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什么意思
1、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2、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作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影响其选择的相关经济变量都拥有充分的并且是完全相同的信息。但在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影响其决策的信息,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现象。
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现象
同样的一瓶水张三家小卖店的和李四家小卖店的价格就不一样,两家只隔5米远。同样的手机,京东和国美价格就不一样。商机就是在不对称的信息中产生的。这就是信息的价值。广东的衣服批发价100元,到了北方的服装专卖店价格300元,到了商场专柜可能上千元。内蒙古的土豆两毛钱,广东的土豆还是近两元。呵呵,高明的倒爷都是信息不对称的最大受益者。再大点说,称雄世界的美帝利用其在信息领域的优势,利用其全球化的视角获益,美帝是全球信息不对称的最大受益者。
信息不对称换个说法
信息偏在。学习偏在一般是指不同市场主体之间信息条件不对等、不对称,或者说,信息条件有相对优劣之分的现象。例如,信息偏在现象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相当普遍,在银行、证券、保险等某些领域则非常严重。
5个信息不对称的例子
例:从北京南站到站后,如果你去西停车场打的,那么无论高峰与否,你等待的时间都很难短于30分钟,基本上遇到的是一车难求的局面;如果你去东停车场打的,那么你会很惊讶的发现,这里的情况和西停车场完全相反。的哥在这里成了买方市场,由你来任意选择乘车的对象。
简简单单的情况,为什么人们宁愿在西边等待而不愿意到东边来尝试呢?为什么东边那么多的的哥宁愿等待而不愿意到东边来增加供给呢?这其实反映的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现象--“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由此造成了市场的缺陷,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交易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通过信息博弈来达到各自资源配置的目的。
在“东西车场”案例中,进行随机选择的乘客和司机(除非像我这样已经知道了两个车场差异的人),都是信息资源的短缺者。
在西停车场等待的乘客,无法确定另一个停车场的情况会更好,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除非他没有参与打车的过程(交易),其博弈的结果只能是继续等待,直到等到的士为止。
而对东停车场的司机来说,情况也一样。由于不了解如何能便捷的进入西停车场(据了解,去西停车场的路线极不明显),他们的选择也只能是等待。由此导致了市场失灵产生-交易双方的效率降低,都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
信息的拥有方其实是南站,本来作为信息的中介方,他们完全可以采用指示牌引导或者安排专人引导的形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客流疏通的效率。但由于他们的不作为,其结果是乘客和司机都不满意,甚至催生出了一部分信息优势者的新角色——黑车司机,扰乱了正常交易的秩序。
我们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教育界等等方面,都存在着类似的现象,而催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具有公共资源支配能力的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信息不对称分为哪两类
不对称信息理论认为:在相关信息的占有方面,借款人处于优势地位,而放款人处于劣势地位,双方也清楚这种情况。(3)二者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市场的证券价格平均反映了公开的有效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与否是决定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存在于各类市场交易中,而且也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根源于劳动的社会分工,人的欲望和能力的差异性和人们为了自己获利或免受损失的趋利性。所谓信息不对称, 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相关信息不对称, 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 而且双方都知道这种不对称信息的分布状况,通俗点讲就是我们的儿时戏言“我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 信息不对称按市场主体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 买方不如卖方精明。例如, 在产品市场上,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性能、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信息。
另一类是买方比卖方拥有更多的信息, 卖方不如买方精明。例如, 在金融保险市场上, 借款人比贷款人拥有更多的关于投资的未来收益和风险的信息。
● 信息不对称按时间不同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事前不对称信息,又称“外生” 信息不对称。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 在雇员同雇主签订合同前, 雇员就比雇主掌握更多关于自身生产效率的信息。在产品市场上, 在商品交易前, 卖者就比买者知道更多的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