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数码科技

古人是如何看天气(过去10天的天气记录)

时间: 2023-02-06

古人是如何看天气

一、古人看云辨别天气

古人们在预测天气时,往往会选择一些参照物,在最早的时候,人们会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变化来预测近期的天气。

这主要是因为在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古人认为日月是神明的代表,其变化体现了超自然力量的意志,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天气。

▲表现史前宗教活动的壁画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人总结出了一套以日月为参考的天气预报理论,其中通过日晕和月晕来判断天气的方法,至今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太阳和月亮的变化,并不经常出现,因此这种天气预报方式并不稳定。

后来古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通过观察云彩的变化也能够准确预测后面几天的天气,云彩也开始取代日月,成为了中国古代气象预测理论的主角。

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的说法,即如果出现了层状云,就会出现雨雪,这一理论也得到了当代气象学的证实。

▲天空中的积雨云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依据云朵形状来判断天气的理论,也越来越完善,在《易飞候》一书中就有比较完整的论述:

凡候雨,以晦朔弦望云汉四塞者皆当雨。如斗牛彘当雨暴,有异云如水牛,不三日大雨……雨征苍黑,云细如杼轴,蔽日、月,五日必雨,云如两人提鼓持桴,皆为暴雨。

这段话中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形态描述得十分生动,关于这些云对于次日天气影响的结论也十分准确,而这些理论的产生也为古代农民的劳作,提供了指导。

除了观察云彩的形状之外,古人还会根据云彩的动向来预测之后的天气,民谚:“云行东,车马通,云向西,马溅泥,云行南,水涨潭,云行北,好晒麦”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这其实是古人通过云彩的走向,来判断风向,从而起到了预测天气的作用。

▲古代农民塑像

但相比于对云层形态的观察,这种预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中国不同地区受到的季风影响并不统一,因此各地都会有一套专属的预测口诀,这种差异性让根据风向判断天气的方法,并不能通用。

但在西周时期,由于古人的生活区域相对集中,因此以风向来判断天气的泛用性较高,“习习谷风(即东风),以阴以雨”这句西周时期的农谚,便是例证。

后来古人更是掌握了根据云彩的消散情况,判断天气的能力,他们发现云彩在夜间消散并不能作为天气转好的例证,反而可能预示着第二天出现雨雪。

现代气象学也证实了,这是因为空气对流也可以造成云层的消散,古人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就能够跳脱出云彩和雨雪之间的联系,提出如此具有辩证性的理论,也是十分不易的。

过去10天的天气记录

想要查询以前的天气,可以在很多个气象数据网站中获取,比如:

1、 国家气候中心

2、 羲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3、 中国气象局

4、 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

5、 中国天气网

步骤一: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导出小时级数据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

怎么查过去15天的天气

可以用天气网查一下之前的预报天气。打开网站首页后,选择历史天气,然后选择要查询的地区。打开页面后,选择要查询的日期即可。

天气历史天气频道提供全国34个省市2290个地区的历史天气预报查询。数据来自当天城市的天气信息,可以查询历史天气温度、历史风向、历史风力等历史天气情况。

它还有城市生活指数、健康指数、旅游指数、美食推荐、天气预警等信息。条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方便用户出行。

天气预报网,以下简称天气网,是向全国公众提供天气信息服务的网站。它整合了天气网下各业务部门最新的气象服务产品和及时丰富的气象信息。

天气网目前提供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天气信息、气候变化、天气信息、生活天气、旅游天气。

天气预报网为用户提供全球14000多个城市(地区)的天气信息,包括中国近2500个县市的14天天气预报。

此外,天气预报网还为用户提供全球5000多个站点的实际天气数据、气候数据和历史天气数据。卫星云图、雷达图、闪电图、水温、海洋气象、风暴信息一应俱全。

Days还提供各种气象要素的1-2周中期预报,降水和温度的月度和季度预报,以及其他产品。

古人天气预报口诀

关于天气的谚语有: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泥鳅跳,风雨到。东虹日头,西虹雨。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古人根据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类,进而加强天气预告的准确性。遭受八卦的影响,殷商对多种气温开展统计和预测分析十分重视。在殷都安都出土文物的甲骨文字,有“壬申雪,止雨酉昼;已卯雹,乙酉暴雨”的文本,纪录了雨雪天气开始和结束的时长,与此同时,法师根据占卦预知未来的气温。民俗对风、雨、雷等天气现象,授予了神性,以祭奠的方法,祷告顺顺当当,五谷丰登。这类封建迷信,是对天气状况的主观臆测,欠缺稳定的科学论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周王朝的老百姓已经累积了充足的气候工作经验。西伯侯在八卦的基本上,创建了六十四卦易经,在其中确立描述:“新天地精准定位,山泽换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这也是前人对预报天气的初中级探寻和思索。

天气预报在汉朝拥有长足的进步,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初次明确提出了二十四节气,这类方式迄今依然起着主要功效。汉朝董仲舒在《雨雹对》中表述了雨的形成原因,及其降雨量与风相关,这一表述与当今的降水基础理论基本上相符合。

汉朝时建立的钦天监,类似现如今的气象观测站和天文,它承担观查星象学、测算节令、制订农历历法。钦天监由太史令执掌,汉朝生物学家张衡曾出任过这一职位。

它用周易和辞章和象数推论,作品了《灵宪》,将古时候的天文学和气候科学研究引向了新的相对高度。张衡产品研发的“相风铜鸟”,“遇风乃动”,是全世界第一台测风频的仪器设备。所以说,古人的智慧是远见卓识的远见!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