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习:考研政治马原唯物论相关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1. 【多选题】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A.物理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答案】BD
【正解分析】从宇宙星体的运行,到地球物种的演化,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创造,无一不呈现出复杂的样态,体现着世界的多样性。人类实践活动(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能够创造出种种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状态,进一步说明物质世界形式的多样性。BD正确。
【错解分析】世界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错误。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不存在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C错误。
2、 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A
【正解分析】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量度;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运动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题干“舟行”相对于“洲不行”“鸽飞”相对于“阁不飞”形象地说明了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A正确。
【错解分析】运动的内在原因是矛盾。B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错误。D偷换概念,正确说法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故不选。
3、【多选题】 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答案】BD
【正解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题干中科学家是用“物源示踪”的方法来研究长江“贯通东流”水系形成的年代,这一方法所揭示的正是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BD正确。
【错解分析】时空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A中“物质运动是永恒的”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的结论则不正确。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尽管人们可以研究出某个具体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形式、标志方式,但不能说时间和空间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形式”。C错误。
4、【多选题】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删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作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 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维护其统治而设”。再如1971年版在解释了“雉”就是“野鸡”之后,紧跟着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1992、1998年版也一样,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语词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语词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答案】ACD
【正解分析】本题通过“雉”的词义变化考查了意识观。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同一事物的词条释义随着时代而变化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的表现。A正确。从起源上看,意识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C正确。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两种形式,各种词典就是借助纸质版的文字这种语言形式来表达人类意识的载体或物质外壳。D正确。
【错解分析】字典中所有语词的含义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来自于人们的实际生活,是生活决定意识进而规定词语,而不是相反。B错误。
5、 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A
【正解分析】“天帮忙”是指客观规律性的作用,“人努力”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二者统一的基础。A正确。
【错解分析】尊重客观规律是“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的前提。B错在颠倒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活动才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C错误。尽管就雾霾现象而言,的确存在着一些尚未被人发现的规律,这也是治霾效果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原因之一,但得不出“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错误。
6、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答案】D
【正解分析】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理论内容,往往与生态问题结合考查。人与自然必须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D正确。
【错解分析】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生产关系。A错误。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没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扭转生态失衡问题。B错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