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翻译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

时间: 2022-07-08 本站作者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翻译是: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该语句出自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其中:夫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发议论;唯是副词,解释为“唯有,只有”的意思,莫的意思是没有;争是指抗衡的意思。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翻译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注释

  1、曲:委屈。

  2、全:保全。

  3、枉:屈、穹曲。

  4、敞;凋敞。

  5、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

  6、式:法式,范式。

  7、见:同“现”。

  8、明:彰明。

  9、伐:夸。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翻译

  《道德经》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道德经》赏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道德经》作者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