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的六位搭档[姜昆唐杰忠资料介绍]
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到2022年已经72岁了,也是在这一年,他将从中国曲协的位置上退休,可以安享晚年生活了。
从二十多岁开始接触相声说相声,姜昆的相声生涯近半个世纪之久,在这期间他先后有过多位正式的相声搭档。
有些年轻观众可能只知道姜昆的搭档是戴志诚,年龄稍微大一些的观众知道唐杰忠,再资深一些的相声爱好者则听过姜昆和李文华的相声。
本文聊一下姜昆从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六位相声搭档。
一、亦师亦友师胜杰
姜昆从小就立志从事文艺工作,但他演过电影、演过话剧也讲过故事,就是一直没有说过相声,直到他遇到了师胜杰,才真正开始接触相声了解相声,并且两人还成了搭档开始表演相声。
师胜杰出身于曲艺世家,父亲和母亲都是曲艺名家,不到十岁就拜师张寿臣的徒弟朱相臣,遇到他对于姜昆来说简直是一种幸运。
在师胜杰的帮助下,姜昆逐渐掌握了说相声的技巧,成为一名很有特点的相声演员,1976年他们合作的《林海红英》在全国曲艺调演中大放异彩,两人都被中国广播说唱团的马季看中,可惜师胜杰政审没过关,姜昆则顺利调入广播说唱团。
虽然姜昆和师胜杰的搭档时间很短,但在姜昆的相声生涯中师胜杰却是一位最关键的人,没有他的帮助和引导,姜昆也许会成为一名话剧演员或电影演员,正是有幸碰到了亦师亦友的师胜杰,姜昆顺利走上了相声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师胜杰拜师侯宝林成为姜昆的本门师叔,但师胜杰从来都是和姜昆单论,他比姜昆年轻三岁,始终喊这位本门师侄“昆哥”,两人的友谊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师胜杰去世。
二、年轻朋友赵殿燮
1976年马季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一口气要来了两位年轻曲艺人才,一个是姜昆,另一个就是赵殿燮,他们俩属于一个兵团但不在一个师。
经过一番波折,姜昆和赵殿燮先后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都是年轻人,自然也就分到了一起,不过他们分工并不明确,有时候赵殿燮捧,有时候姜昆捧,两人都是捧逗俱佳的人才。
合作不久,赵殿燮在马季的建议下改了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赵炎。
姜昆和赵炎合作了《红色园丁》和《迎春花开》等几个段子,后来马季认为两个年轻人放在一起有些“浪费”,如果有老人带着也能快速提高。正好他手里有一个关于孙悟空的相声,适合年轻人,他就把赵炎要了过去,以后赵炎就成了马季的长期搭档。
因此,姜昆和赵炎的合作时间很短,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们一直是同门师兄弟。
三、一举成名的李文华
和赵炎分开后,姜昆的搭档一度换成黄凯,也就是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黄枫的儿子,两人合作了一段相声《喜事》后由于黄凯的人事关系无法调过来,他只能回到哈尔滨,姜昆又没有了搭档。
这个时候,广播说唱团的老人时年50岁的李文华也没有搭档,他被上级调到了广播艺术团担任办公室主任,这是一个实打实的实权部门,分房子都管那种。
但是,李文华不愿意干行政工作,还想继续说相声,这就让姜昆有了“捡漏”的机会,请注意一点,当时28岁的姜昆还是籍籍无名的小字辈,李文华已经通过和侯宝林、马季以及郝爱民的合作具有相当大的名气,而且在单位里的声望很好,级别也高,姜昆找李文华合作其实是有点儿“高攀”。
姜昆拿着他创作的《如此照相》草稿找到了李文华,马季作为团长没意见,李文华当然也愿意,就这样姜昆和李文华达成了合作,两人一起着手修改《如此照相》。
一开始他们在公开演出时只说几个小段,等到《如此照相》排练完成公演,立刻出现“山崩地裂”的效果,上了电视,登了报纸,甚至还拍进了电影《笑》。
姜昆和李文华迅速成为当时的著名笑星组合,两人的经典作品一个接着一个,《诗歌与爱情》、《错走了这一步》、《祖爷爷的烦恼》等相声都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
与此同时,姜昆和李文华“顽童戏老叟”的表演风格也成为相声同行们争相学习的榜样,尤其是李文华的“蔫哏”更是成为一种流行表演模式。
可以说,师胜杰是帮姜昆打开了相声大门,马季将姜昆领进了门,李文华则又帮姜昆走出这个门,在全国成名。
