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旅游攻略

朱元璋谕中原檄宣布与白莲教切割[白莲教口号是什么]

时间: 2022-12-29

吴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之前的南征皆在掌控,那是因为南方并没啥硬茬,朱元璋都不用派出账下徐达、常遇春、冯胜这些人物,胡美挂帅就能把他们灭了。

北方就不同,元顺帝仍占据着大都,各路元军仍有数十万之众,且不乏名将,如果有需要,他们还能大量招兵买马,作一番困兽之斗。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在北方得不到认可。

刘福通曾派出三路大军北伐,一度进展顺利,一路打到了朝鲜。但由于孤军深入,得不到地方的支持,后勤难以为继,被一一击败,北方红巾军的败亡,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如今,朱元璋面临相似的局面。就算军事上能保证胜利,得不到民心支持,那是注定无法成功的。一个不小心,朱元璋可能就成了赵匡胤,眼巴巴望着幽云却无法收复,甚至还有重蹈刘福通覆辙的可能。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终究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那么能用政治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先用政治方法来解决呢。

白莲教口号是什么(朱元璋谕中原檄宣布与白莲教切割)

为此,朱元璋发布了一道著名的檄文《谕中原檄》。

檄文由他手下头号文士宋濂起草,它的中心内容有三点。

一是强调搬出“夷夏之防”的说法,强调中国应该由汉族人来治理,北伐的目的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雪中国之耻。这个口号在汉人中,无疑是有相当号召力的,数百年之后,仍然被孙中山所沿用,可见其影响之深。

这一来,朱元璋政权的民族正统性有了,蒙元本就得国不正,该由更“正”的汉人政权来替代它。

二是强调天命论。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君权神授”这概念,从殷商时期就已流行,到了周朝已被玩得很溜了。儒家祖师爷孔子就是位极度信命的老夫子。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富贵贫贱完全与高悬于天的命有关,绝非尘世芸芸众生的力量所能改变。所以《论语》里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这种思想,也是一千多年来儒家的重要思想。搬出天命论,进一步说服儒家士大夫们。

白莲教口号是什么(朱元璋谕中原檄宣布与白莲教切割)

第三就更狠了。檄文里面是这么说的“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义者,御世之大防。礼义者,御世之大防”“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中国居内以制夷狄”。

这是提出恢复纲常,复兴道统。为啥,因为元朝的纲常已经败坏了——“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这还了得?儒家有三纲五常之说,是儒家的中心思想,历代王朝都以此维持统治的金科玉律。从政治到生活,大大小小的人都被约束在这个体系中。蒙古、色目贵族破坏了这个体系,“渎乱甚矣!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

这次北伐,目的是“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恢复世代相传的体系和生活习惯。

这要比红巾军宣传的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的故事,更能获得儒生士大夫的支持。

最后,还不忘记提一嘴“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进一步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

这道檄文,比不久前讨伐张士诚的《平周檄》格局更高,跳出时代限制,站在了古往今来的高度。宋濂不愧是一代文宗、朱元璋的笔杆子,一篇枯燥的檄文到他手里,写来既醇厚,又飘逸,如平沙漫漫,铁骑数万,纵横驰逐,不可控馽。

从一前一后两道檄文,朱元璋的思想完成了彻底的转变。

白莲教口号是什么(朱元璋谕中原檄宣布与白莲教切割)

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有个长期的过程。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不是因为什么信仰,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所迫为了保命而已。他后来自己回忆:吾遭兵乱,措身行伍,亦不过为保身之计...罔知王业之事如何,不过苟全性命而已。

那时的朱元璋没啥远大理想,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农民,潜意识里是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往高处走,当他有了一定的条件,就会追求更高的目标。

刚好,儒士们出现了,朱元璋对这些文化人很尊敬,他们也开始用自己的儒家理念对他施加影响。早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李善长就用刘邦的故事激励朱元璋,老朱听了很心动,连声说“善”。

冯国用建议朱元璋攻取帝王之都金陵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以定天下”,朱元璋听后“大悦”。接下来,陶安、李习、宋濂、刘基,儒生、士大夫们不断加入,队伍越来越壮大,对老朱的洗脑也越来越深,帝王思想逐渐深入他脑海。

白莲教口号是什么(朱元璋谕中原檄宣布与白莲教切割)

客观条件上,儒家思想也比白莲教更适合形势。

部下们跟着他打天下,打的是红巾军的旗号,心里可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和平年代军人要立功不容易,那是文人的天下;战争年代文人要靠边站,那是军人的天下,升官发财都指望着打仗。

要不是为了利益,没几个人会心甘情愿为信仰献身,只有切实的利益才能让将士们卖命。打了胜仗,就得给赏赐,胜仗越打越多,赏赐越来越多,立功的将士不知不觉就成了新的地主和官僚。

尴尬的是,白莲教的口号是“摧富益贫”,如果再按红巾军那套来操作,那岂不是自打耳光。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富都被摧完了,要益贫还差得太远,再去征兵,还叫“摧富益贫”,请问摧的是哪里的富,自己领地里的富算不算,总不见得叫将士们拿出家产分给农民吧,那老朱可得摸摸脖子,看看脑袋还在不在。

白莲教口号是什么(朱元璋谕中原檄宣布与白莲教切割)

儒家思想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儒家思想武装自己,早在历史上得到无数次验证。是个成熟的经验,它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就是终极理想嘛。所以朱元璋说:孔子之言,诚万世之师。不要怪他见识短浅,当时是14世纪,要知道,当时的欧洲还是中世纪一段最黑暗的时期,文艺复兴还刚刚开始,这套理论并不过时,甚至是比较先进。

西方有句谚语“屠龙者终成恶龙”,朱元璋是善是恶暂且不论。总之,当年那个屠龙少年,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成龙的道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0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