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儿童教育

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

时间: 2022-11-29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他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因此能写出《红楼梦》如此巨作,实在是佩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例文,希望你喜欢。

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篇1

读完《红楼梦》后颇多感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没落,这使我对封建制度的痛恨加深了一步。

偶尔得到一本王蒙所著《王蒙活说红楼梦》,仔细阅读了n天,著名作家的文字功底深厚,好生了得啊,满篇的文学味儿。心里话:读了这部解读《红楼梦》的著作,颇多感想。作家在书中用了“天情”一词,他称其为“杜撰”。“杜撰”得实在贴切:神瑛侍者投胎,绛珠草以泪报恩,这不是天赐的情缘吗!

一直喜欢《红楼梦》,一生期盼有天赐的情缘。神往情人间的那种“默契”,有情人之间的“默契”。有了“默契”,所以相互的忠心,所以有权对对方的感情生活感情表现进行无尽的挑剔与求全责备,并甘地情感地接受这一切。“默契”没有了,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一段文字,颇觉经典:眼泪是什么。

眼泪就是情,至情。“上帝”造人的时候造出了人类的发达的泪腺,于是情变成了晶莹的酸苦的或热或冷的泪珠。谁得到的情多谁得到的眼泪就多,谁得到的泪多就证明谁不是枉生一世、白走一遭。有情的人生,就是这么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书语言近乎口语话,读来像是王蒙在面对面的做报告。如果要研究红楼或者进行严肃的学术讨论,这本书并不适合。不过作为一本大家谈的读物,听听看王蒙如何解读这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还是有可读之处。比较喜欢王蒙对于王熙凤的评论……

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篇2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在王熙凤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

王熙凤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年仅二十岁的王熙凤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通过冷子兴之口对王熙凤的介绍:“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王熙凤不过。”

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教人再也不会忘却。那是黛玉初次与外祖母相见,老祖宗将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小姐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声说:“我来迟些,不曾迎接远客。”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的出的。可能贾府众人的感觉都已迟钝了,可黛玉却是初来乍到,感觉格外鲜明:“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原来这就是贾母宠爱的凤姐。

接着短短的一段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大忙人,大红人。因为忙,王熙凤迟到了。在短短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了另外两件事。同黛玉讲话也显得很忙:笑着讲两句,马上拿手帕拭泪,又忙转悲为喜,赶忙询问有关情况和布置待客之道。因为红所以才敢这亲放诞无礼,贾母才特别给王熙凤加上“泼辣货”这一似贬实褒的称号。

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篇3

翻开《红楼梦》,眼前刹那间出现了一个飘渺的戏台。戏台上的人穿红戴绿,唱的是那么清晰,却又那么虚无,一声声,不可捉摸地从另一个世界传来……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那是何等的荣华富贵啊,没完没了的欢笑,没完没了的宴席,没完没了的金银……我正在应接不暇之时,一群贵族小姐太太们,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于是便上演了这么一曲《金陵十二钗》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不是林黛玉在悲鸣吗?从小寄人篱下的黛玉呀,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冰清玉洁,你“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的大胆叛逆精神,始终散发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锐气。可这份“病如西子”的身心如何能抵挡住那个社会的吞噬,只落得“一生杜宇春归尽,寂寞空枕空月痕”!

合上《红楼梦》,那个二百年前的戏台,似乎还在眼前飘渺,还隐隐约约听见那从云外传来的声音“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个茫茫大地真干净!”

都云曹公痴,谁解其中味!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本红楼,何止是一千个……

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篇4

近段时间,我看了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

这本书中,有着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我想他们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是明星、总裁、女强人等这些遥不可及的人物。这些活生生的人物中我却只钟情于那个爱哭、又有点爱耍性子的林黛玉。我喜欢她的真实,喜欢她的爱与恨。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里有着她的高贵,她的诗情画意......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不及王熙凤的泼辣、圆滑,没有薛宝钗的背景。她不懂得仰人鼻息地活着,不懂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她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做最真实的自己。同样的,我还欣赏她对爱情的执着,欣赏她特有的唯一。同时我更叹息,她的结局......

爱情,注定是她此生最大的劫难,而她也注定在劫难逃。

生活中,或许只有王熙凤、薛宝钗那样的人才能在所谓的市场上立足,而像林黛玉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但我更喜欢林黛玉这样的,不用伪装,不用矫揉造作,只做最纯真的自己。

看了这本书,我突然很憎恶古代,其实人物本身并没有错,可恨的是古代那种束缚人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应该害了不少有情人吧。如若不然,贾宝玉和林黛玉就不会因此承受着阴阳相隔,想见却见不着的痛苦。古人在当时的环境下生存,可想而知会有多少人失去初心,变成那个让别人讨厌的自己!

我想,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我们,应该相信并勇于追求自身坚持的那份真善美。

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篇5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外界对《红楼梦》的评价总是很高,所以当《红楼梦》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不可避免地翻开了它,我很好奇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除去它四大名著的名头之外,还有什么是让每个人都为之心动的呢?

