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女性时尚

帝王群像琅琊榜的四代梁帝[萧景琰是哪个皇帝]

时间: 2023-01-05

两部琅琊榜,从赤焰案起,到莱阳王之乱结束,跨度将近七十年,这段时间,大梁共经历了四位皇帝。萧选,萧景琰,萧歆,萧元时。他们曾祖孙四代,性情迥异,施政方针也不同,在这里对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勾勒。

权谋之主,先明后昏

萧选,其人刻薄寡恩,豺狼心性,但才智超群,坚韧不拔。绝非简单的能明君,昏君,暴君之类形容的。

纵观萧选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虽然喜欢玩弄权术,但他治国的手腕也并不昏庸,他虽然行事多疑厉辣,但也知道要收拢人心。大梁在他的手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也出现了由盛而衰的转折。

萧景琰是哪个皇帝(帝王群像琅琊榜的四代梁帝)

少年萧选,也曾是心怀远大,志雄千古的人物,不然他也不可能收拢了林燮和言阙。林氏世代从军,百年帅府,言氏大门望族,出过三位帝师,两位宰辅,他自己年方二十就能舌战敌国,为国解难。这样的两个风云人物,都能为萧选效力,可见他的能力绝不寻常。

哪怕是赤焰案后,只顾制衡,玩弄权术的萧选,治国的本领也并没有放下。例证就是庆国公一案,萧选借机推行国策,抑制兼并。

在中古时代,兼并与抑制兼并,贯穿了始终。兼并,指的是官僚士绅靠着雄厚的财力,威吓的权力,对他人田土的吞并。由于士绅具有免税的特权,他们吞并田土越多,国家税收越少,而且百姓失去田土,生计也就更加困难,或者沦为大族奴仆,或者掀起暴乱。所以,大部分王朝都在与兼并进行斗争。历史上唯有宋朝,由于宋太祖宋太宗,对文官集团的无限制妥协,而放开了抑制兼并,使得宋朝的百姓起义高居历朝历代之首。

大梁的国策,无疑也是抑制兼并,但随着赤焰案后,梁帝放松了这项国策,使得兼并之风愈演愈烈。为了重新抑制兼并,稳定局势,他苦心找了庆国公侵地案作为突破口,还特意安排了刚直不阿的靖王主审。

梅长苏在和靖王议论庆国公侵地案时,就说明了萧选的意图。

刹住土地兼并之风,又不引起豪族们大规模的联手抵抗,稳住农本,减少流民,让一切按照陛下最佳的预期发展

萧选是权谋之主,不昏不庸,但他好颜面,权欲强,猜疑心重。早年的他,不止自己励精图治,而且对于贤明的皇长子祁王,也是大力支持的,不然,才二十多岁的祁王,如何能遍揽人才,革新政务。只是他的猜疑之心日重,在赤焰案后,只顾享受,贪图阿谀。致使大梁开始走下坡路,兼并之风重起,贪腐朽坏之气蔓延,军政羸弱,人人只顾争权夺位,结党营私。如果不是靖王继位,铁腕整肃,大梁衰亡,就在眼前。

萧选驾崩后,谥号昭平。

一代令主武靖帝

萧选第七子萧景琰,元祐七年登基,在位三十一年,享年六十五岁,谥号“武靖”


一代令主武靖帝

萧景琰熟读典籍,武艺高强,战阵精熟,见识广阔。性情清冷严峻,刚直正派。大梁在他父亲的手上已经在走下坡路,甚至在元佑六年遭到诸国围攻。但到了萧景琰的手上,大梁国力强盛,远冠诸国。

萧景琰,萧选诸子中,除祁王外,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武靖帝文武双全,而且爱民如子,这点在他还是王爷的时候就一直以民为本,敢于任事

誉王为陷害献王,引爆了他的私炮坊,致使六十九人死亡,一百五十七人受伤,上百户人家毁于大火中。

私炮坊爆炸案时,是靖王及时率领府兵赶到,镇压趁机哄抢的乱民,组织救火,并派人调拨军帐棉被等物,用于救灾。并为誉王为了加重打击献王,而罔顾百姓的性命而愤怒。靖王所思所想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像誉王这样连自己子民都不爱护的人,如果真的继位,怕是没多久就烽烟四起,叛乱八方了。

武靖一朝,大梁蒸蒸日上,朝政革新,新马政,救灾新法,内阁改制等新政完成。由于武靖帝对朝政具有绝对的掌控力,又厌恶党争,终其一朝党争之风都被死死的压制。没有党争,也就减少了内耗。

萧景琰之子萧歆在宋浮案后,就感叹臣子居然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惜断了前线补给,又感叹先帝治下的清明严正。

“想当年先帝治下的朝堂,岂是这般气象?”

