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热门影视

电视剧《天下长河》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时间: 2023-02-03

  伊桑阿,姓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清太宗崇德二年(1637年),卒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其先世居瓦尔喀。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廷策试满洲进士乙未科,伊桑阿为第三甲第六名,由礼部六品笔帖式授主事,时年十八岁,后累官至工、户、吏部尚书、大学士,是满人中由进士出身位至大学士者。伊桑阿久任机务,历练老成,实心任职,甚受康熙帝玄烨倚任,多次领命勘验河工,督造战舰,三次从征噶尔丹,被视为贤能大臣。

  康熙七年(1668年),伊桑阿任刑部郎中,留心刑狱。十二年(1773年)八月,迁内阁侍读学士,同年十月升内阁学士。翌年(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充经筵讲官。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一月,擢礼部右侍郎,寻调户部右侍郎。

  1、三藩之乱的功臣

  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三藩战事正紧,而淮安、扬州府属境内河水泛滥,堤岸多处溃决,高邮城南决口三十余处,洪泽湖东侧高家堰、周家桥等处均溃决,黄河流沙淤淀运河,淹没大片田地,严重威胁漕运。

  河道总督王光裕题奏,除高邮三浅西是一处外,其余各决口均经相机抢筑。康熙仍深感不安,认为“淮扬等处堤岸溃决,淹没田地,关系运道民生,甚为重大”,且将影响对三藩战争,于是命伊桑阿与工部尚书冀如锡前往视察河工。

  冀如锡等疏言,河臣王光裕题奏皆虚,河决各口尚未兴工,问其故,以钱粮不足为辞。

  “王光裕全无治河之才,以致河工遗坏,请另简贤能,庶于河道有益,应将河道总督王光裕革职”。康熙从其所请,命以安徽巡抚靳辅升任河道总督。

  康熙十六年(1677年)四月,伊桑阿由户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同月,工部满尚书常鼐因天坛、文华殿工程差误,降四级调用,命以伊桑阿升任工部尚书。八月,改户部尚书。

  其时,清军与吴三桂军相持于湖南,长沙、岳州久攻不下。安远靖寇大将军贝勒尚善、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屡请以乌船、沙船济军需,入洞庭湖,控制水路。

  康熙根据议政王大臣及前线将帅所议,认为:

  “逆贼吴三桂凭江湖之险,抗拒大兵,为日已久”,是因为吴三桂军“多备乌船、沙船,死拒我师”,决定倍制乌船、沙船,由岳江入洞庭,“尽占江湖,断贼粮道,夹攻岳州,…期于一举天贼”。

  而造船时间紧迫,关系战局。

  康熙谕议政王大臣:

  “应遣贤能大臣官员,会同督抚,克期造船。”

  伊桑阿肩此重任,奉命带领造船官员,前往江南,会同巡抚慕天颜,“速行督造”沙船二百艘、乌船六十艘。翌年(十七年)初,造船竣工,如数运往湖南前线。

  康熙十六年十一月,清军攻克茶陵(今湖南茶陵)、攸县(今湖南攸县)。翌年(十七年)四月,又克郴州。时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与茶陵、郴州毗邻。双方在郴州摆开大战态势。七月,吴三桂遣大将胡国柱、马宝等率军数万围攻江西永兴,断茶陵、郴州清军后路。

  永兴乃要地,又为江西门户。康熙对此十分关注,命绘制永兴城池及清军营垒和吴三桂军所踞形势图进呈,深感永兴清军“殊为困迫”,严令各军星夜驰援。八月十七日,吴三桂“中风噎隔”死。

image.png

  二十一日,胡国柱、马宝撤永兴之围,奔回衡州。清军意欲乘机夺取衡州,扬威大将军和硕简亲王喇布疏言:

  “茶陵、攸县水陆俱通衡州诸处,宜造战船、小沙船百艘备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应如所请。令劝勉绅衿百姓输助,速行营造。”

  康熙认为,造船事关紧要,不能延缓,伊桑阿又膺重任,奉命偕刑部侍郎禅塔海携带前此往江南造船官员,动用正项钱粮,着速前往茶陵造船备药炮等。

  2、坚决支持靳辅治河

  时黄河连年泛滥。康熙对治河、漕运十分关注。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河道总督靳辅奏请于骆马河另开运河,以济漕运。

