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教学设计范文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海不死》教学设计范文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范文1
课文解说:
本文是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它科学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本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引用神话传说和数字说明的方法
2、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中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2、关于新颖、巧妙的标题的理解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游泳吗?(喜欢的同学是因为你总能浮在水面,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不喜欢的同学那是因为你一下去就沉到河里去了,你说,那哪敢游泳啊。)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游泳的神奇地方,人在水里它能和陆地上一样,可以蹲着站着,可以盘腿而坐,也可以迈开八字步状如鸭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还能跑步,玩累了,把两手一张在水面上仰天一躺,象一叶扁舟顺利漂荡,宛如睡在凉席上,实在舒服。你们想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学小品——死海不死。
2、复习提问
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哪两种?(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
②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抓住说明对象的什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说明文中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几种?(九种)
3、正音(出示小黑板)
游弋(yì)谕(yù)告安然无恙(yàng)执迷不悟(wù)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说文章大意。
请同学们速读全文,然后要求学生复述全文
明确: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没,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2、根据以上复述,你知道这篇说明文的对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死海、死与不死,咸度高,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具体分析,看文章是如何体现以上内容的。
①女生读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
明确: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鱼虾小草木不能活。
②男生读第2自然段,它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③齐读3–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3自然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④默读5–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5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确: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识认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来说有3点,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
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
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4、归纳
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
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
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
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
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
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
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1)
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2)
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3)
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4)
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以上4组句子都是第1个句子好,“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为这些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是经过作者仔细考虑选用的。在没有充分的依据或确凿的证据之前,只能用这些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4、读7–8段用一个词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明确:荒凉、生气、干涸
四、布置作业,赏析语段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纳(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质量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至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2、本段首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其作用是。
3、本段文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至,第二层至,其结构特点是。
4、本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体现的标志是。
5、“死海水里含有许多种矿物质”一句后边的冒号的作用是。
6、本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其表现形式是
A、由现象到本质B、由原因到结果
C、由概括到具体D、由主要到次要
附:板书设计
死(无生物)
特征→不死(淹不死)海水咸度高
神话1
死海神话2:猜测
(对象)成因→
今人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昨天荒凉
变迁→今天生气
明天干涸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教材地位分析
《死海不死》是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推动着世界,这个单元的课文就是与科学相关的说明文,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介绍了死海的特点及成因,本文除了运用一般说明文常用的列数字进行说明,还运用了“插入神话传说”的辅助说明法,此外,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趣味性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知识修养、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意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汉语教学应该把帮助学生获得汉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当作首要的任务,兼顾接受各科文化,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识字量和阅读量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
2、能力目标: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成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训练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领略自然界的神奇美。
四、教学重点:
1、几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是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2、两则神话和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 难点:
1、理解说明顺序
2、两则神话、传说的表达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五、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种提法强调的是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实用功能,而且,课程标准谈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把汉语的工具性摆在第一位。”这里的工具性,首先必须关注汉语的口语交际能力。
结合本文的内容,把本节课重点分为三大模块:复述神话和传说;看图表讲述死海浮力大的内在原理;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死海。三个部分层层深入,有浅入深,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口语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教法
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不爱开口的想象是很常见、很普通的,经过专家研究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不爱开口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障碍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采用了合唱式答问、表述提要、自我暗示、小组教学等教法,使学生克服种.种障碍,达到开口说话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七、学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的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游泳的神奇地方,人在水里它能和陆地上一样,可以蹲着站着,可以盘腿而坐,也可以迈开八字步状如鸭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还能跑步,玩累了,把两手一张在水面上仰天一躺,象一叶扁舟顺利漂荡,宛如睡在凉席上,实在舒服。你们想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学小品——死海不死。
2、复习提问
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哪两种?(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 ②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抓住说明对象的什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说明文中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几种?(九种)
3、检查预习 (1)掌握词语
安然无恙 怙息不悛 执迷不悟 大惊失色 改邪归正 谕告 沉淀
干涸 转瞬 不逊 游弋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说文章大意。
