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切入点非常巧妙 能讲出一些有效的儒学知识
《岳麓书院》切入点非常巧妙
不过,首集观看之后,我觉得,《岳麓书院》作为纪录片存在,讲故事的内容太多,讲儒学理论的内容太少,失之于浅。如果《岳麓书院》定位于一个科普小知识的电视节目的话,能够这些“有关岳麓书院的故事、典故”串讲起来,也算是不错了。但是,它的官方宣传上写的是“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所以,我愿意按照其自身的定位,对这部纪录片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首期当中,讲了岳麓书院的由来,战火当中的损毁,再次修建,成为重要的学术场所**内容。配合这些内容出现的,有两个较为值得注意的儒学知识。一个是,儒家学术面对释道两家冲击之后,有过怎么的改变。另一个,是朱熹和张栻在岳麓书院的会面,和学术辩论。这个两项内容,算是《岳麓书院》首期当中的真正“干货”,其实的书院的由来啊、损毁啊、重新建设啊、成为学术“殿堂”啊之类的,网上都有,真没必要重新拍摄一下。
所以,我先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岳麓书院》首期的内容,大量地讲“历史由来”的部分,都是网络小百科的状态,没什么深邃的东西。第二个结论是,上边提到的两个“儒学知识”,在纪录片《岳麓书院》当中,并未呈现“大型历史人文”的定位,太浅显了。
对于第一个结论,倒也不必用来苛责湖南卫视的《岳麓书院》。似乎它的首期就是想讲岳麓书院的历史渊源的,把一些网络小百科的内容拍摄成为影像内容,也无可厚非。纪录片也不能光讲高深的理论,需要有一些常识化的内容存在,尤其是作为铺垫和前情背景存在。对于这一点,唯一的遗憾算是,讲书院历史的内容,没有出什么新的东西。这就造成,观众们看这档纪录片,不如直接读小百科来的速度快。
对于第二个结论,我想重点地聊一聊。首期内容当中,出现了两个“儒学知识”。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甚至于可以说,这是整个第一集的核心内容,把这两个知识点讲明白了,这个《岳麓书院》就立得住了。换言之,整个的《岳麓书院》是一张华美的袍子,这两个知识点,是两颗缀在上面的夜明珠。这是点睛之笔。
然而,对于这两处点睛之笔,《岳麓书院》依旧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而不是深入到理论需求内部去。这是非常大的遗憾。我们先说第一个知识点,**传入、**兴起,对儒学是有巨大冲击的。在这种冲击当中,儒学为什么需要自变呢?而又如何自变呢?这个内容,在这档纪录片当中被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了。然而,这是要讲明白宋明儒学的最根本性的一个问题了。尤其是程朱理学,乃至于稍后的王阳明等人的思想,都必须先要面对这个问题。
要讲明白这个问题,无外乎回答三个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样。佛道对儒学的冲击到底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能够形成对儒学的冲击,曾经的儒学传统当中,又有哪些“尚未占领的哲学高地”呢?儒学如何通过自我变革实现了对于儒释道三家的最终融合?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了,《岳麓书院》首集的第一个知识点才立得住。
再说第二个知识点。《岳麓书院》当中,讲了朱熹和张栻的会面、讲学**。甚至于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了当时长沙等地的儒生们都赶过来听课,因为要骑马前来,所以岳麓书院前边的饮马池水都被喝干了。这个故事到底讲得很不错,娓娓道来。但是,遇到核心问题的时候,这个纪录片又哑口无言了。什么核心问题呢?就是朱熹当时的理学思想,到底和张栻有什么不同?说张栻思想影响并且帮助了朱熹,根据是什么,有哪些学术上的支撑呢?
这档纪录片当中,只说张栻影响了朱熹,两人思想有分歧**,但不说分歧是什么,如何影响的,就属于只提出论点,而缺少基础性的论据材料了。在纪录片的创作上,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忌讳。所以我说,这部纪录片更像是拿着网络小百科讲故事,而缺少更好的理论层面上的建设。
当然,这只是首期内容,希望它接下来的几期能够精进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