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一万真是常态吗(月入一万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近日,一篇名为《在中国,月收入1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的文章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工资水平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月收入一万真是常态吗?下面大家就和小编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月收入一万真是常态吗,月入一万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月收入一万真是常态吗
国家统计局网站2月2日公布了31个省份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有19个省份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万元,有7个省份超过了4万元,其中上海和北京已逼近8万元大关。
“上海北京2022年人均收入逼近8万元”话题冲上热搜后,一篇名为《在中国,月收入1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的文章引发关注。
文章认为,薪酬统计中,其实中位数远比平均值更有现实意义。36氪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薪资数据聚焦的是薪资中位数,得出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比如2020年北京的职工以1.39万元的月薪排在了各大城市之首,可在36氪的统计里中位数虽也居首,却只有6900元。类似的,深圳平均月薪1.14万,中位数是5200元。诸如东莞佛山等制造业集中的城市还不足4000元。
文章指出,打工人在大城市住合租房、挤地铁、还着巨额房贷,万元收入看似是标配,但放眼全国,能月薪1万的,真不是大家想象中或认知中的那么多。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工资追不上物价上涨”“就算在上海北京可支配收入达到8万,好像也买不起房”“这是我月入1800该看的?”……
薪资待遇问题是人们永恒不变的关注焦点,不少人总会抱怨自己的工资太低,不敢花钱。
近日,一位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遭到炮轰。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了就觉得是父母给的太少,或者觉得企业、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其实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不够,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对国内的很多年轻人来讲,其实你干的这点活,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资就能干和你一样的活。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不满:“怎么不跟别人比物价房价?”“典型的你穷因为你懒思维”……
小伙伴,你认同这位专家的看法吗?在你身边,月入一万是常态吗?
月入一万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有调查数据显示,月可支配收入1万已超过99%的人。
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的最近一次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外可用于实际使用的可支配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因此从这点上来说月可支配收入1万已超过99%的人。
数据还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0元~10000元区间的是4.52%;而大部分中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元~1500元这个区间,占比约为40.71%。
这是一项来自北师大课题组的分层线性随机研究,抽取了7万个代表样本,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我国的现状。
至于大学生的收入,麦可思《中国2020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的数据显示,月收入(税前,包含工资、奖金、津贴等在内)在1万元以上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仅占该群体总人数的4.3%,与此同时,有68.1%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
曾经有相关机构做过调查,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在毕业五年之内就能达到年入百万,可在现实中,大学毕业后五年内能年入百万的人也是极少的,且大部分是名校毕业生或者博士生。
对于月入过万是个什么水平,网友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摄影大师傅:月可支配收入超1万,这个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吧,一线城市里能达到这个收入的,也算是相对高的收入了。
北京奋斗者:好多人觉得,月收入1万多不很正常吗?那是因为你身边的这种案例比较多,但是即使是北京这种城市,绝大多数人也都是从事着最基础的工作,在商场上班的,小区物业上班的,开公交的,国企普通员工等等,月可支配收入能到1万就很好了。在北京,跑外卖都算是高收入群体,外卖一个月能拿到1万+的也不多。
小爱好是你猜:二线城市里,月支配收入超一万的人群比例就更低了。三四线城市能拿到1万工资的,就算是大拿了。咱们国家绝大多数都是三四线及18线县城,一二线城市的比例极低。
电子哥:地处北上广深之一,做电子软硬件设计,周围同类人,我就没见过比这低的,甚至3倍左右都比比皆是,5倍以上都很多。
佛系勿念:北上广深,非民营企业人均月薪为9000上下,民营企业平均薪酬大概7000元,因此月入过万会是很多人的天花板,但很多非上班族月入往往能高于这个数。初步估计月入过万,在一线城市大概是50分位水平,在中国,绝对是75分位水平。
负翁一大个:看你房贷3000还是房贷15000,冷暖自知。一般家庭而言,你月入过万几乎都要买房,买车,也就是所谓负翁。
会喊666的搞笑女:月入过万,租4000的房子(关内40平以内),吃外卖1500,女生化妆品1000,衣服1500,应酬1500,500备用金,妥妥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