗作会流传至今。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目光,不同的教育,导致不同的结果。孟母拥有的长远的目光,她希望她的孩子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成才,而方仲永的父亲一心只想到当时可以凭仲永的才能换取财物,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未来。都是为人父母,长远目光成就了一个孩子,短浅目光糟蹋了一个神童。所以,拥有长远目光不可少。

建筑师的长远目光让牛津大学的大礼堂得以焕然一新,免去了寻找橡木的精力财力。我们的长远目光又在哪里?现在环境破坏的问题愈发严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生物灭绝都是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我们安逸生活的同时,是否意识到我们的后代、后后代会在怎么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固然重要,如果发展带来的是无法生存,发展的意义又在哪里?所以,用长远的目光估量一下明天吧,得到的利益才会更长远。

只有长远的目光,才会得到长远的利益,不要一味贪图眼前短暂的诱惑,也许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将目光放远一些,看得才会多一点,得到的才会更好。

篇五:目光要看得远一些

柯达实验室早在20XX年便研发出了第一台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不需要胶卷,而柯达作为胶片企业担心胶卷的销量受影响,放弃了开拓数码业务这一块大蛋糕。在后来的数码相机普及潮中柯达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由此可以看出,做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眼光要放得长远些。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放着近在眼前的青草不吃,是因为兔子知道一旦窝边的青草吃完以后,自己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等待自己的就只有死亡了,所以兔子宁愿多走几步也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摇。正是兔子的智慧让它在敌人面前一次次得以逃生。

连动物都知道的道理,人类更应该深谙此理。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只顾眼前的那一点y蝇头微利,否则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自己,三鹿公司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自己眼前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军事家拿破仑就是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当他取得一场战争胜利的时候,并没有大摆庆功宴,连受降仪式都没有参加就去指挥下一场战争。当拿破仑的大军兵临城下时,敌人还在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我国的运动健儿们在已经过去的二零零八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他们并没有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而是投身于更刻苦的训练,这使他们在亚运会、世锦赛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们追求成功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即将到来的二零一二伦敦奥运会,以求再创辉煌,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

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目光短浅的人,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已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所以,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不要为了眼前的小鱼小虾而放弃了钓大鱼的机会。

梁朝伟同款Kodak cameo眼镜蛇胶片相机

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具体分析

柯达大家都知道的,然而柯达公司如今已宣布破产,我把整理好的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商院案例:柯达即将破产落幕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准备数周内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摄影胶卷业巨头若果真破产,将追随宝丽来公司等昔日著名美国企业,遭到时代淘汰。

出售专利权最后一搏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这家131年历史的企业仍在做最后自救努力,期望以出售部分专利权方式筹措资金。不过,柯达已着手筹备申请破产保护,包括与银行商量筹资大约10亿美元,确保企业在破产保护期间继续运转。柯达发言人说:“我们对市场传言和投机不予置评。”

报道说,柯达可能最早本月或2月初申请破产保护;破产保护期间,企业将继续偿还债务并正常运转。届时,柯达将在法庭监督下出售大约1100项专利。

如果柯达果真申请破产保护,将加入因未能适应 商业模式 日新月异变化而遭到淘汰的著名美国企业行列。柯达1975年发明数码相机,却未能把这项新技术变成利润增长点。

为填补日益萎缩的胶卷业务,柯达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营化学制品、浴室清洁剂和药检设备,后来在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佩雷斯领导下投身打印机行业。

地位曾相当于现在的苹果

这家昔日近乎独霸胶卷行业的著名企业卡在生死关头,令前员工感到不可思议。曾几何时,每到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创立的“工资奖金日”,柯达就会根据企业业绩向全体员工发放奖金。员工拿到奖金后可以买车,或者去高档餐厅庆祝一番。

现年64岁的罗伯特·沙恩布鲁克1967年进入柯达。与他同时代的柯达前员工说,柯达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

沙恩布鲁克回忆,那时柯达人才济济。午饭时间,一些年轻人挤进礼堂看电影,其他员工则在公司的 篮球 场上打球,“我们给自己灌输这样的意识,我们能做任何事,不可战胜”。

随着海外竞争对手开始攫取胶卷业市场份额,柯达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后来,柯达不得不面对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崛起。2003年,柯达宣布停止投资胶卷业务。

即将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传出后,柯达股票价格4日下挫28%,报收于每股47美分。

与银行讨论贷款事宜

自佩雷斯2005年出任柯达首席执行官以来,柯达仅一年没有亏钱。佩雷斯先前在美国惠普公司分管打印机业务,他在柯达推行利用专利诉讼及转让赚钱的商业策略,而这一策略2011年终于难以为继。

