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 《狙公赋茅》原文

时间: 2022-07-27 本站作者

  朝三暮四的是说一养猴子的人原定早上给猴子四颗橡栗,晚上给三颗,但猴子不满,遂改成早上给三颗栗子,晚上给四颗,猴子大喜的故事。朝三暮四的寓意是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狙公赋茅》。

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

  《狙公赋茅》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狙公赋茅》翻译

  宋国有个好养猴子的人,爱猴子,养了许多。这个人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狙公的心意。(狙公)节省家人的口粮,(以此)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缺少粮食,要限制猴子们的食量。恐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的,先骗猴子们说:“橡子,早上三个,下午四个,够了吗?”猴子们都跳起来发怒。这人人不一会儿又说:“橡子,早上四个,下午三个,够了吗?”猴子们都趴在地上表示高兴。

  《狙公赋茅》注释

  1、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2、解:了解,理解,懂得。

  3、狙:猴子。

  4、意:心意。

  5、得:懂得。

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

  《狙公赋茅》赏析

  狙公赋茅这个故事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组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

  《狙公赋茅》启示

  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后引申为反复无常,谴责那些说话办事不负责任的人。

  《狙公赋茅》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一约前286),战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的著作,今存《庄子》一书。海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著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也有学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外、杂篇反映的是庄子的思想。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