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氯胺胴(禁毒科普)

时间: 2023-01-11

丨来源:毒言毒语(ID:cmdydy)

K粉,医学名称氯胺酮,英文全称ketamine,是临床上一种安全的、快速起效的、新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由于具有成瘾,氯胺酮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列入管制药物,我国也于2004年将其列为第一类精神管制药品。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氯胺酮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地下毒品黑市流通,吸毒人员根据其外观形状,取名“K粉”,把通过鼻子吸食的方式称为“拉K”或“索K”。之所以选择通过鼻吸,是因为鼻部毛细血管更易吸收。

K粉的前身“PCP”

K粉是PCP的衍生物,这是一种医学名为普斯普剂、苯环己哌啶,具有麻醉作用的致幻类药物,它是由美国化学家戴维斯,于1956年在底特律一间化学实验室合成。之后,戴维斯通过在动物身上试验,证明了PC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止痛麻醉剂。

两年后,美国医学界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使用PCP作为64例外科手术麻醉剂的报告,文章指出PCP在人类身上也有很好的效果,与同期的麻醉剂相比,PCP不会对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产生影响。手术前,只需要服用很少的剂量,就能让患者很快丧失痛觉。

从这点来看,PCP麻醉剂似乎比同期的麻醉剂要安全的多,但报告同时指出其有严重副作用,例如有些患者使用后,表现的极度兴奋,或是非常狂躁。通过观察,作者还发现服用PCP后的几天还能影响到患者的知觉,以及产生分离性幻觉,主要特征为空想、人性丧失、烦躁、沮丧、极端焦虑。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当时的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Luby博士也展开了对PCP的研究和试验,他先找了一些志愿者来服用,观察他们用药后的表现。据当时参加试验的人反馈,服用PCP后,他们就像喝醉了酒。所有的人都减弱了疼痛、触觉和位置感,都有眼球震颤现象,走路快而不稳。

Luby博士很快意识到,这种PCP导致的幻觉与LSD、麦斯卡林不同,没有强烈的视幻觉,更多的是身体感觉的变化。混乱的思维、多疑和不合作使得服用PCP后比服用LSD后更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虽然PCP的止痛麻醉效果非常好,但由于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身体知觉和导致精神异常,美国医学界在1965年停止了PCP作为人体医学麻醉药的研究,只用于兽用麻醉。之后,由于PCP的副作用在动物身上也很明显,导致其兽用麻醉也停止了使用。

但此时PCP具有分离性幻觉已经被人知晓,很快就在美国的地下毒品黑市流通起来。由于PCP的制备很便宜,一般的化学爱好者就能够自己完成,所以人们可以很便宜的得到它。上世纪70年代在欧美的年轻吸毒者中较为流行。

当时医学家们发现PCP与其他毒品一样,具有成瘾性,实际上,当时在动物身上做试验时,就发现其有对PCP有上瘾的现象。到了70年代末,美国一些地区就已经有了数量众多的PCP吸食成瘾群体 ,同时也导致大量此类吸毒者住院急诊治疗。

氯胺酮的诞生

由于PCP副作用过大,1962年,美国派德药厂的药剂师 Calv instev ens在PCP的基础上又合成了氯胺酮。由于其麻醉作用比PCP更强,而长时间的反应较轻,1965年,氯胺酮正式替代PCP作为人用的临床麻醉剂。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1994年出版的《外科医师工作手册》对氯胺酮作了如下描述:“12%的患者会有异常反应。心理学上的表现程度大不相同,令人愉快的睡眠一样的状态、活泼的想象、分离性幻觉,直到出现狂躁情绪。有些病例会伴随精神错乱、兴奋和患者回忆起来感觉不愉快的无理性行为。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几个小时,但也有个别情况在长达24小时的时间内会出现反复”。

从描述可以看出,氯胺酮虽然比PCP的副作用反应时间短,但依然继承了其分离性幻觉的特性。因此与PCP一样,很快也在地下毒品黑市流通起来。它的受众是一些被嬉皮士影响的美国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使用场所一般多为通宵跳舞的娱乐场所。1971年,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地区就出现了氯胺酮成瘾病例,这也意味着氯胺酮在毒品圈子已经泛滥起来。

K粉的泛滥史

上世纪70年代,为了方便运输,美国毒贩将氯胺酮制成纯白色细结晶体粉状(医学上的氯胺酮为无色的澄明注射液体),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国。先是从欧洲开始,1999年流入日本、泰国、以及中国香港,随后一路北上,进入内地,开始在国内的KTV、迪吧、歌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流行起来。

