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热门影视

《尚食》张皇后历史原型

时间: 2023-02-06

《尚食》是一部以中华美食为题材的古装宫廷剧,主要讲述姚子衿进宫不断追求中华美食技艺,同时结识朱瞻基并收获爱情的故事,在这部剧中观众们可以认识许多历史人物,剧中的人物有许多都是在真实历史上有原型的,就不如姚子衿她的原型就是孙皇后,今天小编就要跟大家聊聊另一个角色张皇后的历史原型。

《尚食》张皇后历史原型

诚然,即便是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也还是需要对人物与事件进行一定的改编。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剧中人物与故事的冲突与戏剧性,也能规避许多不适合搬上银幕的内容。但这种改编,其实对编剧来说是很有压力的。

因为不仅对其编剧功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还要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与时间概念才行。如果某些地方一旦出现逻辑上的错误,便很容易让观众心生疑窦,对剧中故事的逻辑性与真实性产生疑问。比如说:《尚食》中对于朱高炽皇后张氏生病这段历史的改编。

虽然通过对这段故事改编,不仅展现出盛寅太医的医术之高明,也引出了皇太子朱瞻基对此人的信任。同时也体现出姚子衿借由药膳更了解药材的结果,当然也旁敲侧击地预示着太医院那群太医,如果不是“庸医”就是与郭贵妃或游一帆有所勾连。

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尚食》张皇后的历史原型。

张皇后历史原型诚孝昭皇后张氏

《尚食》张皇后历史原型

1395年张氏被封为燕王世子妃、1404年晋封皇太子妃、1424年明仁宗即位,张氏被册立为皇后、明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张氏也是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她和姚子衿的历史原型(孙皇后)一样,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只有姓氏,但不影响她的功绩。

关于郭贵妃会被殉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张皇后所为,原因有三个:其一郭贵妃受到朱高炽的宠幸,张皇后嫉妒;其二就是是郭贵妃和张皇后钩心斗角的宫斗,让张皇后恨透了她。其三就是决定殉葬名单的人,这里只有明仁宗和张皇后可以决定殉葬名单。

除非是朱高炽生前有旨意明确表示不要郭贵妃殉葬,要不然当她的生死掌握在张皇后手里只有死路一条,虽然明朝的殉葬制度规定很细,哪些妃嫔应殉葬,哪些可以不殉葬,都有明文规定,但是凭张皇后的权利和能力,再加上朱瞻基不反对,郭贵妃最后的结局只有殉葬。

至于后来宣宗朱瞻基宠爱孙贵妃,要废皇后胡善祥改立孙贵妃为后,张太后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是有自己的态度的,她怜胡氏无过被废,一直非常照顾胡氏,常召她到清宁宫,在宴席时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可见诚孝张皇后三观还是很正的,也是最明事理的人。

在宣宗朱瞻基驾崩后,九岁皇太子朱祁镇登基,张太后升为太皇太后之时,她以不破坏祖宗之法为由没有垂帘听政,当然她在政务上主要倚重英国公张辅,还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和礼部尚书胡濙这些贤臣名将,协调君臣之间关系,限制内宫对朝廷政事的干预,朝廷政局大体保持稳定。

这个时候的胡善祥已经出家成为“静慈仙师”,当太皇太后崩世的消息传来,她是痛哭不已的,这足以说明太皇太后生前对她的关怀。在遗诏中,太皇太后勉励大臣辅助英宗实行仁政,语气十分诚恳淳厚,英宗为她上尊谥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十二月,张氏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病重,召杨士奇和杨溥入宫,命宦官询问国家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杨士奇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建文帝朱允炆)虽死,但应当编修实录;其二,太宗曾下诏凡收藏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这条禁令应当解除,第三件事还未来得及上奏,张氏就已经崩逝。

以上就是关于《尚食》张皇后历史原型的介绍,之后小编还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相关精彩资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哦!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