为填补资金缺口,柯达去年8月决定出售部分数码专利。一些竞购者担心柯达可能申请破产保护,不愿出手。柯达曾与对冲基金接洽,希望筹到“过桥贷款”,以支撑运营,直至专利售出,未能如愿。现在,柯达正与摩根大通公司、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等大型银行讨论贷款事宜。柯达同样与债权人和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等机构谈判破产融资方案。而债权人考虑的是柯达的打印机业务是否值得支撑,或者柯达的价值是否尽数存在于专利。

数字技术终结胶卷柯达

伊士曼柯达公司Kodak,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

曾经的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

柯达作为感光行业的王牌品牌,曾经创造出一系列的辉煌成绩,但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和飞速发展的科技使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挑战,柯达也不例外。

首先是来自市场领域的激烈的价格竞争。自加标签(或零售商品牌)将柯达产品的价格压低了40%。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柯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来自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出现,照相技术逐渐告别底片和相纸。一张巴掌大的光盘可存贮成千上万张照片;然后,通过电脑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出照片……总之,数字成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底片和相纸除了部分专业人士外,基本已经无人问津。这场技术革命宣告胶卷行业进入濒死状态。

作为感光技术的龙头老大,柯达在数码照相这一新技术领域并不具备先天的优势,而数字成像技术的普及意味着柯达公司丧失胶卷、相纸所带来的丰厚利润。现在,柯达公司似乎要随着胶卷一起退出人们的生活了。

“傻瓜相机”诞生

1877年,照相机已被发明出来,但当时的照相设备极为庞杂,包括一个黑色的大帐篷,一个水箱,一个装着厚厚的玻璃感光板的容器……更复杂的是操作,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谁也无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

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时,就忍不住想:照相机能不能做得小一些呢?伊斯曼坚持不懈的追求终于给感光业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1886年,小型、轻便“人人都会用”的照相机诞生了,伊斯曼为它起了一个字母不多,但读着响亮的名字:“柯达”。

而在中国,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傻瓜相机”。

温馨家庭回忆

柯达建立品牌忠诚的另一着眼点在于建立清晰而有力的品牌识别。

柯达早期 广告 多表现有孩子、狗和朋友的家庭场景,而且多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易于拍摄到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人们常可以从电台上收听到“这就是柯达一刻,别让它溜走”、“柯达串起每一刻”,在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中,这些广告语深深刻进了消费者的脑海,使消费者自然而然把享受快乐时光与“柯达”这一名字联系在一起。

世界胶卷之王

柯达公司在很早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随着照相机销量的增加,胶卷冲印服务肯定会有大量的需求。于是在大家争相生产“立即自动”相机之时,柯达已将生产能力重点放在了胶卷的生产和冲印上。

果然,柯达的胶卷销量猛增,同时几乎垄断了整个冲印市场。“迷你型”相机上市后,柯达又以同样的 方法 降低价格,使“人人都买得起”,结果柯达的胶卷、照相机及相关器材的销量扶摇直上,尽管爱克发拼力使出密集式供应的老方法,富士、樱花不惜血本降价,但总敌不过柯达胶卷的销售量。

感光界的霸主

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

1966年,柯达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2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l/6。

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柯达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本报讯 作为曾经的摄影业巨头,老牌胶卷英雄柯达如今却面临着退市的风险。柯达公司本周二宣布,因为其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公司已收到来自纽交所的警告。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仍无起色,柯达将面临摘牌、退市。

本周二收盘,柯达股价已跌至63美分。因为其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纽交所对其发出警告。柯达表示,由于公司面临着流动性挑战,并不能保证在未来6个月期限内达到纽交所的上市标准。根据规定,如果想避免被摘牌,柯达必须在未来6个月中有一天收盘价为1美元或高于1美元,且在到该天为止的前30天中平均股价也要达到1美元或者高于1美元。公司除非以发行新债券或出售专利的方式筹到5亿美元,否则很难熬过2012年。

北京时间1月5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柯达正准备在未来几个星期内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申请破产保护,前提是该公司出售一批专利的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据匿名的消息人士透露,这家正在艰难求存的摄影业标志性企业正在与潜在的贷款商展开谈判,就通过所谓“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融资”方式来申请总额大约为10亿美元的破产保护的问题展开谈判,这种方式将使其在破产期间可继续维持业务运营。目前,柯达的员工总数大约为1.9万。据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柯达最早可能会在本月或2月初申请破产保护。

所谓“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融资”(debtor-in possession financing),是指公司一旦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的成功申请了破产保护,即可停止向债权人还款付息,直至提出法院批准的重组方案。因此,债权人不能将申请了破产保护的公司清盘以抵债,这相当于公司暂时为债务人所占有及控制,因此称为“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

旧事新思——柯达为什么破产?

