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为什么吃竹子不吃肉)
大熊猫吃竹子其实跟生活环境变化有关,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留存在四川、甘肃一带的大熊猫只有逐渐改变食性才能生活下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大熊猫从食肉变为食竹。
大能猫的饮食习惯特别独特。它们主要吃的东西是一一竹子。包括竹子的叶子,竹笋,还有竹子杆。你肯定见过竹子,这种植物的秆非常硬,我们用力掰可能都掰不断,真的很难想象谁会靠吃竹子为生。
1、大熊猫吃竹子其实跟生活环境变化有关,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留存在四川、甘肃一带的大熊猫只有逐渐改变食性才能生活下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大熊猫从食肉变为食竹,臼齿也变得特别宽大,适于磨碎竹的纤维。
2、大熊猫每天要花14个小时进食,吃掉大约12.5千克的竹叶和竹干,但只能消化其中的17%左右。
其实大熊猫并不是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如果自己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
3、始熊猫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大约在中新世晚期距今约8~9百万年时开始在地球上出现。
然后,始熊猫朝着特殊的生活领域演化为独特的大熊猫科,旁支郊熊猫属于中新世晚期绝灭,主支演化为大熊猫属,其中仅大熊猫一种孑遗于高山深谷密林竹丛中保存至今,由于物种的进化,时代的变迁,导致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改变,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大熊猫从食肉变为吃竹子。
你可能会问了,既然竹子又硬又没有营养,那大熊猫干嘛还要吃它啊?换个东西吃不好么?
你还别说,大熊猫的祖先很可能还真的不是靠吃竹子生活的。
大能猫有非常尖利的虎牙,这种牙齿特别适合把肉撕烂来吃,所以今天的狼啊老虎啊野猪啊都有非常长、非常尖的虎牙,大能猫的牙也和他们差不多。还有,大能猫的肠子很短,这也是吃肉动物的特点。
那些靠吃草维生的动物,像牛啊羊啊,他们的肠子一般都特别特别长,用来吸收草里面的营养。所以从牙齿看,从肠子看,大熊猫其实更像是一种吃肉的动物。
实际上,科学家们在中国的南方,找到过800万年前的熊猫祖先的化石。那个时候的熊猫祖先,几乎肯定是吃肉的。只不过后来在漫长的历史上,这种动物慢慢放弃了肉食,开始靠竹子为食。
吃肉倒是没什么不好。熊猫之所以放弃吃肉,科学家们猜测的原因是,也许在很久以前,地球变得非常冷,吃的东西变得非常少。
这时候本来吃肉的动物就必须想别的办法才能吃饱肚子了,他们当中有一些变得更加凶猛,更加强壮,这样可以保证自己还能抓到足够的动物来吃。
有一些,就干脆放弃吃肉改吃素了,这样他们就不需要每天去和别的动物抢肉吃了。
熊猫可能就是后面这种,他们从吃肉改成了吃素。科学家们研究了熊猫祖先的化石,从800万年前还吃肉的能猫,到200万年前,熊猫就已经改成吃素了。
在这段时间里,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你可能知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舌头上的小味蕾能告诉我们东西好不好吃,甜的苦的咸的酸的,还有肉的鲜味,我们都吃得出来。
科学家研究了大熊猫的基因,他们发现大熊猫实际上是吃不出肉味儿的。他们的舌头上,压根就没有能吃出肉味儿的味蕾。
可能就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大熊猫干脆还丢掉了感觉肉的香味儿的本领。这样一来,大熊猫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啃不好吃的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