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口碑扑街[上海骋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灯塔专业版显示,《误杀2》在上映10天后,累计票房突破7亿元。但这部影片的豆瓣评分由6分“及格线”掉到5.9。这样的成绩,让那些因为前作而抱着极大期望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难免有些失望。
“成年人的心脏不能移植给小孩!不适配!两星半吧!不要再拍第三部了!”在豆瓣上,排名第一的这条短评已有超过四千人点赞。
也有不少观众吐槽说,除了这些情节上的问题外,《误杀2》整部电影在拍摄手法、改编的剧情逻辑和细节处理上都存在硬伤。
此前曾有不少人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延续前部电影《误杀》13亿元票房的战绩,但现在看来,它能否再续辉煌,还得划上个问号。
对于监制陈思诚而言,这却不是他的电影第一次陷入口碑“滑铁卢”了。类似的一幕,在《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上映之后,已经出现过一次。前作好评如潮,但《唐探3》却在豆瓣上仅仅收获了5.3的低分,甚至还有人在评论里立下誓言:“这是我最后一次看陈思诚编剧、导演的作品。”
尽管如此,《唐探3》还是最终揽获了45亿元票房,这背后离不开其投资方万达影业的强大支持。万达电影与陈思诚多年来早已紧密“绑定”,它在经历业绩低谷时,也曾数度收到了陈思诚电影的高票房回报。也因此,陈思诚一度被称为“拯救万达电影的男人”。
现在,万达电影的股价较年初已然腰斩。在上半年实现盈利后,今年第三季度,万达电影的再度业绩转亏。它还能寄希望于陈思诚的电影帮助它走出亏损泥潭吗?观众们还会继续为“陈思诚宇宙”的系列电影继续买单吗?
《误杀2》口碑扑街,难逃“毁续集定律”
《误杀2》主要讲述了肖央饰演的父亲林日朗为救被权贵劫走心脏的儿子,走投无路、放手一搏的故事。该片由万达影视、恒业影业、壹同传奇影视、中影集团、不好意思影业、光线影业、淘票票出品,陈思诚监制,陈思诚旗下新人导演戴墨执导,肖央、任达华等主演。
但相较前作中主角瞒天过海的高端手段以及情节的反转,《误杀2》的悬疑度和节奏感却被观众吐槽为“稀碎”。
《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讲述的是位父亲保护女儿的故事。不少观众寄望于续作会是个原创剧本,但《误杀2》仍是改编,而这次改编的是部美国电影《迫在眉梢》。也因此,很多人看完了电影,还是“一头雾水”——它与第一部电影完全没有关联,讲的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半小时能交待的内容,硬是被各种慢镜头与情绪戏、大量的社会表达拉长到两个小时,悬疑性几乎没有。”一位影视行业业内人士夏至评价道,“我们很多电影是改编自国外作品,但却学不到人家的精髓,只是复制了一些皮毛,再加上剧情一定程度上的魔改、部分演员缺乏演技,结果只能是口碑扑街。”
也有观众表示,“剧本明明与误杀无关,却偏偏要蹭个误杀的名字”。但也正是借助前一部电影的光环,吸引了不少人在看到电影名字时就决定掏钱买票。“再加上同期内只有国漫《雄狮少年》作为竞争对手,《误杀2》的基本票房是能够保住的。”夏至称。
图源:电影误杀官微
同时,《误杀2》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在它背后有万达电影这座靠山。据媒体报道,从2009年开始,万达电影院线在票房、观影人次、市场占有率几项核心指标上,已经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
在2021年春节档推出的《唐探3》中,万达电影就在营销上反复追加宣传款项,使得这部电影在整个春节档期的排片量达到了碾压性的47%。
当下热映的《误杀2》同样如此。截至12月26日,根据猫眼显示,其全国排片占比为39.7%,之前《爱情神话》未上映时更是一度接近50%,相比之下,豆瓣8.4分的《雄狮少年》排片占比仅为16.5%。
图源:猫眼截图
尽管有着种种光环加持,上映前被认为是“黑马”的《误杀2》的票房却没能像想象中一样一飞冲天。猫眼电影显示,电影放映至今,单日票房由放映之初连续两日过亿元,一路下滑至只剩2000多万元,圣诞叠加周末才稍有回升。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向《财经天下》周刊预测,该电影最终票房想要达到10亿元“很难”。
优秀作品的续集难拍,似乎早已是影视界的“定律”。包括徐峥制作的“囧”系列,和导演宁浩的“疯狂的”系列作品,也都陷入了“一部不如一部”的怪圈中。
“行业寒冬,‘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头部企业的电影改编和后期制作、宣发力度,也都不再像以前一样不计后果地投入。”向凯估测,出品方对《误杀2》的宣发投入至少在常规的基础上缩减了一半,“宣发力度跟不上,后期如果口碑不佳,负面影响还会扩大,对宣发形成反作用。”
“拯救万达电影的男人”不灵了?