  廷议时,工部主张“应如所请”。左都御史魏象枢反对,认为“另开运河,岂不复滋烦拢?”而且不能保证一劳永逸。

  伊桑阿奏曰:

  “今黄河壅塞,使不预为疏通,运道恐致有阻。”

  康熙命仍行修筑河堤。康熙二十一年五月,靳辅以堤工修筑告竣奏闻。伊桑阿奉命与左副都御史宋文运等前往勘验。候补布政使崔维雅奏呈所辑《防河刍议》、《两河治略》二书,提出治河要略二十四款。康熙命伊桑阿携带崔维雅同往,与河督靳辅确议具奏。

  伊桑阿集众人于徐州会议,靳辅认为崔维雅所提二十四款断难以施行,二人互相辩难,各持己见。伊桑阿只得将二人所议具题请旨。

  伊桑阿等勘阅河工后题奏:

  “所修工程,多有不坚固不合式之处”,其中萧家渡决口九十余丈,应将靳辅及监修各官“从重治罪”,并责令赔修。

  十月十七日,康熙御门听政时与群臣议,曰:

  “崔维雅条奏二十四款,朕初览时,似有可取,及览靳辅回奏,则崔维雅所奏事宜甚属难行。尔等可有定见良策否?”

  伊桑阿奏曰:

  “靳辅身任河工已经五、六年,必有确见,似应令其来京面奏,再行详议定夺。”

  康熙命靳辅速来京。靳辅到京后,力陈河道全局已成十之八九,并保证萧家渡工程来年正月即可完工,崔维雅所奏各款无可行者。

  然而,康熙深知河道工程之难,十分担心漕运,于是命九卿科道会议海运可行与否?伊桑阿认为海运断难施行,应专力治河,他说:

  “黄河运道非独有济漕粮,即商贾百货皆赖此通行,实国家急务,所在必治。至海运先须造船,所需钱粮不赀。而胶莱诸河停运年久,谅已淤塞,若从事海运,又当兴工开浚,其费益大,据臣等之议,实属难行。”

  康熙认为伊桑阿等所议甚是,海运之议遂罢,仍命斩辅戴罪督修河堤,准其动用钱粮,免其赔补未完工程。崔维雅所奏二十四款,勿庸再议。

image.png

  在这次有关治河争议与海运可行与否的重大决策中,伊桑阿实则支持了靳辅,其主张为康熙所采纳。

  3、救火队长

  十八年冬天,“俄罗斯犯边”,沙皇俄国扩张主义者侵扰我国东北边疆日益加剧,“伊桑阿奉命往宁古塔督修战船”。他又匆匆出关北上,为尔后反击沙皇俄国侵略者作准备。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伊桑阿由户部尚书调吏部尚书。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伊桑阿由吏部尚书调兵部尚书。二十七年二月,授文华殿大学士。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汗噶尔丹借故向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和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发动大举进攻,喀尔喀蒙古被打败,哲布尊丹巴请求清政府“速赐散援”,事领部众向内蒙苏尼特旗奔逃。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噶尔丹以追击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为名,率数万精锐进攻内蒙古,大肆掠夺乌珠穆沁,七月进抵距北京仅七百里的乌兰布通。康熙调集大军准备歼灭噶尔丹,决定亲临前线指挥。七月十四日,康熙起行,伊桑阿扈从。

  康熙见古北口外沿途田禾被清军践踏,命伊桑阿传谕侍郎赛弼汉“作速明悉丈量”。康熙至博洛河屯(今河北隆化),身染病患,“身热心烦”,彻夜不眠,不得不暂驻。伊桑阿与扈从诸大臣侍卫等跪请回銮,“以养圣躬”。

  康熙不允,诸大臣于行官前长跪不起,康熙含泪应允。

  清军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数万精锐,噶尔丹逃回科布多。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尔丹又卷土重来,攻占喀尔喀蒙古的巴颜乌兰,屯兵土拉河、克鲁伦河,有窥伺内蒙之意。康熙下令备战,组织大军第二次围歼噶尔丹。