而且,和李文华的合作也奠定了姜昆未来几十年的相声表演风格,不论是唐杰忠、王金宝还是戴志诚,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因此,李文华算得上姜昆一位最出色、极其重要的搭档。
四、高度相似的王金宝
1985年的央视春晚在体育馆举行,姜昆和他的搭档合说了一段《看电视》,由于观众席距离舞台比较远,有些观众看不清,还以为依然是姜昆和李文华搭档呢。
实际上,这位姜昆的新搭档叫王金宝,当时刚从铁道兵文工团调过来,至于为什么调他过来,很明显一个理由就是接李文华的班给姜昆捧哏。
李文华得了喉癌,做了手术,无法继续说相声,但他和姜昆的名气已经完全打开,两人的合作也是炉火纯青,如果贸然换一个人恐怕效果不太好,于是,不论是外貌还是表演风格都和李文华非常相似的王金宝成为姜昆的新搭档。
但是,姜昆和王金宝只合作了几段相声就分开了,王金宝开始专注于给马季写剧本,后来参演了《五官争功》,扮演“鼻子”。
姜昆和王金宝的合作比较短暂,一个原因是生不逢时,1985年春晚整个都砸锅了,难免殃及池鱼,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姜昆需要转型。
1985年时姜昆已经三十五岁,已经不再是小青年,他的作品也需要转型,彼时身兼数职的他在创作精力上也有限,王金宝赶在这个阵痛期和姜昆合作,确实很难顺利。
五、再攀高峰的唐杰忠
唐杰忠是一位老演员,在广播说唱团的资历很深,他是马季特意从广州军区文工团硬要来的,唐杰忠和马季的合作曾经风靡全国。
姜昆和唐杰忠的搭档看起来也有点儿像复制李文华,首先在岁数上唐杰忠只比李文华小四岁,和姜昆也算是两辈人,继续搞“顽童戏老叟”的表演风格比较适合。
其次唐杰忠的捧哏也确实一度模仿了李文华,本身唐杰忠就是一位非常善于博采众长的相声演员,模仿李文华对他来说不算难事。
于是,姜昆和唐杰忠在1986年春晚上表演了《照相》,连名字和内容都有点儿像《如此照相》。
但是,这段相声看起来也是砸了,因为唐杰忠有些过于模仿李文华,放不开,姜昆则有些过于闹,相声内容也没有什么亮点,甚至有些洒狗血的嫌疑。
好在,姜昆在1986年找到了梁左也找到了新的表演模式,在1987年春晚上姜昆和唐杰忠的《虎口遐想》一炮打响,让姜昆再登相声艺术高峰。
在那之后,姜昆和唐杰忠陆续上演了《电梯奇遇》、《特大新闻》、《着急》和《楼道曲》等脍炙人口的相声,而且由于电视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姜昆和唐杰忠组合的名气也是水涨船高,很多新观众只知道唐杰忠不知道李文华。
唐杰忠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捧哏全才,风格兼容并蓄,堪称万能捧哏。但对于姜昆来说,唐杰忠很重要,但并没有李文华那么重要,毕竟李文华是开端,唐杰忠是接力。
六、不太好说戴志诚
唐杰忠自从离休后就萌生了退意,按照相声行业的惯例,出去演出时逗哏负责挣钱,捧哏负责后勤,但唐杰忠年龄大,一些事务性工作如房间、机票和行李等问题姜昆都抢着干,可姜昆不仅是名人,还身兼很多职务,应酬多会议多,很是辛苦,唐杰忠心疼姜昆。
于是,唐杰忠向姜昆举荐了年轻的戴志诚,戴志诚比姜昆小十岁,当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相声基本功比较扎实,形象也好,不仅能够给姜昆做好捧哏,还能替姜昆分担很多事务性工作,姜昆对他也很满意。
从1995年开始姜昆和戴志诚开启了二十多年的合作生涯,两人在春晚上表演了《妙趣网生》、《新虎口遐想》和《回眸望九》等优秀作品。
要说姜昆和戴志诚的合作有多好吧,可能在经典作品上比起李文华和唐杰忠来显得不够多也不够优秀。可要说他们俩合作不好吧,其实还是挺出色的。
要说姜昆和戴志诚合作存在的问题,大概就是角色上有些不协调。首先,姜昆和戴志诚都是逗哏,说话的习惯有点儿冲。
其次,姜昆习惯了和年龄比自己大一辈的老同志合作,李文华和唐杰忠负责“老叟”,姜昆负责“顽童”,可等到姜昆和戴志诚合作时,他在年龄和形象上变成了“老叟”,戴志诚反而是“顽童”,这样一来就有些拧了。
好在,姜昆和戴志诚的调整能力很强,他们在长时间合作后逐渐开始往子母哏的方向发展,戴志诚的分量越来越重,两个人的表演效果也越来越好。
只是可惜,姜昆年逾古稀,戴志诚也年过花甲,两人在越来越默契的时候不得不面对年华老去的现实。
综合来看,在姜昆先生近半个世纪的相声生涯中,六位搭档在合作时间上呈现三长三短分布,每一个搭档都在特定时期对姜昆的相声生涯起到了助推作用,姜昆先生在我国相声界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搭档们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