陈思诚导演或监制的电影,不管是《误杀》系列,还是《唐探》三部曲,其背后都由万达电影的子公司万达影视主投主控。万达影视和陈思诚多年来,也已经形成了深度“绑定”。
早在2010年左右,陈思诚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热播,该剧由新丽传媒、乐视网出品。而在《北爱》酝酿阶段,万达影视入股新丽传媒,虽然只持股0.408%,但也为日后陈思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万达作为金主,也投资了陈思诚的工作室,在2012年,陈思诚成立了上海骋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爱情故事》的同名电影于2014年上映,陈思诚兼任导演编剧,出品方即为万达影视和上海骋亚影视。该片成本仅5000万元,票房却达到4.1亿元。
到了2015年,万达影视在陈思诚的上海骋亚影视的持股比例已经跃升到60%,陈思诚只占三成股份。同年,《唐探1》电影在年底上映。
接下来,万达影视和陈思诚“一方出钱、一方出力”的合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2015年的《唐探1》投资8000万元,最终收获了8.24亿元的票房;2018年的《唐探2》投入3亿元成本,斩获33.8亿元票房;2019年的《误杀》拿到了13.3亿元票房;2021年《唐探3》虽然口碑崩塌,但票房却达到了45.23亿元。
《唐探1》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之后,上海骋亚影视也彻底被收归万达旗下。目前,上海骋亚影视由万达影视持股100%,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茂军担任该公司法人、执行董事,陈思诚担任总经理。
据比起华谊、博纳等业内头部影视公司来,万达电影起步较晚,也需要一名靠谱的导演来支撑“门面”。业内流传,在陈思诚之前,万达电影曾与张艺谋以及从华谊单飞的陈国富等知名导演联系过,但都没有结果。最终,万达敲定了陈思诚这支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潜力股”。
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失为王健林的一个正确选择。毕竟,从财报中来看,陈思诚和他导演的电影,对万达电影的业绩曾一度扮演了“单骑救主”的角色。
万达电影的营收主要由院线电影放映板块、广告与传媒板块、影视投资制作与发行板块、网络游戏发行与运营板块组成。其中,后两大板块以万达影视为经营载体。
在2018年,由于《唐探2》的助力,让此前全年利润不过5亿元的万达电影,在第一季度“豪横”地交出了4亿元净利润的成绩单,甚至引来了证监会的质疑。
2019年万达影视巨亏47.29亿元,除了陈思诚的《误杀》外,可以说再没有一部能拿得出手的电影。而拿下13亿元票房的《误杀》成本投入还不到1亿元。
在2020年全年,万达电影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超过60亿元。万达电影的赌注,只能押在2021年陈思诚监制、导演的《唐探3》《误杀2》,以及其投资的另一部影片《你好,李焕英》上。在2020年财报中,《唐探3》曾被万达电影视为公司最具价值的“待公映项目”。
在今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净利润达到6.39亿元。但根据财报显示,万达电影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即已达到5.24亿元。这也意味着,或许万达电影目前的业绩,也仍然依赖于《唐探3》带来的贡献。
但现在,《唐探3》和《误杀2》却都输在了口碑上。在这之后,还会有观众为了陈思诚而买单吗?
