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中国画家排名前十名(历史上最有名书画名家排名前十)

时间: 2023-05-13 本站作者

古代的绘画作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上溯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上下四千年。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古代的绘画作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上溯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上下四千年。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那么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位最擅长画山水的著名画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十、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法名原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

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

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

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

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

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

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九、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

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

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

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

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八、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列四家之首,在中国画史上影响深远。

沈周出身诗画世家,祖孟渊、父恒吉、伯贞吉,均以诗画名满吴中,祖上收藏甚丰,对古人诗画见多识广。

沈周一生不仕,淡泊功名,博览勤学,仅“以丹青以自适”,专心从事丹青与诗文艺术,毕生勤於诗画创作,声誉卓著,德高望重。

其艺术质朴而有情致,画风纯化,刻苦研究前人的优秀理论与技法,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在绘画、书法和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其最杰出的当表现在绘画方面,嘉靖年间苏州名士王登在《吴郡丹青志》中称“先生石田绘事为当代第一”,绘画兼收并蓄,人物、山水、花鸟无不精通。

七、仇英(约1498-1552)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

中国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尤其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

仇英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曾习漆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少有的平民百姓出身的画家,并与诗书满腹的沈周、儒家风范的文徵明、风流倜傥的唐寅齐名,成为画史上“明四家”之一。

仇英之画技多得自宋人画迹之临摹,往往可以乱真。山水初学周臣,而工整过之,尤善仕女及界画,有院派之画技,复与吴中当时名流旦夕游处,尤富文人画之士气。

仇英与周臣、唐寅有院派三大家之称。后人又益以文徵明而称明四家。

六、唐寅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

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寅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五、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人,大约活跃于十三世纪初期),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

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圭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四、李成(919~967)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唐宗室后裔。

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

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 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

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他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学他画法的较多。今有《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

三、范宽(?-1026)与董源、李成被称为宋初三大山水画家。

据说他原名不叫范宽,而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蔡卞曾题他的画说:“关中人谓性缓为宽。中立不以名著,以俚语行,故世传范宽山水。”

  

范宽喜欢画雪景,山顶好作密林,水际常作突兀大石。画山石多坚韧。今传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二、董源(?-约962),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

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

一、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汉族,渤海(今山东惠民何坊街道展家村)人。

展子虔是有画迹可考的隋朝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事,尤长于山水。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

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被称为“唐画之祖”。 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