——梁帝萧歆

可见,武靖帝驾驭群臣,严守法度的清正作风。

萧景琰在位三十一年,功业显赫,从他的谥号来看,也可以得出,他武德充沛,且纲纪严正。萧景琰谥号武靖。

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

纲纪肃布曰靖;政刑不扰曰靖

萧景琰少年从军,戎马一生,是战功赫赫的马上皇帝,还曾经在九安山平定了誉王之乱,继位后又惩处了自己次子的莱阳王叛乱。符合威强敌德,克定祸乱之武,他又生性严肃清冷,讲究法度,不以一喜一恶而干涉刑律,符合纲纪肃布,政刑不扰之靖。武靖二字为谥号,对他一生功业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

宽厚守成之君

萧歆是武靖帝萧景琰和皇后柳氏之子,是嫡长子,东宫监国,成年继位。但萧歆一向宽厚温仁,与其父的凌厉清冷不同,国政方针也更为温和。

萧歆是守成之主,他的驭下之术兼具其祖昭平帝萧选和先帝武靖帝的风格。昭平帝对臣下猜忌不已,挑动群臣对立,庸附皇子,党同伐异,他才能居中制衡;而武靖帝驭下以法,恩威并施。

萧歆在朝臣中,制衡而不对立,尊法而厚恩。

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萧歆何时制衡过朝臣。其实萧歆一直都有对朝臣制衡,只不过被荀白水破坏了。荀白水一直说梁帝萧歆没有平衡朝局,其实是借口,为他自己铲除异己,揽权独大做掩护。

文臣中,萧歆以内阁和中书省制衡,内阁首辅荀白水,和中书令宋浮,虽然有品级高低,但两人地位相当,而两部职责相近(改制后,内阁接替了中书省的职责,但中书省并未撤销而是略微降级,相当于半独立于内阁),而文武两班,又以长林王和荀白水制衡。文臣和文臣之间,武将和武将之间,宗室和外戚之间,萧歆苦心构建了一个极其稳定平衡。而且这种制衡不同于昭平帝的列党以争,死生不同。在保持平衡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相互攻讦,以致内耗。

保持这个平衡,萧歆束之以法,怀柔厚恩。

无论是大同府沉船案,莱阳巫蛊案还是金陵疫灾案。萧歆都是对事不对人,也正因此,萧元启提及荀氏卷入金陵疫灾案时,荀白水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让萧歆知道,荀氏一族将不保。

在法度的范围内,萧歆一向恩宽即使是父亲被赐死,母亲被问罪的逆罪孽子萧元启,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先帝对于宗室子弟已算是极为宽容温厚,也不过是让他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边缘人

——萧元启

萧元启的父亲,先莱阳王勾结三品军侯路原,贪污军资,意图篡逆,路原迷途知返,上呈证据,铁证如山。莱阳王被赐死,死后无陵。本是武靖帝恩宽。但莱阳太夫人却心存怨念,以东海朱胶毒害长林世子妃,毒杀淑妃,又以巫蛊之术诅咒梁帝萧歆。萧歆依法处置。但还是念及萧元启对其父母逆行不知情,不涉及,又是皇族血脉,而仅仅削降品级。

谋逆不轨,巫蛊咒上,这两桩大罪,本该是全家诛灭。但萧歆只问罪人,不株连,还保留了萧元启的爵位,实在是高天厚土之德。


恩威并施,驭下有术

萧歆守成有足,虽然五十二岁,壮年猝崩,但临终的一番安排,预先为大梁平衡了稳定的局面。可惜荀白水这个贪权之徒,终究是将这平衡掀翻,最终引出了莱阳王之乱。

少年之主萧元时

萧元时是萧歆的嫡长子,是他在三十八岁才生下的,由于萧歆膝下单薄,皇子年幼,所以萧元时这个嫡长子顺顺当当的在十岁,入主东宫。十三岁时,萧歆驾崩,萧元时继位。

萧元时十三岁继位登基,正是主少国疑的时候,但因为先帝萧歆的周密安排,和辅政大臣长林王的努力。朝局安稳,他也能做个安然天子。

萧元时作为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其治国理念,也继承了父祖的守法重恩。只是,他是母亲荀太后后宫干政,舅父荀白水独大擅权。长林王在世时尚可制衡一二,随着长林王被荀氏恶意逼迫,郁郁而终后,荀白水逐渐把他架空。幸亏遇上莱阳王之乱,荀白水死于非命。否则,极有可能会有两种走向,一种荀白水如同司马懿侵蚀大梁根基,第二种是萧元时对荀白水进行反攻倒算。一场叛变,成全了他们甥舅的最后一点体面。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0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