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 2022-12-12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_处暑节气由来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欢迎阅读参考。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目录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节气由来

女人处暑怎么养生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约8月22日~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中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以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向南撤退。这时,气温开始走低,不再暑气逼人。有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不过,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享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

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成都一般在9月中下旬。总体看来,处暑期间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气象专家说,包括四川在内的华西、西南地区,进入9月还有一大天气特色—华西秋雨。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方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它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主要降雨时段出现在9月和10月,特点是雨日多,绵绵细雨多,所以雨量不大。另外,此时节雷暴活动虽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仍比较多。

<<<返回目录

处暑节气由来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__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

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处暑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泼水习俗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返回目录

女人处暑怎么养生

多食用滋养润燥的食物

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燥等“秋燥”等症候,应选食一些滋养润燥的食物,燕窝、银耳最好。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用白木耳为好。白木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钙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之效。

可将白木耳用水浸泡发胀后,煮熟加糖当点心吃,对治疗“秋燥”更为有效。在秋季,大众化的秋季滋补良品首推百合。百合具有养肺阴、滋肺燥、清心安神之功效,尤其适于女性食用。

穿衣要“酌情增减”

处暑时节,暑气逐渐散去凉意渐生,民间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说。专家表示,现实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春捂秋冻”,不能死搬硬套,冻得适度才行。

专家指出,处暑时节暑热尚未退尽,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便使机体逐渐适应凉爽的气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应及时增减衣服。”专家如是说。

宜泡澡

趁着舒缓身心的时候,泡澡可以平衡身体肌肤的酸碱值,同时添加皮肤该有的矿物质。如果你能聪明地添加浴盐用以软化角质、强健肌肤、同时为下一步的保湿滋养作准备,享乐泡澡就更加愉悦有意义了。

早起晨练

中医看来,早起“使肺气清”。秋季,为肺所主。秋季正是肺气旺盛之时,起来练气功,或是锻炼,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凌晨5时起床,选择清幽之处,或河畔江边,或林荫大道,进行锻炼,有益健康。参加体育运动如散步、做体操、舞剑、打拳、做气功等,其中气功尤佳。

根据体质选水果

水果要吃出健康,把握时机很重要。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选食,才能达到养身养颜的作用。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体质,也不了解水果的属性,随意吃自己喜欢的水果,也容易给自身健康留下隐患。因此,人们在吃水果前,应当先对水果的“寒”、“热”属性及自己的体质有一定了解。

饮食不能太清淡

许多人对饮食的清补原则存在着片面的理解,甚至认为清淡就等于只吃蔬菜、瓜果,追求饮食的绝对清、素。饮食太清淡会造成营养缺乏。一味只进食蔬菜,人体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就会不足,势必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平素体质虚弱的人群可通过适当加强营养以使气血和精力更加充足。

多食用具有清补作用的荤食

健康人群可以多喝冬瓜炖老鸭汤。因为鸭肉性凉味甘,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此外,泥鳅、瘦肉、海产品等食物可与党参、黄芪、当归、陈皮、甘草等炖汤服用,只要选择得当,同样益于清补。

<<<返回目录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相关文章:

★ 2021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几月几日

★ 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小寒时节三候介绍

★ 处暑养生的知识要点

★ 24节气清明的由来

★ 关于人生留香的句子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