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的算命遇上互联网 你相信算命这个东西吗
互联网+算命 新瓶装旧酒
算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几乎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始,算命就伴生了。
大道之源,群经之首。
中国古代的《周易》的六十四卦可谓第一次透露了天机。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算命公司也随之兴起。全球来看,算命相关的上市企业已有两家:日本的Zappallas以及新加坡新天地集团。
Zappallas算命网站主要的目标用户锁定为20至34岁的女性,女性用户是男性用户的4倍。其“未来3个月运势”和“掌握命运”等服务尤其受到青年女性的推崇。女性用户会更喜欢算命,这与女人的天性有关。当然中国也不“差”,不然也不会看到如此之多的星座内容。
2012年6月28日,新加坡的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风水命理:算命、算卦、看相、看风水。这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风水公司。
在国内,灵机文化成立十年之久,旗下拥有200多款APP;口袋神婆去年获得千万级A轮融资;此外,还有测测星座、快易国学、高人汇等。
最近,命理咨询平台“占心”已完成1000万人民币融资,主要用于拓展平台咨询师以及加大市场投放力度。
“占心”汇聚了各类精通西方塔罗牌、星盘和东方周易、八字、手相等技能咨询师的平台,通过线上1V1咨询、问答等形式,为用户的感情、事业、人际关系等生活层面提供决策引导。从2015年11月上线至今,平台入驻了1万多个咨询师,累计服务了超100万用户,复购率达到55%。
这么来看,互联网算命是一个高付费和用户粘性强的特殊行业,借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但是,研究到现在,小陈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算命平台测出的结果能让人感觉如此之准,不得不服。于是,他特意去咨询了一下同事,外号“黑山”,当年他凭借着看手相这一绝活,摸遍了全校的班花的手,最后还报得美人归。
巴纳姆效应:算命、忽悠必备的科学效应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总结为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正向检验:命运发生真实理由
在心理学上,正向检验是指,为判断一种可能性是否成立,人们一般会寻找它说中而非漏掉的地方,寻找它所证实而非证伪的地方。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抽选的实验对象分为两组,问一组人“你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是否感到不开心”,问另一组人“你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是否感到开心”。
前者在思考答案时,想到不满情况的可能性要高得多,他们回答自己不开心的概率比后者高375%。这就是正向检验的效果,当被问道“是否不开心”,你会自然而然地去搜寻支持这一叙述的证据,从而着眼于考虑自己不开心的例子,反之亦然。
当你在算命中听到他们给你的命运预言时候,你心中的正向检验机制被触发,你会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符合命运安排的事件,弱化不符合命运安排的事件。最后你会惊讶,这命运真的好准,真的在我身上发生了!
看到现在,小陈默默放下了手中的算命APP,他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命运”。
世界上本没有命,相信的人多了,才有了命。
正如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所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命运”,不如努力改变自己,成为值得配得上这种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