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什么

时间: 2023-01-15

  劳动纠纷处理的方式:1、双方当事人自行或委托工会、律师等他人进行协商解决。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地区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外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向所在区县的外地劳动力劳务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阶段,提起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撤诉,也可以与对方达成和解。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4、诉讼解决。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处理劳动纠纷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1、很多人都知道解决劳动纠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劳动仲裁。当事人在进行劳动仲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仲裁的程序和流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仲裁是进行劳动诉讼的前面的一个程序,需要在经过劳动仲裁之后没有解决问题,之后才可以诉讼,而不是遇到劳动纠纷就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2、注意解决劳动纠纷的时效性,一般法律规定需要在劳动纠纷发生的60天内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请,而如果仲裁解决不了该纠纷当事人就需要在仲裁之后的15天之内向有关部门提起诉讼。如果超过时间,诉讼就不会被受理。

  3、在解决劳动纠纷时,不管怎么解决,当事人一定要注意,需要有事实的发生,并且有事实依据,否则是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

  解决劳动纠纷需要哪些证据?

  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因此,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保留有关证据。主要的证据包括:

  1、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资单、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等的收条、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出勤记?等。

  2、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

  3、来源于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寄出举报材料等的邮局回执。

  4、来源于劳动保障部门的证据,如劳动保障部门告知投诉受理结果或查处结果的通知书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