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扎堆的来源和含义 扎堆是动词有两个意思

时间: 2023-03-14

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广大市民要持续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请问其中“扎堆”一词的来源和含义是怎样的?谢谢!

江苏读者沈颜

沈颜读者:

“扎堆”一词来自北京话。《北京话词典》(中华书局,2013年版)及《北京话儿化词典》(语文出版社,1990年版)中有“扎堆”一词。在北京话里,“扎堆”也说成“扎堆子”。

“扎堆”已经进入普通话,故《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及《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等工具书中收录了“扎堆”一词。“扎堆”在口语中读成儿化词,所以书面上常写成“扎堆儿”。

“扎堆”是动词,有两个意思:

1.指“人凑在一处,聚在一块儿”。例如:

(1)公园里,有一些老人扎堆打牌。

(2)疫情期间,别扎堆聊天儿。

(3)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和交谈。

(4)学校按照不扎堆、不聚集的疫情防控原则和要求,有序发放校服。

(5)倡导读者不聚集、不扎堆,参加一个安全便利、内容丰富的阅读盛宴。

2.指“事物在某个时段集中出现”。例如:

(6)春节是贺岁片扎堆上映的时间。

(7)几种时令水果现在扎堆上市,很好买。

(8)多座城市各种配套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扎堆发布。

(9)近几年出现了若干省份扎堆举行公务员考试的情况,这也被称为“联考”。

您提到的“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其中的“不扎堆”是说“人员不要聚拢到一处”。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