柯达曾经是影像的代言词。它创建于1880年,业务遍布全世界,全球员工超过8万。柯达的市值最高达到310亿美元。最辉煌的时候,中国市场只有一种胶卷,就是柯达。

然而,2012年柯达申请破产,从一家世界最大的胶卷生产商,变成了一家目前市值不到十亿美元的商业图文影像处理公司。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们看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柯达没有积极参与数码市场的竞争。

令许多人惊讶的是,柯达在数码摄影方面拥有极强的技术实力。

柯达在破产前,拥有的超过10000项专利中,有1100项的数字图像专利组合,远超其他任何一个同行。1975年,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并将其用于航天领域;1991年推出专业级数码相机,像素数达到130万;1995年发布首款傻瓜型数码相机供非专业摄影者使用;1998年就开始生产民用数码相机。

并且柯达还在2001年收购了一家Ofoto的照片分享网站。2004年,柯达的EASYSHARE-ONE数码相机曾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以及数项行业奖励。2005年推出了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专业影像传感器 — 3900 万像素的 KODAK KAF-39000 影像传感器。2006年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 10 倍光学变焦的 KODAK EASYSHARE V610 双镜头数码相机。

那么柯达缺少市场么?

柯达胶卷最高曾拥有70%的市场,其门店遍布各大城市,有着深厚的市场基础。柯达数码相机销量曾经是北美市场的第二。2004年柯达数码相机销售量为871万台,在全球市场第三(第一名是佳能1263万台,第二名是索尼)。

所以说,柯达没有积极参与数码市场的竞争的观点也许是错误的,柯达在技术和市场上,都还不错。

也许柯达的错误是,他有机会但没有做市场的领头羊。通用的曾经总裁杰克.维尔奇认为,只有做市场第一才能获得最好的利润和发展。

或者从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来看,问题在于,柯达沿用了传统制造业的思维在参与竞争,而数码产品的竞争方式不同。柯达没有日本企业那样组织生产和组织营销能力。佳能和索尼有比柯达更强更灵活的销售能力,同时却有更低的成本,还有着不断精益求精的研发部门。从这个角度看,柯达即使的确积极竞争,也并不意味方法正确,也不意味着可持续。

柯达创造了第一台数码相机,曾投资数十亿美元研发一系列数码相机,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地位,还首先投资购买了影像网站。

但在1975年到2005年柯达确立转型之间整整30年中,柯达并没有意识到数码技术会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以及客户需求(客户价值)将如何改变。(也许是柯达的高层意识到了,但没有采取适当措施。)即使收购了照片分享网站之后,Ofoto网站依然被柯达定位为“吸引客户然后洗出相片”的网站。在推出的数码相机,都没有忘记了为其胶卷和打印业务留下接口和宣传。

在其决定转型之前,柯达对自己的商业模式中关键业务定义为生产胶片,将自己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定义为:为客户洗出好的照片,留存好的回忆。柯达始终把数码技术当成是扩大自己胶卷业务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数码影像是一种全新的市场业务。

20世纪初,柯达曾推出了两个品牌人物来代表产品,即男孩布朗尼(Brownie)和女孩柯达(Kodak)。两个人物形象不仅代表着产品容易操作(因为连小孩都可以操作),而且与孩子和家庭联系起来。柯达也曾有过其历史性的口号“share memories, share life”。然而,柯达自己并没有忠诚地做到分享和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柯达运营的任何一个时刻,创新都可能使得柯达渡过难关。如果柯达把自己的价值方向修改为“分享回忆”或者“分享图像”,这显然会与其一直坚持的“胶片业务”或者“图像业务”有不同的结果。(2012年Facebook为收购创立了仅仅18个月的影像分享网站Instagram,投入了10亿美元)。或者如果柯达尽早选择了数码产品的民用化和商业化,也许柯达的发展就不同了。

这个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如果再看看第三种观点,也许会有新看法:

对许多人来说,可以通过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随时拍摄、观看和分享影像时,可以通过巨大的存储设备存放海量图像时,我们越来越远离胶卷和相纸了。

数码技术作为一种对胶卷的破坏性创新,而且又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果你是柯达的总裁,面对以下事实时,你该如何选择?

