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和联系(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和联系,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标题中的三个词语,名异而实同。三个概念并无本质区别,不过是各自所属的范围以及用途等不同罢了。我们也有必要说说。
先说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属积极修辞的范围。“对偶”之“对”,同于“对仗”之“对”和“对联”之“对”,有“双”的意味。“偶”,乃双数、成对的意思。所以,“对”和“偶”都是近义词。把字数相等或大体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就叫对偶。所以,运用对偶,可使文句整齐美观、音律和谐、便于诵读记忆。从上下句的对应情况来看,有宽对和严对两种。
对偶之法,自古有之。《吴越春秋·弹歌》中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语句,内容是记录先人们捕猎的过程和场面,而记录的形式,就是对偶。这该是最早的对偶句了。《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也是出现很早的对偶句。在古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偶,作为一种基本的修辞手段,因其契合了中华文明整齐对称的审美观,而得以广泛运用和长久流传。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词歌赋,骈散词章,无不有对偶的影子。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骈体文的出现和鼎盛,更是把对偶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有些典型的骈文,全篇有偶句构成,其中还有很多典故,极一时之盛,蔚为壮观!《滕王阁序》、《哀江南赋》、《洛神赋》、《白马篇》、《节游赋》等等,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就对偶的形式来看,也是林林总总,类别繁多。有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扇对、借对、自对、互对等许多种,真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些对偶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也有效地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和运用,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说“对仗”。
如果说对偶属于修辞范畴,那么,对仗就是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实际运用。对仗之“对”,与“对偶”之“对”,同属一义。所谓的“仗”,原指古代皇帝或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而仪仗的特点,就是两两相对。故“对仗”之义就是对称整齐之义。对仗是属于格律诗的范畴。格律诗的写作,有及其严格的规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换言之,这两联必须用对偶句,其他则可用可不用,无硬性要求。否则,就不能称为“律诗”,而只能称为“古体诗”。
对仗和一般所谓之对偶,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仗不仅在上下句的结构、字数、以及内容方面有要求,而且在音律平仄方面有要求。平仄问题,在古人那里不是问题,因为在古代不存在音变的问题,只要了解了“平、上、去、入”这四个声调,大致不会有问题。但在今天,平仄音律却要复杂得多。因为有古今音变的问题。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四声已经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古代的入声字,已经逐渐分化到现代汉语的四声当中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看许多格律诗的平仄不合规定的原因了。网上又有人争论“远上寒山石径(xia)(xie)"的问题,其实,这就是古音和今音的不同而已。古代音韵及其难懂难学,翻开王力的《汉语诗律学》,犹观天书。大学中文系毕业,古代音韵学习得皮毛者凤毛麟角。这个问题,就此打住。
最后来看“对联”。
如果说,对仗是对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那么,对联就是对偶最生活化的体现。中国的建筑,以整齐对称为审美基准,我们只要看看北京的中轴线、故宫的布局、天安门的构造 ,就会理解。对联又称楹联、对子,它始于五代,自宋以来不断推广;而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亦变,高堂大屋、亭台楼阁遍布。作为亭台楼阁、客室书斋的装饰及庆吊之用,始开风气,发展至今,已成世俗。除要求具备对偶的基本特点外,在平仄音律方面,没有律诗的对仗要求严格。一般说,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其他不做要求。句式可长可短,少则四言,五言,多可至十几、甚至上百言。从内容和功用来看,又分挽联、婚联、寿联、庆生联等等。自古以来,名联佳对,浩如烟海,成为古老中华文明传统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
对偶、对仗、对联,名异而实同,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来交流思想、表情达意,也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亦有助于我们语言运用水平的提高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