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男还能复出吗[中浦悠花家暴事件]
无人在意,但他悄悄“复出”了。
赤脚站在路边,一手举着牌子,一手捧着西瓜,打着“免费教英语”的广告。
李阳的短视频账号流量并不低,时不时会有上万点赞。
而那些高流量的评论区,往往会充斥着对立的留言,李阳本人甚至还会点赞家暴玩梗的评论。
近期,家暴事件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
前不久,诗人余秀华说自己被男友家暴,行为包括“抽了我上百个耳光”、“掐我脖子,差点掐死”。
对岸那边,夏天父母17年婚姻破裂,黄嘉千提告法庭。
离婚原因疑似是女方遭遇家暴,脖子有红色抓痕,在加拿大报过警。
知情人士称,黄嘉千长期被家暴,甚至一度危及生命。
同样也是最近,曹格老婆吴速玲po出身上有淤青的照片。
而曹格是出了名的酗酒,患有躁郁症,前不久还在餐厅闹事,辱骂路人乱砸东西。
暴力事件的频发,无形中印证了一个事实:
家暴距离我们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01 它就在我们身边
7月初,诗人余秀华发微博,曝光男友杨槠策对自己的打耳光、掐脖等行为。
之后,余秀华删除了这条微博,呈现出一种极其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果有一天坚持不下去了,希望侮辱、殴打她的人负法律责任。
接受记者采访时,余秀华还透露感觉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
“我要出去躲躲,不出去的话会被打死。”
而施暴者杨槠策的回应,则让人满头问号。
承认家暴。但“没有她说的那么厉害”。
动手是错,但很少有人忍得住。
“把一个爱她的人逼着动手打人,真的是我一个人的错吗?”
熟不熟悉?刺不刺耳?
这是一种太典型的以“爱”之名进行情感绑架的施暴者话术。
爱一个人,真的会对对方拳脚相向吗?
试问杨槠策,爱不爱父母,爱不爱女儿,爱不爱领导?
还是说,这份沉甸甸的“爱”,只限于身体有残疾、处于弱势的余秀华?
18年,蒋劲夫被女友中浦悠花曝光家暴,女方脸部、身上都出现了大片的淤青。
中浦悠花接受采访时表示,蒋劲夫对自己的暴力行为逐步升级。
从开始的敲一下,到后来的掐脖、打落牙齿。
随后蒋劲夫发博道歉,承认家暴,对女方动手。
然而,之后事情的走向却让人着实有些看不懂。
作为施暴方,明明应该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
但,先后不断冒出明星为他发声站队,莫名其妙开始回忆那个“明媚的少年”,仿佛他的暴力行为只是开车开错路一般简单的过错。
19年,蒋劲夫的乌拉圭籍女友也曝光男友家暴。
在有照片实锤的情况下,蒋劲夫否认了家暴,大呼冤枉。
还是19年,美妆博主宇芽发文揭发前男友沱沱对自己家暴,po出了令人震惊的电梯监控视频。
施暴者直接从电梯里将受害者拖走,残暴程度令人发指。
有影响力的明星网红尚且如此,普通人遭遇的家庭暴力则更隐秘,更不为人知。
央视在14年拍了一档家暴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事》。
旨在用央视的社会责任和舆论引导力,促进反家暴立法的进程。
纪录片的镜头中,记录下了不同受害者触目惊心的故事。
有的19岁就订了婚,在一次争吵中被未婚夫残忍地挖去了双眼,从此失明。
几年后,跟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男人结了婚。
以为从此走上幸福的道路,新婚之夜却被丈夫亲口告知,自己只是用来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
他还有另一个相好的女人,那个女人没有生育能力。
婚后,更是屡屡遭到丈夫的拳打脚踢。
有的遭遇长期的精神暴力,丈夫用一块白布把篮球包了起来,上面写着“我要打死XX(妻子的名字)”。
丈夫把篮球挂在阳台上,每天反复击打篮球,边打边喊“打死XX”。
长年累月处于高压环境中,妻子最终患上了PTSD。
看到篮球赛,或者听到类似的击打声,篮球落地的碰撞声,都会立即陷入极度的恐惧中。
性暴力也同样常见。
并且,性暴力的发生通常伴随着肢体暴力。
婚内强奸直接从根本上摧毁了受害者的自尊心。
更可怕的是,因为伤处往往涉及隐私部位,这就导致遭遇性暴力的受害者比遭遇肢体暴力更难以启齿。
我们的社会,比我们想象中存在更多的家庭暴力事件。
02 为什么不跑
作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每当家暴事件发生时,总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责问受害者:
“为什么不跑?”
当受害者曝光自己遭遇家暴,评论区大部分是“姐姐快跑”“渣男不值得”。
如果受害者没有及时离开,甚至原谅了对方,继续维系这段感情,评论画风会一秒扭转,送上“锁死”“尊重祝福”“祝百年好合”。
所以,为什么不跑呢?是心软?还是恋爱脑?
