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孔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

时间: 2023-01-24

孔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孔子有言:“驷不及舌。”形容话语传播之快速。他认为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的水,覆水难收,因此一定要慎重。所以讲话要慎重小心,观点正确,诚实守信,不能信口开河,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结果。

孔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

孔子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那些说话大言不惭的人,往往很难说到做到。他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无德的表现,应该杜绝这种现象。正如我们时常所说的言行一致,“言”是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行”密切相关。一个人的言语必须最终体现在他的具体行动上。否则,便成为夸夸其谈的空话,必然有损于个人形象,也即孔子所谓的君子之“道”。

孔子反复强调“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其言不怍,则为之也难”,“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不当的言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子路》篇中,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都给予了肯定回答,正说明对言语的理解正确与否事关重大。

孔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

孔子认为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对象、场合、身份。孔子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有智慧的人要看讲话的对象,既不错过人,也不浪费言语。

孔子总结了三种容易犯的过失:“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没轮到你说话就抢着说叫急躁,该说的时候不说叫隐瞒,不看看对象的脸色便贸然开口叫盲目。

现实中总有一些人独霸讲话权,絮絮叨叨,啰里啰嗦,令人生厌;也有的人金口难开,一言不发,让人费琢磨。所以说话的时机、多少都是艺术是水平,应把握一个恰如其分的度。孔子对那些能说会道、夸夸其谈的人没有好印象,孔子毫不留情面地说他们“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相反他觉得“刚毅木讷近仁”,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做得好,政绩突出,但不善言谈,没有问题;反之,只说不做,没有成绩,就会给人不好的印象。所以孔子强调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

在对待别人的言语上,孔子认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也就是说,不要仅仅凭借某人的几句好听的话就对其做出肯定性的主观评价,也不能因为某人的性格、人格等方面存在缺陷而武断地否定他所说的话。“以人废言”绝对不可取。因此,孔子认为对待别人的言论应采取辩证的态度。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采取联系的观点,把人的言行结合起来看,根据其言行的一致性作出整体评价。《公冶长》篇载: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说明了孔子对人言行一致的重视。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