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可以穿鞋 6个月后可以穿学步鞋
宝宝几个月可以穿鞋
鞋子可以缓冲行走时的震动,辅助足部支撑身体的承重,还可以保护足部关节、脚底、足弓不受到伤害。可家长们知道吗?据有关统计,93%的父母给宝宝穿鞋都太早了,因为出生后以及学步前的宝宝是不需要穿鞋的,0~6个月的宝宝是不需要穿鞋的,6个月后可以穿学步鞋。
要知道,即便0~6个月大的时候给宝宝穿上了鞋子,最后鞋子还是会频繁脱落,因为系太紧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而且穿鞋的时机不对或穿不合适的鞋,均会破坏宝宝的足部发育,甚至有可能改变宝宝今后的行走习惯,出现骨骼畸形,足肌受损的情况。
适合各年龄阶段宝宝穿的鞋子
【0~6个月婴】
0~6个月的婴儿还没有开始学习走路,并不需要真正意义的“鞋”,只需考虑保暖、透气、不会束缚脚等。也可以不穿鞋,这是因为光脚行走不仅可以促进足部肌肉的锻炼,还能帮助宝宝建立平衡感、行走姿势和肢体协调能力。
若出门要穿鞋,鞋的整体必须柔软,没有任何刚硬的支持,帮面要有一定弹性,以能够保持婴儿脚的形状。可选择鞋帮鞋底都是柔软材质制作的“宝宝鞋”,用布、毛绒、毛线、软羊皮等做的都行,这种鞋叫预走路鞋。
注意:婴儿期的孩子因为足底的脂肪过多呈扁平足样,随着孩子开始行走,逐渐形成脚弓。而且婴幼儿的小腿(踝)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不能过度牵引或负重。
【7~12个月婴】
学步鞋要选择帮面较高、鞋脸比较深的鞋,这样鞋比较抱脚,不容易掉下来。浅脸鞋或低帮鞋看似比较容易上脚,但小脚的后跟窄,不易挂住鞋,不够安全。
鞋子要轻软,鞋底厚5mm左右,软而有弹性,鞋帮也要柔软。鞋垫不能太软,要让脚掌有抓地力的感觉,锻炼脚部肌肉,刺激脚底神经发育,棉布的、绒面皮革的都行,能保持脚掌舒适即可。孩子学步时每天花费大量的精力学走路,所以要选择重量轻的鞋;还要保持鞋内干燥、舒适,避免穿不透气的合成材料制成的鞋。
注意:爬行和初学走路的孩子协调性和稳定性都很差,脚抬得很高,落地很沉重,而且是脚尖先着地,迈出的步子也很小,磕磕绊绊的。这时就要认真的为孩子准备第一双真正的鞋一一学步鞋。
【1~3岁婴儿】
孩子到2岁左右,走得比较顺了,步幅也大些了,已经可以做出不再是脚尖着地,而是脚跟先着地再过渡到脚尖的动作,但还是不够稳定。
此时选鞋除了轻软、舒适、合脚外,还应该要求鞋底有一定的摩擦力,不能打滑、用手掌蹭蹭鞋底,有比较“涩”的感觉最好。太滑的鞋底摩擦力小,鞋不能很好的抓住地面,孩子容易摔倒。
有条件的话最好购买品牌童鞋。鼓励宝宝在户内赤脚走路,使足肌得到更好的发育,但一定要注意地板的温度不可过低,以免“寒从脚起”。
注意:2岁前的宝宝因为下肢重力线外旋,出现所谓的生理性O形腿,大多都会自动矫正过来,但家长也不能大意,应经常观察孩子走路是否异常,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内八字脚。
【3~5岁孩子】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小孩子刚刚走稳一点就喜欢**跳跳,尤其是小男孩,所以鞋的稳定性、安全性很重要。
鞋帮面最好用柔软有伸展性的天然头层羊皮或软牛皮制成;鞋内里、内垫使用天然绒面皮革或棉织物,孩子运功量大,出汗多、透气、吸湿排汗也很重要。不宜选择过软的鞋垫,以免影响脚对地的触感及脚掌抓地力能力的锻炼。
注意:3~5岁时宝宝的运动量增大,脚跟骨部分由于承重也逐渐增大,脚跟的圆弧也开始长得像**脚跟那样,足弓显现,迈步的动作比较连贯,过程也比较稳定;但由于足肌力量不够,跨步时下肢摆动运动的推动力比较小,还不能有力而轻松的步行,迈步还有些轻微的颠簸。
【6~9岁孩子】
学龄期儿童活动量加大,但脚仍处于骨骼钙化、关节、肌肉、韧带的发育时期,是形成稳定关节及有力足弓的重要阶段,也是脆弱的生长时期,是脚疾及畸形的高发期。
为了安全度过脚部畸形的高发阶段,选择鞋时要触摸试探鞋的弹性、稳定性和保护性,要特别注意鞋头及鞋后跟部的支撑与防护,装有硬包头和硬主跟结构。
帮面材料具有呼吸性,并需要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保持鞋内**。款式以可调节围度的系带、搭扣为主,牛津鞋、小浅口鞋,丁字鞋都是制服式学生装的最好搭配。
注意:6~9岁的儿童进入学龄期,行走模式已基本成熟,有节奏且流畅,步长能保持一定,逐渐接近**步态。脚长经过了一个生长高峰后,以每年平均增长约一个号的速度生长。
【10~15岁孩子】
此时体重和运动量的急剧增加,给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需锻炼形成坚韧的足肌,并加强跟骨的防护。所以鞋的减震性、吸湿排汗性是此阶段选鞋的关键。
选择运动鞋要注意鞋的材质,尽量不要选择不透气的合成革、塑料帮面,内底的吸湿性要好,与脚接触面最好的天然皮质或纯棉布制的。
注意:10~15岁的男女童开始进入青春期,尽管脚骨骼长度已与**相近,基本停止生长,但骨骼骨化融合、关节发育还在继续,仍处于脆弱的生长期,任何忽视都可能前功尽弃,引发脚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