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汽车百科

新能源小型车,居然外卷到了东南亚?

时间: 2022-11-16 canyinms.com

东南亚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半年以来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风口"。

在国内一度面临停产危机的长城欧拉好猫,就已悄悄出海东南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欧拉好猫已在东南亚市场上销售,第一站先选择了颇具政策优势的泰国。

除了长城汽车之外,盯上东南亚电动汽车市场的中国车企还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押宝东南亚

一度被称为"国产神车"的长城,这两年在海外市场动作不少,在东南亚、俄罗斯、巴西都有布局。长城很早就开始了向泰国生产线转移的布局。早在2020年长城就收购了原属通用汽车的泰国罗勇府制造工厂,意在辐射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四个东南亚国家。

首先,泰国和马来西亚是东南亚较为发达的两个国家,合计产值能占到东盟国家总产值的90%以上。

其次,这两个国家汽车产业较为发达,尤其是对新能源推广态度积极。

二、新造车势力混战

近年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了推动国内新能源的发展,纷纷出台了各类优惠政策,例如推出购车补贴、铺开公共交通清洁能源、建设更多的充电桩网络等等。

随着清洁能源的全球性普及,和制造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这两大趋势,各国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卷"起来成为一种必然。

除了长城汽车外,另一家在东南亚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中国车企是上汽通用。

三、换个地方内卷

以前,国内新能源车企出海总把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设为第一站:蔚来、小鹏、比亚迪都曾经把挪威市场作为出海"必选项"。

一方面北欧国家电动车覆盖率极高,挪威鼓励新能源车,充电配套网络也很充分,导致当地有65%以上的新车都是电动车,因此新能源车品牌融入当地市场也更为顺畅。另一方面北欧居民收入、福利都相当可观,当地人中比较流行配置较高的电动SUV,以便装得下出门滑雪露营的装备。

而东南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却与北欧地区大相径庭。

现阶段,东南亚国家电动车覆盖率不高,马路上跑着的大多数还是日系燃油车。与欧洲国家相比,东南亚电动车配套设施更是十分欠缺,充电站网络搭建还在起步阶段。

此外东南亚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无法与欧洲相比。根据越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越南较为发达城市胡志明市的居民平均月薪,也不过才844万越南盾(约为2532元人民币)。这导致大多数东南亚消费者只想买价格更低的小型摩托车和低配版电动车。

多重原因下,电动汽车在东南亚仍面临不小挑战。去年印尼市场纯电动汽车的销售量总和也不过才700辆。

这样看来,东南亚电动汽车市场似乎弊端重重。但不应忽视的是,东南亚"电动汽车革命"从混动到纯电车的更新换代已经开始。

正是因为市场刚刚起步,这短暂的新能源市场空白期才显得尤为珍贵。对于本就处于新造车第二梯队的哪吒、难以盈利的长城欧拉低配系列,甚至对于国内车企奇瑞、东风、吉利和长安等推出的新能源车型来说,都是难得的出海新机会。

所以,对着眼纯电低配小型车出海的部分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换个方向去海外内卷可能也是件好事。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