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为什么树木可以保存为化石 树木可以保存为化石的原因

时间: 2022-06-14 本站作者

能保存为木化石的植物往往都非常粗壮,并且具有大量的木质部。这是因为木质部这种组织是由厚壁细胞构成的,较容易发生矿化作用。具有大量木质部组织的粗壮植物体被泥土、沙石等掩埋之后,在被压实的环境中可能有大量的地下水活动,这些水中又溶解有大量的、供应充足的无机盐(如硅、钙等)。由于木质部细胞具有大量可填充的空间,在植物细胞还未完全降解时,含无机盐的水会逐渐渗入植物体的细胞空腔中,并固定沉淀,随后经过成岩作用,植物体就能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保存为木化石。

  化石的形成条件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有时生物死后虽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冲刷等各种因素暴露出来而遭到破坏,也不能形成化石。有一些保存在较古老岩层中的化石,因岩层的变形和变质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坏。

  (5)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化石的作用

  化石化作用有三种方式:矿物质填充作用、交替作用和升馏作用。

  矿物质填充作用

  矿物质填充作用是指,某些无脊椎动物贝壳或脊椎动物骸骨中的有机物分解消失以后留下了中空的部分,在地层下被埋藏日久以后,溶解在地下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往往在其孔隙中经重结晶作用变成了较为致密、坚实、并且增加了重量的实体化石。

  交替作用

  交替作用是指,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在埋藏情况下被逐渐溶解,再由外来矿物质逐渐补充替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溶解和交替速度相等,而且以分子相交换,就可以保存原来的细征结构。如硅化木。常见的交替物质有二氧化硅、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等,相应的过程就可以叫做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和黄铁矿化。

  升馏作用

  升馏作用是指古生物遗体在被埋藏之后,不稳定成分分解、可挥发物质往往首先挥发消失,最后只留下碳质薄膜而保存下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炭化”。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