2、根据学生的复述,这篇说明文的对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死海、死与不死,咸度高,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具体分析,看文章是如何体现以上内容的。
①女生读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 明确: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鱼虾小草木不能活。
②男生读第2自然段,它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③齐读3 – 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3自然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④默读5 – 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5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确: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识认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来说有3点,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4、归纳
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1)a、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b、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2)a、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b、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3)a 、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b、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以上4组句子都是第1个句子好,“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为这些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之前,只能用这些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4、读7 、8段用一个词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明确:荒凉、生气、干涸
四、拓展延伸
文章结尾处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启示?(借助这样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课堂小结
这一篇知识小品文,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和未来,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死海的“死”与“不死”的现象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死海的特征时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作者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时,列举了四个数据;在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时,列举了四个数据;文章最后一段,列举了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 附:板书设计
死(无生物) 特征 → 不死(淹不死) 海水咸度高
神话1 死海 神话2:猜测
(对象) 成因 → 今人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昨天 荒凉
变迁 → 今天 生气
明天 干涸
七、教学反思:
(一)较以往教学有所突破的地方:
1、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创造积极质疑的机会。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注意落实教学目标。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训练。
(二)尚且不足,今后有待改进之处:
1、要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琢磨。
2、教师在巡视学生讨论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想法,对一些重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引导学生。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附】有关资料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摘自《世界地理教学参考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小黑板):
1、解释词语:(安然无恙)恙,读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灾祸。 〔怙恶不悛〕怙(hù),依靠,凭借;悛(quān),不读(jùn),改过,悔改;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执迷不悟〕执,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谕告〕告诉,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释是“死”的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失生去命 B不顾性命、坚决 C不活动、不灵活 D不通的 E指“干涸” F古板 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 ③„„真是“死海不死。(G、A) ④„„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A)
二、审题,导入新课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死海不死”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抽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订正)。
第一部分(1—4段),说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第二部分(5—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种矿物质,长期储存沉积,因而形成“死海”。 第三部分(7—8段),介绍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继而从另一个角度,通过举例和援引传说,把死海浮力之大说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综合“死海”与“死海不死”的特征,作为科学的说明,从而揭示了死海区别于其他海的最显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适于生物的生存;因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3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讨论明确: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接着从正面对死海的成因进行科学的解说。从神话的说明到科学的说明,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读起来也引人入胜。
4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5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讨论归纳: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如第4自然段,说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学数据。用具体数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盐分(钠盐、钙盐、钾盐)之多,再用一个比例数字指名各种盐类在海水中的比重,这样“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确切的说明。最后,再用其比重与人体的比重作比较,从而得出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的结论。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死海 不适应动植物生存 特征 现实 人们自由游七 不死 传说 奴隶屡淹不死 原因 咸度高比重大
死海不死 成因 传说 惩罚执迷不悟的人们 实质 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现状与未来 现状 开发利用 未来 可能干涸
听读材料
海水燃烧
在自然界中,可以燃烧的物质很多,然而你听说过海水燃烧吗?水火不容,是人们早巳熟知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自然界中确有海水着火的故事。
1973年的某一天,在印度东南部孟加拉湾附近的海域,突然刮起猛烈的飓风,顿时海
浪咆哮,刹那间海面上出现了奇迹:高达三四十米的浪峰上竟燃起熊熊大火,红彤彤的火焰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照耀着几十公里的海面,景色蔚为壮观,看到者无不目瞪口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这场海上大火从何而起?是油船着火?可是,当时海面上并没有油船,难道海水也能自然?不可能!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原来这场大火的纵火犯就是飓风。在海洋上形成的飓风,风速有时可高达70米/秒,飓风所到之处,掀起巨浪,由于飓风与海水摩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分解,产生大量易燃、易爆的氢气和能助燃的氧气,所以在某一瞬间引起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因而在汪洋大海上,燃起了一场大火。
据科学家测定,这次大火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颗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难怪其燃烧场面是那样惊心动魄,令人胆寒。在能源紧张的未来,如果人类能征服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风能、水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的光能,那该多好啊! 思考题:1.海水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一奇怪现象。
答 案:1.第4自然段 2.列数字、作比较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范文4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整合文本,理解死海不死的含义;学习几种
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重点)
2.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并结合文本理解传说和神话在文中的作用。(难点)
3.在面对死海的现在和未来时,增强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领略自然界的神奇
美,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点)
【思维导航】(关键词:科学小品说明文生态环境忧患意识)
本文既是一篇科学小品,又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
说明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于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本文引用了神话和传说使文章内容既形象神奇又浪漫多彩;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探究死海“不死”的原因,同时看到死海的现在,又预想它的未来,让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那么让我们怀着这种忧患意识,和作者一起来完成死海的科考之旅吧!
