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读书破万卷意思是什么(读书破万卷什么意思)

时间: 2022-12-23

读书破万卷意思是什么,读书破万卷什么意思。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拾荒

清代杜学大家仇兆鰲在其《杜诗详注》中解释“破”字为“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也”。“韦编三绝”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是说孔子晚年读《易》,因反复攻读,以至于穿联竹简的皮条都被(断了多次。仇先生联想到“读书破万卷”,认为是因为反复翻阅而把万卷书都(破了。现在一般读者理解此语时,也常常这样认为。后来,近人张相在1945年出版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中对老杜的这一名句提出了新见解,他认为:“破万卷,犹云尽万卷或遍万卷也。”张相将“破”字理解为“尽”或“遍”之意。二十世纪下半叶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大辞典》(台湾版)等语文类工具书,也都把“读书破万卷”的例句归于“破”字的“遍、尽”义项之下。可见张相的诠释影响之大。

遗憾的是,上述两说却均未得老杜这一名句之真谛。仇兆鰲之说,偏重于反复攻读,来来回回地翻阅直至把书弄破,只是一种表象上的推究;张相之说,则侧重于读书的数量,言读书之多,终也未能神会其意。难怪张相先生本人也感叹“疏释之事,自古为难”,“况以今语译古语,竭其千虑,终隔一指”(《诗词曲语辞汇释·叙言》)。

读书破万卷意思是什么(读书破万卷什么意思)

笔者认为,“破万卷”之“破”应作“剖明义理”讲。也就是说,读万卷书并且能融会贯通深得书中三昧,下笔时才能纵横古今神思飞动。如此理解,杜诗中的“破”与“神”,才顺理成章、自成因果。读书虽多,不能理解其奥义和真谛,是谓“死读书、读死书”也。那么,“破”字果真有“剖明义理”的义项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字通》中明言:“破。剖也。”《礼记·中庸》云:“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破也。”孔颖达注曰:“言事似秋毫,不可分破也。”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彭祭酒学校驰声,善破经义;每有难题,人多请破之。”上述例句中的“破”字,均为“剖析精义诀要”之意。其实,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破题”、“破谜”(猜谜)、“破案”、“破译”、“破解”、“识破”、“看破”、“侦破”等词语中的“破”字,其“剖明义理”之意则更显矣。

杜诗继承了《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诗歌的丰富遗产,对屈原、宋玉以降直到唐朝杰出诗人都认真学习并加以神会,而且有所发展。除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外,他还写下过“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的诗句,大意是说由于自己精熟于谢灵运、谢朓的诗意,又加上像阴铿、何逊那样刻苦用心,所以才能和他们有着同样的高超技巧。老杜由用一“破”字,完全可以窥见这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圣炼字与炼意的匠心。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0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