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冬至祭扫交通管制措施 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按照我国的传统来说,大家会进行祭扫,会吃饺子,会腌制年货等。根据上海相关部门的预测,冬至期间会有众多市民进行祭扫活动,为了维持人员秩序,当地也实行了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详情如下: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祭扫安全,12月19、20、21日3个祭扫高峰日,全市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将实行预约限流祭扫制度。从12月14日8时起,各公墓(骨灰堂)将通过各自线上平台提供高峰日每天6个时段(即,每天7:00至16:00,每个时段1.5小时)的预约祭扫服务。对落葬的需求,则仍实行线下或电话预约,由各公墓根据实际服务能力给予优先保障。
上海市民政部门预测,2020年冬至期间,上海将有约205万人次、32万辆车次出行祭扫;人车流量集中在12月19、20、21日三天;其中21日(冬至)为祭扫高峰极值。
今年冬至祭扫将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采取“高峰日预约限流祭扫”、“延长周期鼓励错峰分流祭扫”等措施。
同时,有关部门将延长周期鼓励错峰祭扫。各公墓将加强服务保障,将祭扫周期由往年的10天左右扩展至20天,引导市民提前祭扫、错峰出行,避免冬至期间集中前往祭扫场所。
和今年清明期间一样,今年冬至期间,本市仍要求各公墓推行祭扫便民措施。各公墓将参照今年清明好的做法,建立网络祭扫平台,免费为市民提供远程祭扫服务;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部分公墓还将继续举办集体祭扫仪式。
上海市民政局强调,今年冬至期间,将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各公墓必须严格落实员工健康监测、场所清洁消毒、“一米线”等基本管理措施,对祭扫人员实行佩戴口罩、体温测量、健康码核验等防控措施,完善体温异常人员应急处置预案,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此外,今年冬至期间,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推行文明殡葬新风尚,尤其是在全市祭扫场所继续推行无烟祭扫,引导市民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不燃烧迷信殡葬用品,而是选择鲜花祭扫、系挂黄丝带、心愿卡等现代文明的祭扫新方式,共同努力实现祭扫活动的平安有序。
冬至日期:2020年12月21日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冬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叫冬至线),因此冬至日北半球全球各地这天白天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而在冬至日过后,阳光逐渐向北偏移,白天也就越来越长了。这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但是它在天文学中被当做是冬季的开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横跨的时区较长,所以很可能把这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但各地实际最冷的时日则不尽相同。
其实,对于冬至节,人们主要还是在“补冬”上,是人们通过吃“热食”来补身体以抵御寒冷天气。在这里南北方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比如南方人流行冬至节吃汤圆,而北方认也是“冬至吃饺子”,其实都是象征团团圆圆美好祝福。至此,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冬至日如今人们更喜欢做各种腊肉,比如腊肠、腊肉、腊鸡、腊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