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河津市特产-糜子

时间: 2024-05-14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514084856
河津市特产-糜子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属禾本科黍属是一年生草本谷类作物。糜子根系发达,且生长速度极快;茎杆直立,中空呈圆柱形,有粗糙绒毛;其叶面和叶鞘有绒毛,且花形呈圆锥状,花期约为为5-10天;种籽多为卵圆形,有黄色、白色、红色等。

糜子原产于中国北方,是中国古老粮食和酿造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分布较广,河北、山西、陕北、内蒙古、甘肃、东北北部等地栽培作为日常食粮。 [6]糜子主要种植在春夏季干旱、土壤瘠薄的旱作农业区。

糜子一般分为硬糜子和软糜子两种。软糜子碾成米压成面即可做糕,陕北一带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糜子具有养胃、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的功效,可有效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泄泻、胃痛、咳嗽、打嗝烦渴、鹅口疮、烫伤等病症。

一年生草本谷类作物。茎秆粗壮,直立,高40-120厘米,单生或少数丛生,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被疣基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具长约2毫米的睫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20毫米,两面具疣基的长柔毛或无毛,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常粗糙。

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花期约为为5-10天, [5]成熟时下垂,长10-30厘米,分枝粗或纤细,具棱槽,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4-5毫米;颖纸质,无毛,第一颖正三角形,长约为小穗的1/2-2/3,顶端尖或锥尖,通常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脉,其脉顶端渐汇合呈喙状;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具11-13脉;内稃透明膜质,短小,长1.5-2毫米,顶端微凹或深2裂;第二小花长约3毫米,成熟后因品种不同,而有黄、乳白、褐、红和黑等色;第二外稃背部圆形,平滑,具7脉,内稃具2脉;鳞被较发育,长0.4-0.5毫米,宽约0.7毫米,多脉,并由1级脉分出次级脉。胚乳长为谷粒的1/2,种脐点状,黑色。花果期7-10月。

纯正的糜子米是粳性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会在处理过程中变得很低。而次品糜子米则在处理过程中无法降低蔗糖含量。

带皮糜子包括黍子和稷子,糯性为黍,粳性为稷,黍、稷类型与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有关,种子的粳、糯性与植株形态和穗分枝没有直接关系。

食用价值

糜子是中国古老粮食和酿造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

糜子一般分为硬糜子和软糜子两种。软糜子碾成米压成面即可做糕,陕北一带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

润肠通便:由于糜子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的消化作用,有效防治便秘的发生。

美容养颜:糜子中含有的丰富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族可以帮助美容养颜和滋润肤色。

明目安神:糜子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2可以安神名目,改善失眠和急躁的情绪。

养胃补脾:多吃糜子做成的食物可以帮助养胃健脾的功效,所以特别适合脾胃比较虚的人。

食用禁忌

不宜与酸性物质同食,否则营养不吸收。

适用人群

青少年,老人

食用方法

糜子及糜子面可以制作多种小吃,风味各异、形色具佳、营养合理、食用方便,制作历史悠久。例如茶汤、驴打滚、炸糕、枣糕、浸糕、年糕、连毛糕、糕斜儿、清真酥香糖、汤团、粽子、摊花、煎饼、窝窝、火烧、油馍、酸饭、糜子粉、炒米、糜面杏仁茶等。

冲泡:糜子可以研磨,然后用开水、凉水泡食。

熬煮:糜子熬粥,糜子中的蛋白质极易被吸收。

熬汤:糜子可以在熬汤,在熬汤时候,加一点糜子进去,可以提高营养成分。

药用价值

糜子具有养胃、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的功效,可有效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泄泻、胃痛、咳嗽、打嗝烦渴、鹅口疮、烫伤等病症。

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主治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黍米入脾、胃、大肠、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

带皮糜子适于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如高压和冠心病、近视、高血脂、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结核病、甲亢等消耗性疾病、口角炎、唇炎、舌炎、睑缘炎、阴囊炎、溢脂性皮炎者食用,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食疗作用。

经济价值

糜子谷粒富含淀粉,可酿酒,秆叶可为牲畜饲料。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