连看似对爱情那么清醒那么洒脱,知道“他有所图”的余秀华,第一句话也是“其实他对我很好”。
一个真实却残忍的答案是,离开家暴者,并没有那么容易。
根据美国防家暴热线的数据,一个遭遇家暴的女性,平均需要尝试7次才能彻底离开施暴者。
我国妇女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到家暴。而平均在遭受35次家暴后受害者才会报警。
在问出“为什么不跑”这个问题时,我们已经在潜意识中把原因归咎于受害者了。
心理咨询师张春就曾分享过,在接手的家暴案例中,百分百会被咨询者问到的问题是:
“这是家暴吗?”
很难相信,外人看来毫无疑问的暴力行为,身处其中的当事人反而不能辨别。
或许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人的判断力会因为置身其中不由自主变弱,容忍度更高,更难以抽身。
那么,在意识到家暴行为后,受害者又为什么不离开?
早在1979年,经过对400名受虐妇女的跟踪治疗和研究后,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沃柯医生(Lenore E. Walker)提出了「受虐妇女综合症」的理论。
沃柯医生发现,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存在某种共性,即特殊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要知道,大部分的家庭暴力并不是突然爆发的,不是某一天施暴者宣布“我要家暴了”。
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像温水煮青蛙一般,循序渐进的。
研究发现,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一种虐待模式,也就是「暴力周期」。
暴力周期分为四个周期。
第一周期是紧张关系,通常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轻微暴力:冲突,争吵、推搡。
为了避免冲突,缓解气氛,受害者通常会选择顺从、听话,迎合对方的不合理要求。
第二周期是暴力的发生。施暴者情绪失控,用暴力支配受害者,包括肢体暴力和精神暴力。
他们往往会用各种名义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为,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比如“为你好”、“太爱你了”、“都怪你让我发疯”、“打老婆天经地义”。
第三周期是忏悔和解,标志着暴力行为的结束。
施暴者通常会道歉,讨好妻子,承诺不再施暴,下定决心改变。
他们表现出内疚,害怕对方离开或者报警,用自杀换取同情。
受害者则感到痛苦、自责,仿佛家暴是自己的过错。
“他需要发泄情绪”、“都是我的错”。
在这个阶段,许多妻子会留恋过去感情中的甜蜜瞬间。
相信丈夫的忏悔,幻想对方真心改变,对这段关系继续抱有期待。
甚至试图成为帮助对方改变的「拯救者」:“全世界只有我能改变他。”
但过去的温情是真的,实施暴力行为也是真的。
他对你好,并不能成为他实施暴力的理由。你没有必要为他的暴力行为负责。
这样融洽地相处一段时间后,施暴者不再真诚,重新建立起紧张的气氛,再次进入循环。
就这样,暴力循环将按照顺序不断重复。可能重复几次,也可能重复几百次。
直到有一方放弃关系或者出现外界干预。
有的受害者提出分手后,被威胁被恐吓,换来更多的拳打脚踢;
有的受害者没有能力逃离,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经济能力,没有带孩子一起逃离的能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女性逃离家暴后最终又回到施暴者身边。
有的受害者在遭受长期家庭暴力后,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症状。
即无处逃离或者逃离失败后,被迫“躺平”,默默忍受的无助状态。
而即使及时止损,成功离开施暴方,也会面临生命受到威胁的风险。
20年9月,藏族姑娘拉姆的前夫唐路突然闯入拉姆家,向拉姆泼洒汽油后点燃,致使拉姆全身烧伤百分之九十以上,半个月后不幸去世。
拉姆的姐姐透露,拉姆在婚姻中屡屡遭到家暴。离婚后,对方还以孩子为由,威胁拉姆要求复合。
一如《厌女》中所说的「复合杀人」:
“要求复合而被拒绝,男人会勃然大怒,为了不让别人得到这个女人,便杀掉她,因为杀人是占有的终极形式。”
过去的刻板印象总认为,家暴只发生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里。
人们往往会认为,只有农村人才打老婆。
实际上,施暴者受害者并没有种族、信仰、经济收入、教育水平、社会阶层之分。
Leslie Morgan Steiner,拥有哈佛本科、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服务的客户都是财富500强的大公司。
但却遭受毕业于常春藤,在华尔街银行工作的丈夫,长达20多年的家暴。
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创作人物时,就有意将男女主角设置为高知分子。
结果有观众反馈,这就是跟自己一模一样的故事,同样是脑外科医生和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
请牢记,暴力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存在施暴者。
03 失踪的妻子们
有没有想过,如果家暴事件不及时得到阻止,会发生什么?
家暴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一方生命的终结。
出现越来越多“失踪的妻子们”。
“监狱里的妻子们”。
不光存在受虐女性,还有担心受到嘲笑的男性受害者,无法脱离亲子关系的受害者,得不到救助的性少数受害者……
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针对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反家暴法》正式实施。
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违法。
值得注意的是,《反家暴法》不止局限于家庭成员,同居关系的异性恋情侣也适用。
我们都渴望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密关系,但亲密关系绝不是暴力行为的庇护所。
家暴的本质,就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暴力行为。
女性不是男性的私有财产,不需要被当作弱势的一方被「保护」,更不应该被暴力相待。
同时,家暴的制止,除了需要法律的完善和保障,也需要全社会对施暴者的道德谴责。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遇到暴力行为,别犹豫,有意识地留存、收集下述证据,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来,跟局长默念:
家暴只有零和无数次。家暴不是“家务事”。暴力就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