  清军分东、西、中三路出击。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康熙自率中路大军出独石口向克鲁伦河进发。大学士伊桑阿扈从。至塔尔奇喇地方,得清泉涌流,人马饮用不竭,康熙以为天助,命伊桑阿祭风雨山川之神。

  四月十日,中路大军至科图地方,伊桑阿与扈从大臣佟国维、索额图,以传闻噶尔丹已远去,又闻噶尔丹借助沙俄鸟枪兵,奏请康熙“回銮”。康熙对伊桑阿等痛加申斥,说:

  “尔大臣,俱系情愿效力,告请从军之人,乃不奋勇前进,遂巡退后,朕必诛之。”

  表示决心歼灭噶尔丹,否则决不回军;并开谕说,原订作战计划,中路军与费扬古所率西路大军相约夹击,如中路军退还失约,将置西路军于危地,“不可问矣”。佟国维、索额图、伊桑阿叩头谢罪。

  四月二十三日,中路军前锋至拖陵,已近克鲁伦河噶尔丹驻地,康熙下令清军各旗及绿营兵各按战斗方位严加戒备,命大学士伊桑阿查绿营兵二十日口粮数目具奏,命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料理火炮事务。

  康熙又命伊桑阿撰敕谕噶尔丹。噶尔丹闻知康熙亲征,“焚其庐帐,弃其什物”仓皇西奔。康熙至克鲁伦河,遣伊桑阿祭克鲁伦河神,以领侍卫内大臣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萃精骑轻装追击噶尔丹。

  噶尔丹西奔至昭莫多,与西路大军费扬古遭遇,清军大败噶尔丹军,噶尔丹率少数部众逃逸。康熙得捷报,甚喜。大学士伊桑阿、张玉书恭捧诸王、大臣、文武官员庆贺表入奏,于慢城外行庆贺礼。六月初九,康熙回到北京。

  吏部寻议大学士伊桑阿理兵部事,结果此时,马多倒毙,又不核奏惩治,应革职。得旨:伊桑阿著降三级留任,从宽免革职。

  康熙深知噶尔丹狡诈异常,“一日不可姑留”,如不歼灭,蒙古地区将不得安宁。他吸取了前此噶尔丹卷土重来的教训,不能给噶尔丹以喘息的时机,决定第三次亲征噶尔丹。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率大军由大同经榆林,行兵宁夏,伊桑阿从征,奉命设置由宁夏至白塔驿站,察祭沿途古帝王陵寝。先贤坟墓及名山大川,督修道路,传达谕旨。颇能称康熙之意。

  康熙回到北京,六月,命伊桑阿与王熙、熊赐履、张英等人为纂修《平定溯漠方略》总裁官。

  4、五次乞休康熙不准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一月,伊桑阿以年老乞休,奏曰:

  “臣年老,凡请旨事件,每有遗忘,伏乞皇上别简大学士,共理政务。”

  康熙不允,谕曰:

  “大学士最为重任,必平坦雍和,办事敬慎者,方为称职。至于记事,学士可分任之。”

  命照旧供职。翌年六月,伊桑阿以年老多病再请乞休,康熙以其任事多年,勤谨职守,眷顾老臣,不忍令去,谕大学士阿兰泰曰:

  “伊桑阿为人厚重老成,办事年久。尔二人自任大学士以来,不生事端,凡事推诚,从公断理,不独朕知之,天下无不知者,非尸位素餐者可比。伊桑阿以老疾求罢,朕不忍令去也。”

  四命伊桑阿仍留原任。

  其时全国已完成统一,康熙锐意治河,谕大学士曰:“今四海太平,最重者治河一事。”

  伊桑阿每与九卿科道细阅河图,详议河工事务,奏请将洪泽湖清水出口改移武墩,以与黄河分流。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月,伊桑阿与大学士王熙以朝审情实罪犯八十三人请旨。康熙说,人命至重,今当勾决,命在须臾,不可不详填。因命各人如有所见应当尽言。伊桑阿乃举可疑者,或其情可矜悯者以对。康熙展阅招册口供,细察各犯犯罪情状及供词,得以减死者三十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0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