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这些画面你还记得吗[汶川地震未公开图片]
13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四川卫视主播在播报新闻时一度哽咽,她哭了,电视机前的我们也哭了。
还记得吗?
灾民们在废墟上泪流满面;
一个中学生睁大双眼,等待救援;
一个父亲抱着9岁孩子的遗体大哭;
图自福州新闻网
一位母亲举着孩子的遗像,眼睛红肿;
小朋友手里握着铅笔的手永远没办法展开;
丈夫眼含热泪,亲吻了即将临盆的妻子的手;
面对这一切,时任广元市市长的马华在受灾现场泪流满面;
那是一段打开电视,就会痛哭的日子……
“大裂”之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上演,疗愈悲伤。
灾难发生后,5月13日23时15分,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带领200名勇士,历经31个小时的生死挺进,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汶川在与外界隔绝33个小时后,灾情终于被传出。
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从近5000米高空纵身一跃,空降震中地带,搭建起信息通道。那是一场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的“三无”空降,对空降兵来说,无异于生死“盲跳”。
第一个跳出机舱的48岁老兵李振波,在请战书中写道:“誓死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在转移被困人员时,救援官兵用身体搭起人梯;
一名解放军发现孩子的照片后,失声痛哭;
救援人员发现一对母子时,母亲一直维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护着孩子的头”的姿势,早已没了呼吸,孩子却毫发无伤,救援人员在孩子的包裹里还发现了一条未发出去的短信,“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当搜救人员从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德阳教师谭千秋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发现他跪仆在地,伸开双臂,在他身下,蜷伏着4名学生,而他的后脑却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后来,有同学讲起,地震当天,谭千秋讲的最后一课是《人生的价值》。
教师瞿万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她却永远离开了。
面对救援人员,3岁幼童郎铮躺在一块小木板做成的临时担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
被困废墟80个小时的男孩薛枭与救援人员相约互赠冷饮,一句“叔叔,记着我要喝可乐”让人印象深刻,被称为“可乐男孩”。
郑海洋身处废墟夹缝中超过22个小时,为了不让救援人员担心,在被救出的那一刻,透过缝隙摆出“胜利”的手势。
男孩徐广手举自制的“你们辛苦了”纸牌,感谢前来救援的官兵。
据新华社报道,地震发生后至2008年9月11日,全军14.6万名部队官兵、7.5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出动。
当年,许多公众人物也伸出援手,吴孟达曾背了一麻袋现金到汶川救助,吴京跟武警官兵一起扛包救灾,搬运物资,发放物资,累了就在花坛上躺一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徐广举起“你们辛苦了”的纸牌时,他心里就明白了,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军医。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医学生,正在朝着梦想努力。
北川中学学生李阳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救助了自己的同学,大三时参军入伍,他说要当个好兵,为家乡人民争气。
余会武,地震中看到官兵们奋不顾身用双手刨土救人时,深受震撼,16岁就报名参军,因年龄小被退回,大学毕业后,终于如愿成为一名特战尖兵。
当年,空降兵官兵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险救人,12岁的程强立誓要当空降兵。如今,程强不仅成为了一名空降兵战士,还当上了“黄继光班”班长,“空降兵救了我,给我埋下了一颗想当空降兵的种子。”
96年出生的女孩佘沙因为在地震中看到了驰援的医疗队员,“感觉救死扶伤的他们很神圣。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就好了。”
如愿成为一名护士后,武汉疫情期间,她两次请战,最终如愿驰援武汉,是四川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年龄最小的队员,“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
2019年国庆,“敬礼娃娃”郎铮还出现在了“众志成城”彩车上,参加国庆群众游行。
重建
如今,13年过去了,当初受灾的地方,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
据@四川发布 ,2009年以来,四川灾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恢复建设和产业发展,到2017年39个重灾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万亿元。
2008年,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0802元,2017年,39个重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0元,是2008年(注:农民人均纯收入4719元)的3.1倍,10个极重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万元大关。
当年,现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减灾所所长的王暾毅然回国投入地震预警科研,填补了我国地震预警领域空白,“如今,我国已经从仰望地震预警先进国家,到变成了拥有让国际上的同行尊重和认可的地震预警技术。在预警领域,从单一的地震预警延伸到多灾种预警,并且建成了全球首个多灾种预警平台。可以说,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经处在全球第一方队。”
那些发生了变故的家庭也逐渐“切”回正轨。
当年7月,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了“地震灾区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以帮助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考虑到灾区再生育妇女妊娠流产率高、高龄孕产妇较多、部分妇女可能不能自然怀孕,专家组深入灾区,提供优生优育咨询、产前诊断等医疗服务,截至2015年底,再生育家庭已出生婴儿3542个。
13年间,伤痛逐渐平复,而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