【热身训练】激情诵读
【自主学习之旅】(温馨提示: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会助你科考旅程满载而归!)
1.作家零距离:
周而复,原名周祖式,祖籍安徽旌德,出生于南京,自幼受庭训,入私塾,原为文化部
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他作为中国作协顾问、名誉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顾问,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常务理事等,是一位多产、高产的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浪淘沙》《欧美风情录》;书法集《周而复书琵琶行》、《周而复书法作品选》。
2.死海先知晓:
死海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氯化钾、氯化钠、氧化镁和氧
化钙。同时,它还蕴藏着石油。
死海还是重要的旅游胜地,它比海平面低400米左右,冬季气候温和,海上无浪,海水浮力很大,是良好的游泳场。
3.词语多积累:(在文章中划出这些词语,把词语放到原文中便于理解其含义)
浩荡游弋屡次溴锶惩罚谕告 ..
干涸弥漫栖息轻盈点缀侵袭......
执迷不悟勃然大怒大惊失色安然无恙改邪归正
我的补充:
4.文本初感知:(带着以下问题来阅读文本,省时高效)
①标题的含义:
②用完整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③用完整的一句话叙述自己与文本对话后的真实感受:
【合作科考之旅】 (温馨提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小品的特点!) 第一驿站:研究院。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驿站:故事会。
文中引用了哪些传说与神话?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了什么作用,对增强全文的表达效果又起到什么作用?
第三驿站:反思台。
死海的现状如何,死海的未来又将会怎样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第四驿站:实践区。
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来语句并说明其说明作用。(最少两例)
【综合活动之旅】(每题都要在50字以内)
1.我们班要召开以“死海,你永远靓丽”为主题的综合活动,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2.如果你是一位开发商,你会如何开发利用死海的资源。
【激情创作之旅】(温馨提示: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和三个成语,100字左右) 你希望未来的死海是什么样的?请你展开畅想的羽翼,用生动的笔墨来描绘。
【返程留言】
我的知识收获:
我的情感收获:
我的不足或困惑: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范文5
一、 课前准备,营造氛围。
老师:在初一,我们学过一首写大海的诗,是曹操的,题目叫《观沧海》,内容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 记得。
老师:我们一起来背诵。
学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师:这里描写的大海是那样充满生命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跟“海”有关系。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老师:大家喜欢旅游吗? 学生:喜欢。
老师:因为旅游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奇,我们总是喜欢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一起到亚洲西部去探究神秘的死海。(板书课题:死海不死)
老师: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的? 学生:说明。 老师:对,以说明为主。说明文主要是给人们介绍一些科学的知识。在说明文中,有一种文体,叫科学小品。(板书:科学小品)
老师:关于科学小品,我想大家应该了解它的这么几个特点:首先,它给人们介绍一些知识,所以它具有知识性;这些知识是科学的,正确的认识,这叫做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作者不是用平实的语言,而是用文学的、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让我们感觉到这些知识很有意思,这叫做趣味性。(板书: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老师:学习这篇文章,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的方法,叫做四读法。
老师:我们读一篇文章时,可以从文章的题目、结构、内容、语言四个方面,去领会和理解。
现在,大家看文章的题目,你从题目中读到什么?你有哪些探究和发现? (学生看书,看题目,思考片刻。)
学生1:文章说明的对象是死海,说明了“死海不死”。 老师:这是死海的??
学生:特点。死,又不死。
老师:大家觉得这里有意思吗?哪些词语?请大家在题目上圈画一下。 学生:有意思。 “死”和“不死”。
老师:这里,你有疑问吗?来,说说你的困惑。 学生2:为什么叫“死”海?为什么又“不死”?
