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情境创设
在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幼儿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当中具有较大的难度,为让幼儿能够有效的理解掌握这些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当中,教师们应科学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幼儿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当中进行学习。
1情境创设要具有趣味性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情境,在现实的生活情境当中有效的融入需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够紧密联系学习内容。就可有助于幼儿理解与掌握具体的知识,教师应按照幼儿的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来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情境,能够充分促进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来较好的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去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当中,可立足于幼儿学习所具有的特点,来充分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当中有效的开发幼儿的智力,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在教师所创设学习情境当中,由于幼儿能够对其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可让幼儿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绘本中往往蕴含丰富的数学元素,教师尝试运用绘本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故事情境的教学方式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有较强的趣味性,幼儿知道了什么是交替排序,什么是统计,什么是平面和立体,什么是收集和整理,什么是分类这部分生活化的数学知识,都蕴藏在美妙动听的故事当中,可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当中来学习与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应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较好的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2情境创设要具有爭议性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幼儿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有效的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具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见解,由此会出现学习辩论的情况,通过辩论能够让幼儿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①通过设置学习疑问,来引发幼儿展开学习辩论。教学活动开始,教师首先提出学习疑问,使之形成学习的见解冲突与矛盾,教师就可较好的来引导幼儿展开学习辩论,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在长度守恒活动中,可以画三种线段:S曲线段、直线段、W曲线段,请幼儿判断谁长谁短。提出问题,幼儿各抒己见,到底谁的判断正确?教师让幼儿动手比一比。操作后,幼儿明白了长度守恒的原理。②立障,促使幼儿争议。如在学习量的等分时,可以先提供偶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连续等分。当幼儿熟练掌握后,再出示3块蛋糕,请他们等分。有的幼儿说:将剩下的一块拿走。有的说:每块蛋糕都二等分。在众多的方法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评价、实践论证,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这样的立障,既使幼儿主动获得新知,又使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得到发展。③纠错,激励幼儿争议。即为当活动完成之后,教师可完全展示幼儿的实际操作结果,并指导幼儿来进行民主评议。教师应安排幼儿讲述自己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让其能够反思自我操作过程的得失之处,让幼儿去分析与研究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来进行改进与完善并有效提升学习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3情境创设要具有挑战性
对于幼儿园的处于中班与大班学习阶段的幼儿而言,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多参与具有启发性与拓展性的活动,如各种竞赛性的挑战游戏、升级拓展游戏等。如在数学活动《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以富有挑战性的闯关游戏为主线索展开教学活动。故事的内容很单纯,一位勇敢的公主要拯救好朋友小王子,在拯救王子的途中,公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关,例如,要找到开门的钥匙,要帮助巨人涂脚趾甲,要修好桥才能过河这些重重险阻,都需要幼儿运用对规律的感知才能通过,这些环节都激发了幼儿的挑战心理活动中,幼儿在说说、做做、想想及其判断整理中感知按规律摆放物体、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并在自主操作中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进一步拓展幼儿按照一定规律摆放物体、整理物品的经验,充分地让幼儿动手、动脑发现事物排序的规律,并能大胆表达,感受规律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活动中,让幼儿在类似闯关过程中感知规律,明白规则之城的规则就是有规律地排序,从而获得成就感,使幼儿更有信心地继续向前。
4结语
在幼儿园开展的数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来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能够有效的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让情境创设能够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