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的历史来历 调兵山的历史
相传北宋时期金国兀术曾在此调兵遣将,调兵山因而得名。宋徽宗、宋钦宗曾被囚禁在调兵山市锁龙沟村的一眼枯井里“坐井观天”,调兵山之名更是闻名遐迩。1956年,这里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煤田,1982年成立铁法市(县级市,隶属铁岭市),因该市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调兵山市面积263平方公里,有汉、满、回、蒙等27个民族。
这里年平均气温6℃,降水量610毫米。调兵山的煤炭储量约占辽宁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是辽宁省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这里出产的石材也颇有名.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属于辽宁省,是县级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23°27'3至123°41'52.北纬42°20'31至42°33'19之间。东西宽20.6公里,南北长23.7公里,幅员面积262.9平方公里。
调兵山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在这里可以找到印记,7000年前的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已探明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址涵盖新石器、夏、商、周、唐、宋、辽、金、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兵山文化”。调兵山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古时境内有“刁山”和“跸山”,统称“刁跸山”,后谐音改称“调兵山”。二是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灭辽,谋攻北宋,金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曾在此屯兵操练、调兵遣将,后在民国三年(1914年)出版的《法库县志》中记载“金兀术曾驻兵于此,山坡垒迹犹存”。此后,古人将金兀术调兵点将的山峰称为“调兵山”,以此纪念金兀术的卓越战功和赫赫威名。
调兵山市有记载的,最早的山名叫刀山、跸山,最早的城叫高丽城子,最早的古村东叫前峪、后峪。砬子山被称为调兵山的最高山。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在明月禅寺的南面,可以逛完寺后上山。另一条在寺的北面,可以逛完兀术城后上山,下山后再逛明月禅寺。
调兵山市属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辽宁省辖县级市,由铁岭市代管,地处辽宁省北部,东南与铁岭县接壤,西北与法库县相邻。区域城市全市下设大明、晓明、晓南三个镇,兀术街,调兵山所在地地质稳定,调兵山煤田区系华北陆台阴山陆隆带东段,受华夏系构造影响,所形成的断陷盆地,造就了调兵山市西高东低,呈倾斜状的地势,成低山丘陵、平原的地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