(1)柯达胶卷的毛利率曾经有70%,柯达胶卷曾占有全球市场70%。而数码成像市场的竞争激烈,利润率低。(2)投资一分钱数码相机业务,就等于终结自己的一分钱胶卷业务。(3)你并不知道数码相机的市场会发展得多快。而固定资产的投入是以年单位来做计划的。柯达在世界各地有着巨大的投资:厂房,门店,研发机构。

面对这些事实时,柯达在做艰难的选择。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王兵先生在柯达申请破产后,说出了这样的观点:“满世界都是柯达造的数码相机,又能怎么样?就算当初柯达转型把全部资金投向数码相机,恐怕结局还是破产,搞不好更惨。全世界数码相机加起来有多少营业收入?有多少利润?柯达的数码相机曾经做到北美市场第二位,但利润率只有2%。利润率如此之低,根本支撑不住柯达的生存需求。如果当初柯达转型选择数码相机,难道现在还要去做手机?柯达能超过苹果吗?这条战线拖到哪里才算完?”

到 2014 年,全球销售的卡片机只有 6900 万台,只有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 5.3%。结合最近传出的佳能决定将逐步淡出数码相机行业的消息,王兵的看法也许是对的。

市场不断的创新,不断被破坏,对于一头巨大的恐龙,也许注定在环境变化时遭受磨难甚至灭绝。柯达无法阻止胶卷行业的没落,也无法阻止其胶卷生产能力的价值化为乌有。

故事并没有结束,柯达现在怎么样了?

2012年1月,柯达申请破产。在 2013 年 9 月 3 日,英国柯达退休金计划 (KPP) 完成了对伊士曼柯达公司旗下文档影像和个性化影像业务的收购工作,并创立了「柯达乐芮」(Kodak Alaris)公司,剩下的商业影像业务则归原来的伊士曼柯达公司所有。在 2015 年第四季度,柯达公司的净利润为 2,400 万美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在 2016 年 6 月,柯达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同投资影像业务。

柯达放弃了胶卷市场,从一家庞大的市场垄断公司,在申请破产后以自己拥有的胶卷和数码成像技术,变成了多元化注重差异化的小公司(其实10亿美元也不算小)。这也是当年胶卷竞争对手富士公司所做的事(2012年富士公司市值120亿美元)。只是这个转变来得太晚了。

极有意思的是,王兵先生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柯达结合其技术优势,一直在生产有强大摄像功能的智能手机。2016年底柯达发布了Ektra相机手机,大家看看照片,是不是很有复古的感觉?

希望柯达的故事不会因柯达申请破产而结束,事实上也没有结束。

弱时奋发图强,强时居安思危

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论及“体育之效”,他认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的确,强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身体如此,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漫漫人生路,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我们将面临的是平坦开阔的康庄大道,还是陡峭险峻的断壁残垣。我们能做的只是弱时奋发图强,强时居安思危。

人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在所难免,我们要不畏艰辛,不惧风雨,奋发图强!面对坎坷与磨难,我们要有“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的乐观心态。正如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李嘉诚早年丧父丧母,作为长子他起先不得不靠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通过不懈努力,他终于白手起家,成为一代商业巨擘。他曾说苦难的生活是他人生最好的锻炼,他从中得到的收获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再如李娟,虽只有脖子以上某些部位能动,但她硬是用嘴衔起了战斗的笔,于磨难中增长才干,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电商CEO。他们不是生来就是天之骄子,但是他们却以平凡之躯造就了非凡之事。

当然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有多努力。有时尽管自己非常努力,但由于社会环境、机遇等非人控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时候,我们也应豁达相对,保持内心的恬淡与高洁。苏轼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但与当时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因而反生“乌台诗案”,至此之后,他屡遭贬谪,壮志难酬,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无论境遇如何不尽人意,他仍保持旷达乐观的心态,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千古名句。而《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才开始也是一个拥有理想抱负、奋发图强的有志青年,但屡次遭到生活的打击后,他成为了一个自甘堕落、沉迷酒色的浪子,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时我们应居安思危。柯达胶卷固步自封,最终导致破产;华为公司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终在封锁中突出重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代朝廷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大厦将倾却浑然不知,最终只能将万里江山拱手相送;而新时代中国居安思危,在此长河奔腾、万物勃发的大好时代更加地敢想、敢拼、敢干,于是“嫦娥飞天”“蛟龙下海”“墨子升空”“天宫合体”等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声音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嘹亮。

总而言之,我们应辩证看待弱与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正如老子所言“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弱时奋发图强,强时居安思危,如此,我们的人生方可更加美好!

