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雄安能做什么生意(普通人去雄安做的小生意)
美国有个故事非常有名。在美国西部的淘金狂潮中,许多人都涌向西部,前赴后继地疯狂淘金。但也有少数聪明的人向淘金者卖水。另外,淘金者没提前了解准备,没带什么工具去,一天下来裤子也经常被磨破。于是一个小伙子就卖起了铲子和牛仔裤。
几年过去了,真正淘到金子的人没多少,挖金的人大都死于饥渴,而卖水的人却大多衣锦还乡了,卖牛仔裤和卖铲子的人也都赚了大钱。
不要想着借某个机会,实现“机会主干部分”的盈利(你可能轮不上),能实现“机会枝叶部分”、外围、中下游行业的盈利都很不错了。
其实现在处于产品过剩,亏空传递,脱实向虚的周期,做实业,做能提供基本功能,解决实际需求(一切非投资需求的)的产业。
有个德国人的段子叫“创业即败家,买房即创业”,但时过境迁,对于非一二线城市新区而言,炒房不再是个好选择,做实业做创新经济或许是个好的选择。
新区新机遇
这个比较高端,一般人玩不起,也玩不转。国内有公司专门做某些二三线城市新城区的招商运营搭建,后面跟着强大的公关,商业产业和各种对接资源。 你懂的。
现在北上广深杭,苏厦青等一二线城市,发展产业新区早已过了黄金区,三四线城市承接的还多数是传统的制造业。所以,对于一般实力公司而言,这块不容易,能为新城区做做推介服务也就不错了,系统化的招商还是算了。
需求才是硬道理
对于一个新区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厂房、写字楼等各类房屋、公共场所设施,公路街道、水电照明等)是刚性的,城市规划出来后,这种基建会多如牛毛,招投标也多如牛毛,相信会有多轮行情,对于工程建筑领域来说,参与这个庞大的新区基建需求竞争,更待何时。
在这其中,绿色节能,有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工程建筑企业,将更胜一筹。
现在的基础设施,还包括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工程,这是传统建筑领域行业企业不具备的软肋,你也可以借壳捆绑某个建筑工程企业切入进取。打个比方,如果你能搞定新区智能停车系统,新区的新能源建设与循环系统,机会蛮大。
想想房屋租赁吧,别老想炒房
新区如果定位合适,产业招商顺利,更多的优质人才和劳动力将蜂拥而入,纷至沓来,就如一个磁场吸引全国的人。这个正面例子就是近几年高科技发展下的深圳转型,以及人口的激增,房地产的繁荣。
餐饮不用说了,有人的地方就得消化掉一日三餐,一日五餐……各地人的涌入,在新区建立餐饮新品牌机会一点不为过。
同样,许多人打算长期在新区发展,更多的人只是新区的匆匆过客(几个月到一年)。这时候,短租业务就会火起来,民宿共享住宿发力扩张,的机会也就来了,这对于本地和外来品牌来说,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未来是社区医疗的爆发期
有人的地方,同样生老病死,卫生医疗派的上用场,何况一个超级新区。民营资本和民营医院可以进入,而且受各方接受欢迎。小编身边就有一个社区连锁医疗品牌,还不需要多大多牛,一般的病痛街坊大家都更愿意去那家,不去医院呢。
教育培训也无需多说,有点靠谱的老师,加上一些宣传经营,开在社区都不错。
有个段子说: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无数人失眠,想着如何去大干一场;2017年雄安特区成立,无数人又失眠了,想着怎么去炒一套房。深圳特区承接的是香港热炒地皮后转移的制造业;浦东新区是承接南巡讲话后涌入的外资金融业;雄安新区承接的是北京无处安放的炒房业。
其实,不要想着借某个机会,实现“机会主干部分”的盈利(你可能轮不上),能实现“机会枝叶部分”、外围、中下游行业的盈利都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