图源:视觉中国
陈思诚不仅一次向外界表达过自己想要打造国内“漫威宇宙”的设想。无论是《唐探》还是《误杀》系列电影,它们都归属于一个“陈思诚宇宙”。
“唐探”IP是陈思诚最先进行的探索。从《唐探1》结尾埋下伏笔时,不少观众就已经预感到,这是一个系列电影的开端。
据业内传闻,在创作《唐探2》时,陈思诚曾和朋友聊到世界名侦探大赛,于是诞生了创造一个“侦探排行榜”的设想。而有了排行榜,电影中就可以承载更多的侦探人物,进而形成整个“唐探”IP的宇宙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唐探2》里会出现像暗网、侦探排行榜App这些带有游戏感的设定。
陈思诚还在一次专访中描绘了他对“唐探宇宙”的未来规划,他认为,“唐探”IP还能赋能其他产业,“我们会做游戏、做人物盲盒,还会授权IP给乐园,比如开发密室逃脱产品,也能做出其他更多的衍生产品”。
同为陈思诚监制的网剧《唐人街探案》,也在2020年上线,并在今年10月官宣了第二季阵容。
如果说《唐探》系列是属于陈思诚的侦探推理IP,《误杀》系列则是具有悬疑风格的IP。但“陈思诚宇宙”能否成功,最终还是要建立在观众的认可上。《唐探3》上映后,遭遇了观众的口诛笔伐,更是被不少人提出“不要再出现《唐4》以及《唐5》”了。同样,现在“别拍《误杀3》”的声音也在社交媒体上此起彼伏。
理想虽丰满,现实总要回归到电影创作和质量本身。
“陈思诚的个人能力,业界是认可的,包括他对原创内容的改编、定位以及走向的把控力。”向凯说。但他认为,随着团队的扩大,很多事情不再是陈思诚亲力而为,反而不如以前“单兵作战”状态下做出来的作品精致。
《误杀2》仍然是来源于其他作品的改编,也被外界认为是陈思诚缺乏诚意、急于利用IP收割红利的表现。
资本的介入,也让陈思诚对IP孵化的考虑最终走向“为商业折腰”。“做内容最讲究的是匠人精神,过度商业化不是好事。资本把手伸的太长,这样下去,陈思诚也很有可能会沦为只会工业化生产、快速生产的机器人。这是《误杀2》面临的情况,也是陈思诚现在最需要沉静下来思考的问题。”向凯说。
万达电影,自救不能只靠陈思诚
“电影行业是我的梦。”当年王健林在进入电影行业之时曾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王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2005年,他打算进军电影行业、开设影院时,有99%的股东表示反对,称这样的投资不会获得回报,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追逐梦想,成立了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万达电影在成立初期成长迅速。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票房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海外最大院线AMC的100%股权,把王健林的电影梦扩大到了好莱坞。
2015年1月22日,万达电影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成为“院线第一股”,上市后迎来连续七个涨停板。2015年底,万达电影的股价达到79元,市值一度突破1700亿元。
从2014年到2018年,万达电影进行了多次大并购,在2018年末,商誉达到134.91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70.84%。
2019年度,万达电影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9.09亿元,万达电影的噩梦来了,公司全年亏损超过47亿元。从这时开始,万达电影就陷入了亏损“噩梦”中难以自拔。
2020年,疫情“黑天鹅”袭来。受疫情影响,自2020年1月23日起,万达电影600余家国内影院停摆近半年时间,计划春节档上映的影片也未能如期上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而影院折旧、租金、员工薪酬、财务费用等固定成本仍然较高。同时,公司下属的澳洲院线业务亦受到影响。
在2020年,万达电影净亏损超过66亿元。公司在两年中亏损超过百亿元。
万达电影也开启了自救之路。
夏至说,万达电影最大的优势就是其背靠遍布全国的万达广场。万达自然也不会忽略这一点。在小影院大批倒闭、大影院巨额亏损的2020-2021年中,万达电影却逆势押注院线、加快扩张。2020年11月,万达电影完成29.3亿元定增,其中大部分用于新建影院项目;同时公司通过放开加盟的方式,趁机买入一些资产状况良好、短期遇到经营困难的影院。
在万达电影2021年上半年财报中,这一系列措施的成效初显。财报显示,万达电影“直营+加盟”影院数量达到664家,影院票房累计市场占有率为15%。
围绕影院空间,万达电影还开展了新业务的“花式”探索。当年并购时光网后,万达电影就解锁了影视周边售卖业务,在2021年,它又开拓出多种新玩法:和Costa咖啡深度合作,推出了自有茶饮品牌“萬茶”;采取轻资产模式,构建了实景娱乐项目“侏罗纪世界:电影特展”;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部分影城举办相声、脱口秀、剧本杀等演出及活动,提升影院非黄金时段的租赁频次和利用率。
2021年上半年,万达电影的商品、餐饮销售收入达到7.78亿元,虽然在总收入中占比仅为11.06%,与40.4亿元的观影收入差距明显,但在贡献的利润占比上两者却基本上持平,原因是商品和餐饮销售的毛利率较高,达到了65.99%,远高于观影业务13.38%的毛利率。
万达母体也在给万达电影“输血”,将国内202个城市共计369座万达广场的室内外媒体资源打包给万达电影代理,提升了万达电影的广告收入。
在2021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实现营业收入70.34亿元,同比增长256.64%;实现归母净利润6.39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归母净亏损为15.67亿元。
“一点点学会多条腿走路,是万达电影为抵御风险做出的良好备案。”夏至表示。
但向凯却不太能够接受万达电影对转型的试探举动:“守不住寂寞、经历不起时代变迁而变得浮躁的影视公司,它所谓的做内容也不过是一纸空话。”
但暑期档电影市场的不景气,以及疫情反复,使得万达电影在2021年第三季度再次转亏,录得净亏损3.48亿元。
万达电影要想翻身,仅靠一个陈思诚,是不够的。
12月21日,万达电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目前2022年春节档已有10余部影片定档,由公司参与联合出品的电影《奇迹》将于大年初一上映。“《误杀2》的表现一般,只能期待春节档过后万达电影的业绩能有所反弹。”向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