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人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职业打假人到底违法吗)
职业打假人还有一些为人诟病的地方,一是营利,二是知假买假。这两条,即使定性为“敲诈勒索”却足以给他们戴上一顶“投机客”的帽子。在商家与消费者博弈的过程之中,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屡屡遭到商家的欺压。
什么是职业打假人?打假到底违法吗?
对于打假中出现的“敲诈”,现在一直没有一个明晰的界定,法律界似乎也认为这是个难点,争论也一直持续。
实际上,界定打假与“敲诈”应该不难,就是看打假者是否按照程序,在买假后向管理部门举报,并依法获取赔偿。
但是有些打假行为,却难以界定是否存在证据造假,或者与商家私相授受,那么就很难认定其做法的性质。
而且打假者的内心的出发点是法律所无法衡量的。是阴暗,还是阳光,很难界定;是牟利,还是公益,彼此纠缠。
职业打假人还有一些为人诟病的地方,一是营利,二是知假买假。这两条,即使定性为“敲诈勒索”却足以给他们戴上一顶“投机客”的帽子。
在商家与消费者博弈的过程之中,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屡屡遭到商家的欺压。
但如果消费者也因此丧失诚信,以暴制暴。以恶制恶,这种互相的欺诈,岂不是扰乱正常的经营秩序?互相的指责又岂不是古人眼中的“五十步笑百步”?
千万不要因为环境的污染而自污,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被骗而去欺骗别人。若如此,整个城市的诚信价值体系,将消失殆尽。人与人之间,何谈信任?
同时法律法规对造假售假者的处罚力度不够,造假的法律成本低。
我国目前涉及假货问题的法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但对于造假售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比较小,而且形式也过于简单,主要以罚款为主。
目前在国外来说,一旦遇到制假者,基本上会有严厉的处罚措施。
甚至会给他搞到破产,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很多人在造假之前,就会再三考虑了,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识假打假总是滞后于制假售假,先有了假冒商品,人们才会去研究如何识别和如何打击。
现在除了一些民间专业的打假人士和政府专业部门及品牌方外,其它人或机构很少专注于识假打假,也很少有识假打假的知识普及。
普通民众因专业及信息受限等原因,对假冒商品难以及时有效地识别。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自己购买的商品是否是假冒商品,往往只是埋怨自己不会选择。
埋怨现在的商品质量差,即使少数消费者在使用中发现自己购买的是假冒货,但因为各种原因也难以维权,只能自认倒霉。
假冒商品和生产者,正是利用广大的普通消费者识假辨假知识的缺乏和信息的不对称,才让假冒商品鱼目混珠。
现在的制假技术几可乱真,如玻璃或塑料制品可以假冒珠宝,作坊产的工艺品可以假冒古董,购买正品茅台酒瓶灌入假酒等。
假冒商品和生产者,正是利用广大的普通消费者识假辨假知识的缺乏和信息的不对称,才让假冒商品鱼目混珠。
现实中不少消费者在购物时大多有个习惯,忽略商品真伪和质量高低的鉴别,往往把价格高低当作选购的重要因素。
在这些消费者心中,实际已经默认了商品是质量合格的正品,即使有的消费者对质量缺陷提出了质疑。
但面对相对较为专业的商家来说,消费者的质疑很快就会被商家三言两语的解释给消除,很少有消费者对其是否假冒进行质疑。
由于假冒商品成本低的优势,以及消费者只重价格不重真假的消费习惯,消费者往往把准备购买的商品当作真货,只进行价格的对比。
让真正的正品在竞争上居于不利地位,而假冒商品却得以畅销,从而假冒驱逐正品。
有部分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穿名牌服装、名牌包、名牌酒看作身份地位的象征。
但自身的经济实力又无法满足其较高的消费需求,而高仿的假冒名牌商品外形和标志让普通人又难以识别,价格又十分低廉。
于是有意购买假冒的高仿名牌商品就成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选择,海淘高仿也就具有了存在的市场。
我国的法律对假冒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都具有明确规定,但总的来说还是较为宽泛,而制假售假具有相对隐蔽性的特点。
部分制假售假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被发现,有的被发现后也超过法律的追溯时效,有的制假售假者即使被法律追究责任,承担的大多都只是行政处罚。
其所获得的利益往往要大于承担法律后果。
所以制假售假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有恃无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往往成了制假售假者逃避法律惩处的惯用手法。
多管齐下才能治理假冒
1.把治理制造假冒的生产源头作为重点。
制假处于整个假冒链条的上游源头,源头的水污染了,下游很难净化。打击取缔100家售假门店,不如端掉一个制假窝点。
要发动社会大众有奖举报,发动新闻媒体监督,加强专业打假职能部门的权威,建立打假激励奖惩机制,让制假窝点无立足之地,让假冒产品无法进入流通领域。
2.加强识假辨假的培训和宣传
虽然现在制假越来越隐蔽、越来越专业,假冒越来越逼真,媒体和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开展识假辨假、打假维权知识宣传。
增强普通民众的识假意识和能力,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抵制假冒的氛围。
3.消费者积极举报, 壮大打假力量
假冒伪劣商品的购买者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制假售假行为,也是有了这些购买者的需求和支持,使得假冒伪劣商品一次又一次的死灰复燃。
所以,当我们消费者买到假冒商品时,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这样就可以使假冒商品没有立足之地,既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维护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