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旅游攻略

中国最不商业化的寺庙[辽宁省海城大悲寺介绍]

时间: 2022-12-24

前一段时间,因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牌位事件,社会开始广泛流传这一说法:中国佛教协会在研究报告中指明,全国有20%的寺庙商业化了,总数量在6500座以上。今天,中国佛教协会作出回应,否认曾发布相关的研究报告,并称:“以上内容通过恶意炒作佛教商业化问题,肆意抹黑我国佛教寺院和佛教教职人员,给我会和全国佛教界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侵犯了我会的相关权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大家对事实真相的判断与讨论不会起源于谣言,也不会终止辟谣。现在的寺院究竟怎么样?有多少寺庙进行了商业化,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辽宁省海城大悲寺介绍(中国最不商业化的寺庙)

但有一座寺庙,为保持佛家本心,始终清贫如初,不设立“功德箱”,僧人们都过着赤脚生活的日子,从而获得了中国“最不商业化”寺庙的称号。这就是辽宁海城大悲寺。

很多去过大悲寺的人都说,大悲寺符合他们理想中的寺庙、僧人的样子,他们真的很清贫、他们就是不收钱、他们本心如初,一心只想吃斋念佛,过着与世隔绝的寡欲生活。

他们如何做到的?

其实事情开始并不一帆风顺,其间有冲突也有反复。

大悲寺始建于1668年,原址年久失修,早就破败不堪。上世纪90年代,寺庙所在的唐王山发现了矽砂矿产,要进行开发,于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将大悲寺迁往现在的新址,即毛祁镇曹家堡村。

1993年,迁址完毕,建立的是一座三间庙宇的大悲殿。当时的住持是北京广化寺的妙赞,算上妙赞,僧众一共二人。群山之间,大悲殿的后山有一处山洞,因为山洞有一些传说,围绕这些传说,当地和寺庙都开始拿这个山洞以及山洞的泉水做文章,于是寺里开始广设功德箱,开设收费道场,高价出售山泉水,当地和寺庙还为此产生了不少冲突。

大悲寺现在的住持妙祥原在营口楞严寺出家,后来和性空和尚一起云游四方,然后在本溪搭建茅棚闭关修炼三年,其间产生了恢复“原本的戒律典范”的宏愿。2000年,应有关部门请求,妙祥带领13名僧众,入驻大悲寺。

入驻后,妙祥就按开始按自己的理想管理寺庙,定下了8项戒律,带领僧团,取消了全部的功德箱,像抽签、看卦、供奉之类,带营利性质的活动,全部取消了。

8项戒律,分别为:

1、持不捉金钱戒。不存钱、不摸钱,不收钱,不设功德箱,安心修行。

2、日中一食。所有僧众吃一样的,过午不食,一天吃1顿,过后除了吃药,不进食其他食物。

3、行脚。每年8月15外出游方经行,做流动的寺院,随缘教化众生。

4、乞食。大家乞的食物,混合后,一起均分食用。

5、不接客僧礼。常住僧人不能接受礼物,供养需上交。对礼拜要回礼。

6、一切供养由常住分配。供养上交,然后根据需要分配。

7、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携带行脚需要的物品。

8、不化缘,不求人。要无所求,恪守修行。

总结起来,就是不接触钱、一天吃一顿、穿百衲衣、4小时睡眠、行脚、乞食、坐禅、诵咒学习、集体劳动。

辽宁省海城大悲寺介绍(中国最不商业化的寺庙)

为保证僧众的生存和寺庙的发展,大悲寺主要靠劳动,在寺庙周围种植农作物自食其力,叫做出坡。乞食只适用于行脚活动,整个行脚过程中,乞食只乞7户人家,不计较多少,然后返回集中后,所有僧人均分食用。整个行脚过程中,禁止乘车,不得借宿百姓家中,只能在树下、桥洞或者露天过夜。

寺庙所谓的“特立独行”的风格,自然而然地与当地一些人发生多次摩擦和冲突:

首先是泉水的问题,因为当地的传说,在妙祥团队入驻寺庙前,庙里一度高价向信众出售泉水,一些人在中间渔利,2000年7月,妙祥僧团取了后山的泉水,拿去检测,经检测不符合饮用标准,于是公之于众,这就触及到了之前高价卖水的人。

后来因为旅游的问题,大悲寺有了很好的口碑后,地方一直期望将大悲寺建设成旅游景点,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妙祥都拒绝了。

其实自从妙祥入住大悲寺后,麻烦就没有断过。因为清出外道、立严格新规,会影响很多固有势力。这些矛盾和冲突,从2000年一直到2006年,才初步得到解决。

大悲寺的僧众每天的作息情况:

每天晚上10点休息,凌晨2点起来,每天要完成早晚课、坐禅等功课。

每天早起后,先打坐五支香,大概就是1个小时。

然后进行早课,大约1个小时。

大概凌晨5点,等待出坡劳动。

上午10点左右,所有人一起吃饭。

中午自行活动一段时间。

下午继续进行劳动,直到6点一刻,然后回寮房。

晚上7点半开始晚课。

晚上10点熄灯睡觉。

如果是念佛,则还要念楞严咒10遍。平日是不许随意外出的,因此多数时候都是在寺内安心学戒。

每年的4月初8,是上半年的皈依会,叫浴佛节;7月15是下半年的皈依会,叫盂兰盆节。进寺院没有门票,参加者不收费,也没有其他买卖。

每年8月15起,寺院僧众集体开始行脚,沿途乞食、都是露营过夜,一般会持续15天左右,行走300公里左右。20多年以来,栉风沐雨,风雨无阻,妙祥僧团行脚所到之处,播下了无数的善缘,也让民众看到了僧人的本色。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悲寺像一股清风,让更多人坚持了自己的信仰,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让更多人看到理想中的佛法佛教应有的模样。

在接受新闻采访时,妙祥说:“大悲寺的发展呢,能发展一天就很不错了,如果能发展更长时间就更不错了。”

衷心希望大悲寺的僧众按照自己的理想继续坚持下去,也为公众留下一个清凉之地,一个理想的殿堂。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0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