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于低频噪音环境有什么危害(如何减少低频噪音的伤害)
被忽略的“安静”杀手——低频噪音
低频噪音是指频率低于200Hz、让人感到不适的声音。
如电梯、发动机、打印机、电脑、键盘,还有家里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电吹风等,处于工作状态时,会持续发出声响。
相比高频噪音会随着距离或阻碍物迅速衰减,低频噪音不容易衰减,直达我们的耳骨,对我们产生持续不停的滋扰。
如果长期处于低频噪音的环境中,容易使人神经紧张、心率过快、血压升高,易烦躁易动怒,严重的甚至会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
不过低频噪声对人的影响和危害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样的低频噪音,有的人不受干扰,而有的人就会产生不适。特别是孕妇、老人、慢性疾病患者,更易受到低频噪音的危害。
低频噪音更容易导致噪音性耳聋
噪音对我们最直接、最大的危害就是听力健康。因为长期接触噪音,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就称为“噪声性耳聋”,典型症状是持续耳鸣、听力缓慢下降。
通过实验发现,声音强度相同的噪音,低频噪音比高频噪音更会损害听力,且接触噪音的时间比较长、离噪音源越近,则更容易产生噪音性耳聋。
怎样才能减少“低频”噪音对我们的伤害呢?
①确定低频噪音来源,尽量处理或远离的噪音源。
②对于无法避免的低频噪音,可以通过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掩盖。
③外部传入家里的低频噪音,可以通过安装双层玻璃、密封条、隔音膜等进行屏蔽。
④养成定期检查听力的好习惯,至少每年一次,不少助听器验配中心会提供免费的听力检查。
如果听力已经出现下降,怎么办?
噪音导致的听力下降一般是很难恢复的,目前最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佩戴助听器进行干预,利用并保护好残余听力,减少听力损失对生活、工作以及心理的影响。
同时,佩戴助听器还能保持声音对耳朵的不断刺激,保证言语识别能力不下降。
从今天开始,拒绝“低频”噪音伤害,守护我们和家人的听力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