柯达公司破产主要原因有哪些,为什么?

危机原因

1、数字技术终结胶卷柯达

首先是来自市场领域的激烈的价格竞争。自加标签(或零售商品牌)将柯达产品的价格压低了40%。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柯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来自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2、蹒跚战略转型

虽然柯达1998年就开始深感传统胶卷业务萎缩之痛,但柯达的决策者们,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

2000年之后,全球数码市场连续高速增长,翻了差不多两倍,而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2002年,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

2004年,柯达推出6款姗姗来迟的数码相机,但利润率仅1%,其82亿美元的传统业务的收入则萎缩了17%。

2006年,柯达把其全部数码相机制造业务出售给新加坡伟创力公司。2007年,其又将原四大业务之一的医疗成像部门,以25.5亿美元出售给加拿大资产收购公司OneXyi。同年,其持有的乐凯股份也以3700万美元低价转让给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自2007年以来,柯达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裁员达2.8万人,幅度高达50%。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需求减弱,市场萎缩,其第四季报显示,柯达亏损1.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营收下滑,靠出售资产勉强盈利的柯达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

2010年柯达财报显示,持续经营业务亏损5800万美元。而且,柯达营收的主要来源竟仍然是专利出售,而像喷墨打印机那样的新产品业务尚未真正打开市场。

_

扩展资料

柯达启示

1、靠不住的“品牌”

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品牌的传说是,假如有一天一场大火把可口可乐公司烧掉了,只要配方还在,很快就会重建一个可口可乐公司。或许确实如此,99.61%的水、碳酸、糖浆,加上0.39%的配方,这就是可口可乐。《商业周刊》和全球著名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联合评选的2008年全球品牌价值100强中,可口可乐品牌价值就超过687亿美金。

不要忘记,在同样的评选当中,柯达2003年的品牌价值超过78亿美元,而2004年就仅剩下52亿美元,更不用说以后的彻底出局了。

曾经巨大的品牌价值,倏忽即逝。纸面上曾经巨大的品牌资产对于柯达的重生而言,作用甚微。从1896年首届奥运会开始,柯达就开始赞助体育赛事,通过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品牌宣传成为柯达的传统项目。从1986年奥运会开始“TOP计划”,柯达成为2004年前每一届奥运会的“TOP赞助商”。

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柯达开始步入困难期的时候,它依然是“TOP赞助商”,但是,这已经无助于挽救柯达的命运。

富士胶片经过市场摸索寻求多元化的发展,将其最早的影像事业(传统胶卷、数码相机、数码冲印设备)、信息事业(印刷、医疗和其他光器械等光学材料)、文件处理事业三大业务板块调整为医疗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光学元器件、电子影像、文件处理和印刷六大重点发展事业,传统胶卷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仅为2%。

而作为中国的“胶卷王”,乐凯的转型之路也一直被外界所关注。在意识到只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利润不足以维持企业继续发展的问题后,乐凯在原有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选择光学薄膜(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材料,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的液晶显示屏依靠的关键材料之一就是光学薄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的领域发力。

虽然都是因为数码时代的到来令传统胶片行业衰败,企业被迫转型,但是从市场情况来看,惟有柯达转型不力后面临着破产的窘境,这是因为柯达是在被动转型,富士、乐凯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对业务和战略进行调整,虽然转型谈不上十分成功,但是仍保持了后续发展的势头,而柯达在“押宝”失败后,被市场牵着不得不转型,多年之后成果甚微。

2、百年老店更需“创新”

柯达的没落,不仅是其技术创新的滞后,更是其对消费体验忽视的必然。直到2003年,柯达才宣布全面进军数码产业,并于其后陆续出售医疗影像业务、以及相关专利权。

但是,当时佳能、富士等日本品牌已占据“数码影像”的龙头地位,就连韩国三星、甚至中国华旗等企业亦已初具规模。此时,庞然大物的柯达已经丧失占领“数码影像”的先机。

在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创新”是不变的真理。这种创新,不但基于技术和管理层面,更基于商业模式、乃至消费体验层面。而对于老牌企业而言,要么在固执和傲慢中死中,要么在持续创新中重新焕发生机。

虽然,世间没有绝对的基业常青,企业的生死存亡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样,创新和变化虽不能完全确保企业永立潮头,但却是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任何固步自封不思创新均难以赢得未来,而傲慢和忽视消费体验更将令其难以持久。

盘点美国IT行业史上的最大失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