老师: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很好,这正是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抓住文章的题目,我们就读出了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老师:下面,大家迅速读课文,看哪些段落介绍了有关死海的知识,介绍了死海的哪些知识,你是怎样知道的。一会儿,大家一起来交流,分享你的发现。 (学生看书,勾画语句,思考。)
学生3:第1段说死海的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第2段说人们在死海中,即使不会游泳,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老师:这位同学的回答解释了题目中的疑问,为什么叫“死海”,又为什么“不死”。请大家圈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老师:大家看,在这两段中,“死”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不一样。第一个“死”是指动植物的死,死海水中没有生命;第二个“死”指人,是说人不会被淹死。
学生4:第4段,介绍了死海中有多种矿物质,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读了文中一些句子。(对学生4)你能不能用简洁的话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4:介绍了死海的咸度很高。 老师:大家看,咸度高是因为什么? 学生:死海海水的浮力大。
老师: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学生:原因。
老师:好。我们明确一下,这一段介绍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文章用了一个设问句,然后回答。下面,继续交流你的收获。 学生5:第7段。介绍人们对死海的开发利用。
老师:这是死海的“今天”。大家看这一段,还写出了死海的什么? 学生:几十年前的死海。 老师:也就是死海的?? 学生:过去。
老师:大家从文中找找看,以前的死海有什么特点? 学生:荒凉。
老师:请大家圈画出“荒凉”。文中介绍人们怎样开发利用死海的?
学生6:死海旁边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
老师:此外,还有什么?
学生6:死海海水有治病的功能,吸引着许多游客。
老师:对。这样,我们看,死海被开发利用在建工厂、旅游和疗养这些方面。现在的死海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学生:出现了不少生气。
老师:“生气”,和我们平时说“我不高兴,我很生气”中的“生气”意思一样吗?
学生7:不一样,这里是生机勃勃的意思。
老师:是这样吧?一个词语的意思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生气”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生机、活力,热闹的景象”。请大家圈画并记一下。 学生8:第6段,介绍了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
老师:大家看这一段,除了介绍死海位置,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学生9:介绍了四海的形成。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老师:哪位同学有补充?
学生10: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积淀下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老师: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段的内容:此段介绍了死海形成的原因,包括死海的地理位置、长宽深度、源头和形成过程。(提示学生在课本上圈画标注) 老师:到这里,我们回顾一下课文介绍了死海的哪些知识??
学生:死海得名的原因, “死海不死”的特征,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是咸度高,死海形成的原因。
老师:大家看,文章先介绍死海的特点和“不死”的现象,再说明其原因,这种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这种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原因的说明顺序,叫作??
学生:逻辑顺序。
老师: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三种,可以用排除的方法去判断,如果不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大家看课文,介绍了死海的过去、现在,那么大家说,死海有没有未来?怎样介绍的?
学生11:有,第8段,写死海的将来。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老师:那时的死海将怎样?
学生: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老师:大家注意到,这里说的“死”是什么意思? 学生:消失、干涸。
老师:大家理解得非常正确。结合上下文,“死”在文章中有不同的含义,同学们学习很用心,理解很到位。
老师:通过读文章的段落结构,我们读出了死海的一系列知识,那么文章作者是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知识的?它们有什么作用? (学生找相关段落,分析说明方法,圈画词语和句子。)
三、细读课文,领会方法
老师:好,现在把你的探究和发现与同学共享。
学生12:第四段和第六段,第三段和第五段是引用。
老师:第四和六段还没有具体说,她就到第三和五段了,跳跃很大,大家能跟上吧?
(对学生12)你给大家具体说说。
学生12:第三段引用了一个传说,说明死海海水的浮力很大,人在里面淹不死;第五段引用了一个神话传说,说明了人们对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推测。
老师:大家看,她说得特别好,不仅说出了这两段的说明方法,而且指出了说明的内容。大家想,如果去掉这两段,文章的趣味会怎样? 学生:少了很多。
老师:这样大家就可以分析出,“引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学生: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有阅读兴趣。
老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请另一位同学来说第四段和第六段的说明方法。 学生13:第四段中,“135.46亿吨氯化钠,63.7亿吨氯化钙,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六段中,“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也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老师:大家看,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学生:说明了死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说明了死海的长、宽和深度。
老师:对,这些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死海的这些情况,非常直观。大家看,这些数字,有非常准确的,叫确数,也有些不太精确的,叫约数。大家找一找,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14:第六段中,“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第八段中,“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这些是约数。约数是不是说明得不准确?