当我读完《红楼梦》这部被公认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时,一种对作者的敬佩便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不可否认,《红楼梦》是本奇书,它就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梦,指引着我一一次不可抗拒地走进,在它一处处典雅与美奂绝伦的场景中穿梭,以探索之眼,观看着每一丝飘过大观园的微风,以及在繁华中沉浮的男人,也怜惜每一轮皎月下的花影,每一位倾城的红颜……书中的描写很是出彩,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不仅是对场景,对情节,对人物,细节的掌握都是一般作家难以比拟的。有名的情节有很多,比如黛玉葬花,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等等,曾经对《红楼梦》的认识仅限于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也曾为过他们的爱情而叹息,可惜。现在自己读一遍,就像品尝浓郁的茶一样,觉得爱情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不能缺少的元素罢了。真正读起《红楼梦》来,才发现令人觉得爱不释手的远远不止这些。

所以我要说的,是王熙凤。无关爱情无关其他,王熙凤在其中可能是一个大多人都不喜欢的角色吧。首先我要说她的品性,她是严苛的,对待下人从来没有手软这一说,这也为她在贾府中受人讨厌铺定的一定的基础,这样不好,但在王熙凤的位置上她不得不这么做,莺莺小姐不变玉面罗刹,不杀一儆百,如何迅速安定宁国府?若不严刑峻法,怎能稳稳压制险心刁奴?这便是她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了。

除去王熙凤的严苛与狠毒之外。她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就是贪婪。弄权铁槛寺、利息银子等。这两个都是为了——钱。但得钱的用途是真如凤姐所说填空补缺还是如别人嘴里的私吞抑或给到娘家也尚无定论。贾家入不敷出,如果没有资金填补必定难以维系生活,由此看来至少这钱的一部分是用来填补亏空了的。至于私吞应该不假,在王熙凤身上贪婪怕是跑不掉的,最后不也因贪婪死去了吗?

但总的来说王熙凤在已经走向衰败的贾府中,在自己根基并不稳固的前提下仍旧以其出众的个人才华和管理能力维系了贾家短暂稳定并适当延缓了贾家走向败亡。对于整个贾氏家族而言,她已当得起: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八字。虽说有些令人生厌,但是或许放在当今职场或许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才,我们忽略她性格上的种种缺点,单从能力上去欣赏,或许,会有不同的感悟。

红楼梦,说到底,人世间浮浮沉沉到最后的归于虚无,在这里,终归只是人间一梦啊,不过是梦一场,每一个人回头看,或许都是迷茫吧,在这错综复杂的家族人生里,倒真的称得上这名字,《红楼梦》。

关于写红楼梦的日记500字篇6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是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首曲子主要描写《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而《红楼梦》就是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后感触颇深。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它形象生动又一针见血的语言。

《红楼梦》中的语言似潺潺流水般细致柔和,又有似滔滔江水样的磅礴气势。或喜、或悲、或抑扬、或顿挫。书页是无声的,文字是沉默的,可我却在字里行间读出了那种由内心而发出的声音。规整的黑色字体仿佛拥有了生命,拥有了色彩,拥有了形态。他们在我眼前跳跃奔跑,形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许多幅画串在一起,又变成了栩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

而作者在叙写宏大故事的同时,也不忘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且语言真切,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就可以看出每人的性格特点,十分井井有条、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沉浸其中。据统计,《红楼梦》中总共描写了九百多号人物。有豪门大户、封建人家、青年才俊、市井泼妇。每个人在曹雪芹的笔下都有不同于别人的语言特点。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一个想上贾府讨点好处的“老寡妇”刘姥姥。她初次进贾府,是为了给女儿女婿家要点儿东西过年。但去别人家讨钱讨东西的事情怎么好意思开口呢?可大老远跑过来,总不能白来一趟。只能说了句:“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做煞事情来?只顾着吃果子咧。”自己不好意思说便启发外甥,也是聪明。而“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做了。”这样纯朴的语言十分符合一位农村而来的妇人,表现出了对老太太的抬举与讨好,又包含着劳动人民生来就决定的命运。在面对贾芸有难时,为了表现自己的豪气,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不妨不妨,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诉我,替你出气。这三街六巷,不管他是谁,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这样的一段语言描写也十分符合刘姥姥这样市井人物的身份。可见作者对语言都把控十分精准、炉火纯青。

《红楼梦》中的语言又十分的生活化。在第六十五回对尤三姐与贾琏和贾珍的嬉笑怒骂的描写就运用了许多俗语和歇后语。尤三姐站在炕上指着贾琏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张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俩儿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这段话运用了“你吃我看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打错了算盘”等俗语,表现尤三姐性格的泼辣,语言十分具有表现力。

《红楼梦》中既有俗语也有诗句,这让整本书充满了文学性,更好地展开了情节的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有些人也许会以为花谢是自然现象,但是黛玉将自己比作诗中花,已经暗示了黛玉葬花的结局。

翻开《红楼梦》,我看到了书中的人物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书页,向着我而来。我不仅是在看板板正正的文字,更是透过书中的语言,幻想着他们在贾元春封贵妃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直至贾家灭亡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之景。对于《红楼梦》这本书西方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的说法,确实是这样的。他让我们感受到了由文字语言散发出的美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