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陈美老师: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为什么父母越管教孩子陷越深?

时间: 2023-05-12 本站作者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是让无数家长感到头痛的事,如果还有比这更头痛的,那估计就是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而且还屡教不改

如果再有甚者,那就莫过于不仅屡教不改,而且还对把父母的好心劝导,当成了仇家的狭路相逢,孩子一脸敌视不耐烦的样子,说尽了不少父母心中的痛;

难怪有不少父母气得怒吼:“你别叫我爸,我没有你那么不争气的孩子!”,还有的父母倒是守护了最后一份理智:“你是老天派来气我的吧!”

这些算是轻的,真正厉害的战争往往是杀人不见血没有硝烟的战争——孩子回到家,把房间门哐当一关,关在房间里打游戏打到天昏地暗,与父母的心隔了一座喜马拉雅山脉;

不管你怎么呐喊,孩子全当耳边风,把你气得七窍生烟,两眼发直,这才是真正来要债的主。

说了那么多,归根到底一句话: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这件事,如果方法不对,必然越管越糟,伤了父母心还是小事,搞不好毁了孩子一辈子,这代价未免就太沉重了。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为什么父母会越管越糟呢?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关键词叫做“负强化”,什么叫做“负强化”呢?就是从负面消极的角度,通过负面的行为(例如:责备、批评、训斥、咆哮、怒吼、打骂等),来打压孩子不良或成瘾的行为,导致孩子的这些行为更加的“强大”;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负强化”的危害。

  • 案例一

一个12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由于父母离异,寄住在姑姑家,而姑姑对他的管教非常严,一旦发现孩子玩游戏不是怒骂就是暴打,搞得这个少年从内心里非常害怕姑姑。

终于在一次(在家中)偷偷上网玩游戏被表妹(9岁)和表弟(3岁)看到后,因为害怕表妹会向姑姑告状,直接用水果刀将表妹连带着表弟一同杀害了,而稍后回来的姑姑,同样惨死在他刀下……

“负强化”的逻辑往往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父母的暴力管教,在制约孩子行为的同时,也唤醒了孩子内心的残暴,以暴制暴是孩子最后一张“王牌”。

而且,正如旧金山加州大学的梅赞尼教授的科学研究证明:

当我们越习惯于某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模式就越“强大”。

换句话说,以上案例中的姑姑,越是习惯于用“非打即骂”的方式,来强制打压孩子的游戏成瘾行为,一方面,家长们的“非打即骂”的管教模式将会愈演愈烈——打得越来越重,骂的越来越狠。

而另一方面,孩子的游戏成瘾行为以及对父母的反抗模式同样会水涨船高——从刚开始不耐烦、不说话;到后来的脾气暴躁,与父母对骂;最后甚至发展到离家出走,甚至对父母痛下毒手……

  • 案例二:

有一个新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陈某某,在5楼教室黑板留下一封带血的“遗书”后,直接从五楼跳下……

据陈某某上本科时的班长反映:

“(陈某)是我们班最刻苦努力的那一个……他一直都是第一名,每年都拿国家(一等奖)奖学金,而且还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乐天派。”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班长说的话是实情,但同时,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班长(或当事人的父母、同学)所看到的就不一定是真相了;

原因很简单,当他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的时候,随着学术或考试能力(行为模式)越来越强,他的其他行为模式(例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自然就变得不堪一击了;

因此,以上案例中,父母以及同学们所看到的陈某积极向上乐观的状态,倒不能说是虚假的,只能说在他全力以赴学习这一强大行为模式的冲击下,早已经摇摇欲坠,形同虚设了,就像一个膨胀起来的巨大泡沫,一旦破灭,身心俱碎。

由此可见,父母负面消极的角度,通过负面的行为来打压孩子不良的行为,不仅作用不大,还会导致孩子的这些行为更加的“强大”,那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呢,评论区留言,我来帮你!

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