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旅游攻略

安徽歙县新安江景色惹人醉[新安江山水画廊介绍]

时间: 2022-12-24

新安江山水画廊介绍(安徽歙县新安江景色惹人醉)

秋末冬初,皖南地区所有村落都在晒秋,都是喜气洋洋的氛围。晒秋传承已久,从古代农耕发达时就已经形成一种农俗,即使到了现在,随着时代变迁,农业的地位已不如从前,在皖南地区却依然保留着这一习俗,而且成为在全国都有名的“一景”。

相比于古村落中的晒秋,新安江畔的这种盛典似乎更隆重也更正式。少了一些随意,多了几分庄重。依然是红的辣椒、黄的玉米,心灵手巧的村民却花费了更多心思,融进了更多创意,将作物做成画,和身后的新安江山水遥相呼应。

玉米、黄豆、金银花、红辣椒、荞麦等五彩缤纷的果实盛放在圆形大匾上,晾晒在房前屋后,展现出各自浓烈的色彩,一起组成美轮美奂的丰收画卷,只是看看就让人觉得欣喜。

到处是红火的景象,饱满的冬瓜、黄澄澄的南瓜预示着一年的丰收。春种秋收,一年的辛劳有了丰厚的回报,人们的喜悦之情挂在眼角眉梢,也晒在灿烂的阳光下。

各种色彩的粮食谷物放在圆匾中,好像调色盘摆在江边,色彩丰富而饱满,融入山水之中,映衬得新安江水和江畔美景更加旖旎多姿,引得许多人慕名而至,前来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秋天的新安江总是格外美,江畔的树木脱掉绿衣换上金装。色彩缤纷的晒秋场景与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碧波荡漾的新安江水一起,把村庄装扮得色彩斑斓,满满生机。

以粮食谷物拼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标识、党徽等图案格外夺目,国富强民泰安,因为有这盛世做后盾,才有了农家这一季的丰收喜悦。

两岸山峦叠嶂,村落倚靠着青山面朝着江水,有着诗意生活的美好。秋冬季节,晒秋的盛大节日为这份美好增加了许多欣喜和心安,民以食为天,但愿这晒秋的场景岁岁年年常在。

从古至今,新安江两岸的百姓有打鱼的劳作传统,捕鱼劳作也是新安江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深渡绵潭是千年古村,相传从北宋起该村村民以打渔为生,形成了九姓捕鱼的民风民俗,“看不够的绵潭戏,打不完的绵潭鱼”的民谣也流传至今……

新安江传统捕鱼作业养活了一代代沿江百姓,也形成了新安江渔文化,在徽州山水的辉映下,舟船破浪、渔网翻飞、鸬鹚欢腾、鱼儿跳跃的美景,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江岸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到来。

这棵千年古樟树被列为省珍稀保护古树。高达40米,其雄伟的树干要11人方能合抱,有“中国樟王”的美称。

红妆馆也是新安江山水廊内的重要景点,座落在深渡镇漳潭村。红妆馆是展示古徽州婚庆文化的展馆,在馆中,小到古时待嫁姑娘做针线活时用的针抵,大到“天下第一床”,展品千余件,如一一张开展示,可延绵十余里,号称十里红妆。

红妆馆内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天下第一轿”,集古代婚嫁器具和徽州习俗为一体 ,高4.67米,宽2.5米,轿身长2.9米,轿杠长7.3米,自重约一吨,实为罕见。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游船摇摇荡荡,一路经过晒秋的场景,也一路分享了农人的喜悦。

新安江山水画廊介绍(安徽歙县新安江景色惹人醉)

作为徽州的母亲河,新安江哺育着一代代徽州人。她将深藏在大山中的村落和外界连接,送出一代代勇于闯荡的徽州人。如今的新安江,依然承载着旧岁月的故事,也焕发出新时代的美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0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