老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约数通常有词语上的标志,如“大约”、“左右”等等。有时,我们也可以不用这些词来表示约数。现在让我来猜一下同学们的年龄,十二三岁,十三四岁。是这样吗? 学生:差不多。
老师:你看,我没有用准确的数字,却知道了大家的年龄。看来,有时候约数反而更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情况。再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学生:一公里。
老师:不确定时,我们也可以说二三里路,三四里路。这里的“二三”、“三四”都是约数,也都能准确反映出家与学校的距离。 老师:除了列数字,文中还有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一时沉默了。)
老师:大家看,第四段介绍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高时,说“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大家注意到这里的标点符号了吗?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冒号。
老师: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有哪些矿物质,文章告诉我们了,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溴、锶等,这些是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举例子。
老师:对。通过举例子,我们就具体直观地了解到死海海水中含有的矿物质是哪些,很明白。
还是在这一段,最后,还有一种说明方法??
学生1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老师:这句话用的说明方法是?? 学生:作比较。
老师:很对。通过比较海水和人体的密度,我们就清楚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大家在课文上圈画,作一下笔记。
老师:现在我们回顾刚才的内容,文章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的说明方法,
使我们了解到死海的相关知识,增长了很多见识。那么大家喜欢读这样的说明文吗?
学生:喜欢。 老师:下面我们来探究,课文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
(学生读书,圈画,和同学交流。)
四、研读课文,问题探究
老师:说说你对文章的发现,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阅读兴趣?
学生16: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死”海“不死”,“死”和“不死”,让我有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念头。
老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形象,标题很吸引人,有悬念,让人欲罢不能。联系刚才的分析,课文最后还提到死海的将来?? 学生: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老师:对,文中同一个“死”有不同的意思,给读者带来阅读的趣味。还有哪些地方很有趣味?
(学生一时间沉默。)
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同学们可以去想,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哪些语段激发了你的阅读兴趣?
学生:第一段,第二段。
老师:大家看这两段,如果我们去掉文中那些描写的、修饰的词语,剩下的是什么??
学生:(读第一段)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老师:这样,大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作者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来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学生: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学生: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甚至??大概
老师:同学们真的很会学习,很会探究。刚才同学说的这些词语,形象地表达了我们阅读时的那种心理——出乎意料和惊讶:为什么叫死海?为什么会这样?现在大家明白了,正是文中的这些词语的作用。请同学们在课文上圈画、标注。 老师:同样,我们看第二段??
学生:(读课文)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能自由游弋;不会游泳的人,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老师:文章中能够激发我们阅读兴趣的词语是??
学生: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真是
老师:请大家圈画、标记这些词。这两段中的这些关联词语和修饰词语,让我们读者一下子就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使我们急于阅读下去,这正是作者体现科学小品趣味性的地方。
老师:大家看,如果我们把课文第三段的内容放到第四段后面来讲,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
学生:先说死海不死的原因,再说死海不死的故事(传说),就感觉到没有那么大的悬念,吸引力就不那么强烈。
老师:我们同学说的很好。安排文章的内容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科学小品的趣味性也正是在这里:会写文章的人,常常能设置一些悬念,引起读者的疑问,这样的文章就比那些平铺直叙的文章有吸引力。这对我们写作文也是很有启发的。
五、欣赏图片,关注死海
老师:学完了课文,同学们一定对死海充满了好奇心。下面我们就通过欣赏图片来揭开死海的神秘面纱。
播放死海的有关图片
(一)体现死海的“死”:海水中没有生命,海边寸草不生
(二)体现死海不死:人在死海里沉不下去,可以在海面上自由游弋,可以在海里读书看报
(三)死海中矿物质的结晶体:令人感叹惊讶 老师:这就是死海的奇妙。死海在哪里?
学生: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
老师:大家地理学得好,课文学得也很仔细。如果有一天,大家有机会去西亚旅行,那么你会不会把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和你的亲身体验结合在一起呢?愿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去体验大自然的奇妙。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 教学设计方案通用范文5篇
★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 小学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合集大全
★ 人教版教学设计和教案优秀范文合集
★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最新版5篇
★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 幼儿园教案教学设计范文
★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五篇
★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五篇
★ 《剪羊毛》教学设计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