与美国一样,我国的K粉滥用受众同样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多为学生、无业人员和个体经营者、娱乐场所工作人员,以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者居多,滥用年限大多较短,以群体性聚集吸食为主。首次获得毒品多为朋友提供和从娱乐场所获取。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K粉之所以会被滥用,主要因为吸食者迷恋其带来的分离性幻觉,这种幻觉根据个体的差异,以及使用场所又各有不同,例如有些是感觉灵魂出窍似的在太空飞翔,有些是看到五光十色的几何图形,有些感觉自己被施以魔法、身体被溶化等。还有出现自体感知障碍,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的收缩、膨胀、浮动等。空间感知障碍,表现为与其他物体间的距离、周围物体的大小出现过大过小或变形。

另外吸食K粉也能产生欣快感,具体的表现有愉快的空想,烦恼消失、平静,有的出现兴奋、话多、自我评价过高,与酒醉相似。据吸食者描述,使用氯胺酮后的体验,是一种漂浮感,梦境般的不真实感,神秘感,去人格化,人体形象改变。

K粉的危害

K粉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后饮用,进入体内后能兴奋心血管。有研究表明,长期滥用氯胺酮会伤害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记忆缺失、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病。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这些伤害的严重程度常取决于氯胺酮用量和频率,具体表现有:

1、长期滥用K粉的人,通常口齿不清(口吃),说话含糊(说话比较散),这是因其的语义性记忆损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遭K粉破坏,而导致的构音困难,这是一种与言语相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等所致的言语障碍。

2、长期滥用K粉,会增加主动脉压、心率及心脏指数,还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进而引起心律不齐、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病等继发性心脏病。这些心脏性疾病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严重者可出现心跳减慢、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等心源性休克的症状,有时会引起死亡。

3、K粉还可引起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哮喘、支气管痉挛及喉肌挛缩,还可引起呼吸道分泌物不断增多。因内分泌物不能被及时排出,便可诱发呼吸抑制。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而易引起死亡。鼻吸方式还可造成鼻黏膜的肥厚增生、溃疡、甚至穿孔等。

4、K粉对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梦幻觉、谵语、躁动、惊厥、错觉、尖叫、过度兴奋、烦躁不安、定向障碍、认知障碍、易激惹、错觉明显、感知觉分离等症状。还会出现眩晕惊厥甚至癫痫发作,近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剂量越大,反应越明显。

5、长期滥用K粉还会导致吸食者性格大变,例如妄想状态、精神紊乱、幻觉、脾气变得暴躁、容易发怒、惊慌失措、疑心重、冷漠、偏执易自残,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暴力倾向。K粉很容易造成对大脑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导致精神病的发生。

6、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血是长期滥用K粉的人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这是因为K粉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通过鼻子吸入体内后,约90%经肾排泄,5%随粪便排除,还有5%会以原型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这5%的原型细结晶体粉状,不仅一路刮伤输尿管内壁,更会导致膀胱炎、膀胱挛缩,严重时可以致使膀胱挛缩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所以无法储存像正常人一样储存过多尿液,导致尿频、尿急),这在医学上叫典型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

有吸食者曾这样描述:“尿很急,每次去拉都像上刑一样钻心的痛,却根本拉不出多少尿。可不去拉的话,又忍不住,就好像膀胱快憋炸了一样。”

写在最后

K粉可快速溶入液体中,同时又具有让人快速陷入意识迷糊的特性,导致其成了很多不法分子的性侵工具。很早就有把K粉混入酒水饮料中,引诱初入娱乐场所的女生喝下,然后实施迷奸的案例,因此K粉又有了臭名昭著的“失身药”、“迷奸药”的称号。

如果不想成为犯罪人员眼中的“猎物“,女生们一定要警惕此类毒品。

文章授权转载、沟通咨询、寻求帮助

请加微信号:xxxw201902

长按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公众号成都科普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〡公众号ID:cdkepu

〡微博:成都科普

〡网站:http://www.cdkepu.cn

▼▼▼

近期热门

◀ 请收好!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20道随机命题来了!

◀ 2019年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预赛圆满结束 20名选手晋级决赛

◀繁开满树动春阳--2019第三期观花指南(樱桃花)

◀ 首款5G折叠屏手机来了!一张图为你讲清背后的"黑科技"

◀ 最近在南方多地,这是大家最想问的一个问题

◀ 成都339烟花秀,不只是好看那么简单!

◀健康科普|北京协和医院这套神操火了,4个动作让大脑反应更快

◀ 煮汤圆用冷水还是热水?很多人第一步就错了,难怪总是煮破

◀“头孢揣兜里,一劝酒就掏!”过年玩笑话,教训惨痛!

◀当地球不再转动的时候,人类有什么理由不去流浪

成都科普已受邀入驻以下平台,每日内容同步更新中

禁毒科普|从麻醉药到“迷奸药”,K粉(氯胺酮)是如何从药物变成毒品的?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