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赚1700万(情愿被女友骗钱)
点击右上角“关注”,与依伊一起看更多犀利、温暖的好文章!
提起高晓松,你脑海里是不是浮现一个胖胖的大叔?
说起高晓松的人生,真的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人间值得。
高晓松一家都特别牛,他的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
他的外婆是流体力学界的权威普朗特教授的唯一中国学生陆士嘉,她同时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初的创建者之一。
他的舅舅张克,同样优秀,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导。
他的母亲张克群,是中国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的得意门生。
他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教授。
难怪他说:"我身边不读大学的很少。"
88年他刚考上清华,读了非常有名的电子工程系。
刚上大学,他发现自己梦想成为一个音乐人。
后来他从清华退学,专心做音乐。
也许是幸运,也许是少年人的细腻敏感让人有共鸣,22岁的他和老狼,一曲《同桌的你》,火遍全国。
成名之后,他认识了一个女孩,那时22岁的他遇见了18岁的女孩,特别特别喜欢。
女孩家很穷,他跑去跟女孩的爸爸说,他来供女孩读大学,一切花销他都包了,只想和这个女孩在一起。
那时刚出名的高晓松很忙,常常不能陪伴她,后来他在《晓年鉴》中回忆,女孩背着他,和另外一个男孩在一起。
狗血的是,他一直相信女孩说的每一句话,女孩说她是和包括男孩的所有同学一起出去玩,他信了。
女孩说住男孩家,但男孩家好多人的,他信了。
女孩说和男孩一起住,但什么都没发生,他又信了。
直到朋友们坚决要求他去问清楚,他才迟疑起来。
找到女孩,他反而成了那个棒打鸳鸯的人。
他跟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孩说:"你们要是没钱,我可以借给你们,千万别因为钱不在一起了。"
后来这段感情,被高晓松拍成电影《那时花开》,周迅演的,当时一直有人不解,一个女孩,怎么会爱上两个男孩呢?
他说,这就是我的人生啊。
高晓松曾在《奇葩说》上曾聊起过他对爱情的想法:
"好的感情就是两个人谈恋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事情。两个人各自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才是一段好的感情,无论是一段还是一生,就是两个自由的灵魂相爱,才是最好的爱情。"
高晓松经历了许多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有人将高晓松和吴彦祖放在一起,问女孩们选择有趣的灵魂还是美好的肉体。
许多人都选择有趣的高晓松,像高晓松这样活得特别肆意昂扬的灵魂让许多人心生向往。
高晓松曾经导演过电影《大武生》,当时他的师兄宋柯投资,结果赔了宋柯800多万。
投资电影有赔有赚是都可能的,但是他心里一直觉得对不住宋柯。
就跟宋柯说:"师兄,你看我这从头到脚,有什么能还你,你说吧。"
宋柯说:"你这一身,最值钱的就是《同桌的你》,要不拍这个吧!"
高晓松就决心筹备拍摄《同桌的你》,但不敢自己导了,打算做监制。
当时就筹划找个新人导演,很巧的是找到了当时还不火的郭帆。
当时只投了1700万左右,跟郭帆导演一起磨剧本、内容。
演员找到了周冬雨、林更新。
去了很多地方,高晓松特别满意拍摄效果。
上映之前,他们都很重视,宣传做得很到位,高晓松说也许是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这部电影在当年特别爆。
上映第一周就破亿票房,之后连续蝉联周冠军,甚至打败了美国大片。
最后以1700万票房收益了5个多亿的收入。
总算把师兄宋柯亏得钱,成倍地赚回来了。
《同桌的你》是第一部歌曲IP成功拍成的电影,许多歌曲也陆陆续续开始拍成电影。
之后许多人来找高晓松,想要他拍投资几千万,收获几个亿的电影。
《同桌的你》情感真挚,好像唤醒了我们每个人青春年少的时光。
那么高晓松的同桌究竟是什么样的,才让他一直念念不忘,写出这么感人的歌曲,拍出如此深情的电影呢?
高晓松在母校北京四中88届30年同学聚会上,晒出他和同桌的合照。其中有张照片,是他和两个女同学的合影,不禁让人猜测,谁才是他的同桌。
30年过去了,他的同桌还是那么有气质,难怪当初高晓松会为她们写下这么经典的歌曲。
不过现实和歌曲里唱得一样,这两个同桌都嫁给了其他同学,不知道对高晓松来说,是否是一种遗憾?
高晓松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干净的声音,作为民谣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周深的身上看到了无限可能。
他一直都不是会打压后辈的人,相反,他会尽全力保护、帮助他心中的好声音。
从他2014年认识周深时,耗时三年,他为周深打造了第一张专辑:《深的深》。
高晓松奉献7首作品,整张专辑他自己出钱投资,担任监制。
他说,自己一辈子不惜代价制作专辑,只有三次。
第一次,为小柯做专辑。第二次,为朴树做专辑。第三次,是为了周深。
很多人笑,称高晓松活了大半辈子,就是在等周深。
有人问他:选择周深的理由是什么?
高晓松淡淡地说:"喜欢,人好。"
也许因为他从小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有了富养的灵魂,所以才会这么自信,对人们满怀爱与温暖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这句话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
就像他自己说的,人活一生,要有辽阔的胸怀,不要被眼前的事禁锢,这样会活得轻松自在些。
最近高晓松女儿的照片曝光,他的育儿观念又火了一把。
网友追问他,是怎么把女儿培养得这么有气质呢?
高晓松回答:"我主要教她'混'日子。"
一个"混"字,好像他对女儿教育如此不上心。
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的一生就在"混"。
于爱人,相爱时用力爱,分开了也无悔;于兄弟,互相扶持,可以两肋插刀;于事业,尽力就好,提携后辈,不求回报,但求无愧于心。
你觉得呢,高晓松"混"的50年,是否让人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