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土族简介(土族的风俗及服饰特点)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数为289565人。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
土族建筑特点突出。在农村,土族一般以村落的形式聚居,习惯将房屋依山傍水而建。房屋为土木结构,屋顶平展光滑,上面可储放粮草。
一般土族家庭日常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土族的蔬菜较少,他们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炒面。
每逢喜庆节日,土族人民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土族人喜欢饮酒,酿酒已经成为土族地区重要的产业之一。
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尤其尊敬长者。土族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当有客人来访时,土族人会敬上一杯加了青盐的浓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锅馍”。
土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式样别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子头戴毡帽,内穿白短褂,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妇女的衣服更加艳丽,她们服饰中最有特色的是七彩花袖。
土族妇女的传统手工艺为刺绣、盘线。土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习刺绣,掌握各种针线技艺,并且要用几年的时间为自己准备一套嫁妆。
土族舞蹈主要是安昭舞和婚礼舞。安昭舞是一种歌舞相结合的形式,舞时人们排成一个圆圈,一般由一人带领,一唱众和,歌声悠扬,舞步轻盈。
土族的节日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行物资交流会。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午节和汉族大同小异,但是互助地区的部分土族忌讳过中秋节,中秋之夜他们会向月亮扬一把灰。
土族的民间文学,是以口头相传的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土族的歌谣风趣别致、脍炙人口,流传较广的有《羊粪蛋般身材的蜜蜂哥》《蒋家阿姑》等。
土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在以村庙为中心的宗教活动中,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项:闭斋、跳神、浪尼、斯过拉等。
土族绘画、雕刻艺术水平精湛。历史上的佑宁寺中精工细作的木刻,陈列的泥塑佛像,充分显示了土族人民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水平。
通过介绍土族的历史、宗教、风俗习惯以及人文特点等,让我们了解了这个民族的概貌,感受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会到了土族人的勤劳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