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鱼的注意事项 这三个方面一定要注意
宝宝吃鱼的注意事项之挑选类
1、鱼肉不能过红、过白
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2、个头挑“八分”大
鱼的个头决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鱼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也会显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鱼的年龄老,肉质粗糙,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因此,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比较合适,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 1 斤半、鲫鱼 0.5~1 斤、草鱼 4~5 斤的为宜。
3、鱼眼塌陷、鱼鳃发灰不能吃
选购“冰鲜鱼”,应该先观察其眼睛和鳃。新鲜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鲜红色。其次,冰鲜鱼眼球不饱满,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腐败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就不要买了。
4、新鲜鱼不要立即吃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 2 小时。
5、注意看水箱内水颜色
在超市购买活鱼时,要看看“水色”。因为它是水质好坏的体现:如果呈现深绿色或是蓝色,可能是藻类过多。说明很久没有换过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会影响鱼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动更换的水箱中的鱼,一般会更鲜活。
6、鱼肉气味异常不能吃
通过气味判断鱼是否新鲜,要闻一闻鱼鳃:应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且无异臭味。同时,新鲜鱼的鱼鳃呈鲜红色,鳃丝分明。不新鲜的鱼鳃丝有破损或粘连,颜色呈灰红或灰紫色,气味不佳。
宝宝吃鱼的注意事项之细节类
1、宝宝适合吃鱼的年龄
鱼已经成为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公认的食物过敏因素之一,因此很多专家建议,孩子满一周岁后再吃鱼,此时孩子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发展得更好,更容易接受鱼肉。此外,如果**家庭有过敏史,比如花粉热、哮喘、食物过敏的话,专家则建议至少等到孩子3岁后再吃鱼。
2、宝宝吃鱼要适量
最后,给孩子吃鱼要适量,一般每周1—2次,每次50—100克。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吃某种鱼,可以稍微多吃一点,但不要替代了主食的位置。
3、注意鱼刺
让小孩子吃鱼,相信你最担心的就是鱼骨头了,鱼肉虽然营养丰富,可是处处“暗藏陷阱”,稍不留神小孩子很容易被鱼刺卡到,所以身为妈咪的你一定要做好准备了。
在购买鱼的时候,不妨挑一些鱼刺较少、较大、容易剔刺的鱼,处理的时候要非常细心地挑出鱼刺,一定要保证把鱼刺剔除干净后再给孩子吃。
当然,你也要让小朋友培养正确的吃鱼习惯,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哦。小朋友吃鱼的时候,要专心吃饭,少说话、大笑、看电视,嚼的时候要多嚼几下,细嚼慢咽。
4、少给宝宝吃鱼松
鱼松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而且不用担心鱼刺问题,认为这是宝宝最好的吃鱼方式。因此,有些爸爸**让宝宝大量食用鱼松:拌稀饭、拌面条,给宝宝作零食。然而,有研究表明,鱼松中氟化物含量比较高。
假如爸爸**每天给宝宝吃10至12克鱼松,宝宝将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到16毫克,再加上每天从水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那么,宝宝体内的氟化物的量很容易超过安全值。氟化物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宝宝食物性氟化物中毒。很多儿童发生氟斑牙或氟骨症,都与过多食用含氟化物过多的食物相关。所以,鱼松可以吃,但是不能当作营养补充品长期食用,更不能成为宝宝摄取鱼肉的惟一来源。
宝宝吃鱼的注意事项之吃法类
1、生鱼片冷冻后再吃
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 20℃ 的条件下,冷冻 24 小时后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所以,只有对原料的来源足够放心,鱼才能生着吃。
2、尽量蒸着吃
在所有的烹调方法中,蒸最为健康,烹调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护鱼肉中绝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煮或炖,鱼中的一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烧烤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烤鱼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坏了鱼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对鱼营养破坏更大,也不建议选用。
3、不吃腌制过的鱼
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风险。鱼是好东西,可以的话,一周吃 1~2 次,有条件的吃海鱼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