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逃逸是什么意思
免疫逃逸是免疫抑制病原体通过其结构和非结构产物,拮抗、阻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
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1、抗原性的变化病原体的中和抗原,可经常地持续性地发生突变,逃逸已建立的抗感染免疫抗体的中和和阻断作用,导致感染的存在。
2、持续性感染胞内病原体可隐匿于胞内呈休眠状态,逃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攻击,长期存活,形成持续性感染。
3、免疫抑制病原体通过其结构和非结构产物,拮抗、阻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
(一)部位阻隔。有些组织和器官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与免疫系统相对隔离而不产生免疫反应,称为免疫局限点。如,眼组织、脑组织、睾丸等。另外,被宿主形成的包囊所包围的寄生虫,免疫系统不能作用于包囊内而不受免疫的影响。
(二)抗原改变。
1、抗原变异:寄生虫不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抗原,即使在同一发育阶段,有些虫体抗原也产生变异,而不受已存在的抗体的作用。
2、抗原伪装:包括了分子模拟(有些寄生虫体表能表达与宿主组织抗原相似的成分)、抗原伪装(有些寄生虫体表能结合宿主的抗原分子,或用宿主抗原包囊)。
3、表膜更新:如蠕虫表膜不断脱落和更新,使与之结合的抗体随之脱落,因此出现免疫逃避。
(三)破坏免疫
B细胞不能分泌抗体,从而抑制了宿主免疫应答;宿主特异性抑制性T细胞激活,可抑制免疫活性细胞分化和增殖;有些寄生虫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某些成分直接的淋巴细胞毒性作用,或可以抑制淋巴细胞激活等;有些抗体反而成为封闭性抗体,封闭了其他保护性抗体的结合和发挥作用;寄生虫的可溶性抗原可是其逃避宿主保护性免疫反应。
(四)代谢抑制
有些寄生虫在生活史的某些阶段保持静息装套,刺激宿主的抗原也因此而减少,但处于代谢抑制的寄生虫在条件适宜是会大量繁殖,重新感染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