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中国小麦之父是谁介绍(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的经历故事)

时间: 2023-05-14 本站作者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这一位与袁隆平齐名的伟人——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贫困的家庭,相比袁隆平知识分子家庭不一样,李振声小时候可没有这么一帆风顺。

中国小麦之父:不输袁隆平,20年如一日研究,却少有人知道!

说起杂交水稻之父,我想中国没有人不知道,袁隆平作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可以说是顶着无与伦比的荣耀。

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们伤心,我们悲痛,我们庆幸活在有袁隆平的年代。

其实中国除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外,还有一个杂交小麦之父,不知道大家知道吗?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这一位与袁隆平齐名的伟人——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

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贫困的家庭,相比袁隆平知识分子家庭不一样,李振声小时候可没有这么一帆风顺。

李振声11岁的时候,也就是1942年,这是一个令李振声永远都难忘的日子,这一年山东秋霜来得早,导致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

而这一年正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因此,李振声的父亲因为吃不饱饭,再加上过度的劳累,永远地离开了。

这让还没有成年的李振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也让童年时期的李振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果然,李振声终于顺利地考进了山东农业学院。要知道,像李振声这样的贫苦的孩子在当时能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李振声也逐渐地展现出了在农学上的天赋,甚至在大二期间还曾把新品种带到老家种植,虽然产量不高,但这也是李振声迈出实践的第一步尝试。

1956年,中国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这种病是一种真菌引发,会寄生在小麦叶片上、破坏光合作用、掠夺小麦养分水分、令小麦减产,甚至绝收。

当时刚毕业没多久的李振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研究出优良抗病能力的小麦。

于是,李振声突发奇想,可以把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吗?想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十分艰难。李振声这一突发奇想,一干,就干了八年!

终于,在1964年6月14日这一天,李振声终于发现了一株原本要青干的小麦,却在1000多株小麦当中叶片还是金黄色,种子饱满,非常正常,表明它既抗旱又抗高温,而且抗病害。

它就是后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小偃6号”的祖父。这对李振声团队来说,是一个初步的成功。

如今,李振声研究出的“小偃6号”目前其衍生品种已达53个,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由小偃麦衍生出的品种“高原333”至今仍保持着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

李振声和他的同事们只用了20多年,就让小麦走过了自然界要用上几千年才有可能走完的路。

在1979年到1998年,整整用了20年的时间,全国水稻总产量627亿公斤,而小麦是694亿公斤,小麦的产量超出水稻10个百分点,这无疑是最大的成功。

1991年,李振声当选中科院院士。2006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今知道李振声的人并不多,让我们记住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

如今,李老已经90岁了,我们衷心地祝福李老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