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起诉离婚的条件包含了什么

时间: 2023-01-22

婚姻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起诉离婚的条件包含了什么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婚姻家事专业问题建议咨询优律师婚姻律师。

一、起诉离婚的条件包含了什么

1、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此外,法律还有特别规定,当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如果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则不限于此。

2、提起离婚诉讼,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作为起诉人提起诉讼。例如,双方的子女或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夫妻离婚。

3、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得提起离婚诉讼。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1)一般情况下,按照原告就是被告的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其中,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从离开居住地到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另一方起诉离婚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夫妻双方离开住所一年以上,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的人民法院管辖;未经常居住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离婚打官司有冷静期吗

起诉离婚没有离婚冷静期,协议离婚适用离婚冷静期。协议离婚,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30日届满30日内,双方应当自行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出具离婚证明。

如果两个人在大的问题上没有分歧,对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都已经处理好了,协议离婚自然是可以的,能够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但是我们要知道,两个走向离婚的夫妻,尤其家里财产较多或者都想抚养子女的,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仅依靠当事人自己很难处理好,这时就需要司法手段的介入,即通过提起离婚诉讼来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

离婚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有哪些

一、离婚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有哪些

1、被要求支付赔偿的一方确实存在《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的违法行为。

2、有损害事实的发生。过错方因实施了法定的违法行为而导致婚姻破裂从而离婚,基于此,无过错方受到的财产或非财产损害,具体包括:财产损害、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应具有因果联系。

4、实施违法行为一方必须在主观上存在过错。实施违法行为一方必须在主观上的故意。

即明知自己的违法行为必然或可能损害配偶的合法权益,并且导致婚姻破裂,而主观上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时效是多久

由于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以离婚为前提,所以即便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已经知道对方存在《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的情形:“(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也不能以此计算诉讼时效,为尽量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尊重当事人对婚姻家庭的选择,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无过错方的权益,以离婚之日作为起算点较为合适。

但实践中也存在比如离婚之后才发现对方与他人同居的事实,则不以离婚之日,而以无过错方知道其权利受损害之日起算,能更好地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此外,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该权利的行使原则上也应受20年最长时效的限制,当然,有特殊情况的,根据当事人申请,法院也可以决定予以延长。

无过错方在提起离婚诉讼时,可以一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要求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无过错方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同样不予受理。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