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特产-滇池金线鲃
晋宁区特产-滇池金线鲃
滇池金线鲃(学名:Sinocyclocheilus grahami)是鲤科、金线鲃属鱼类。体细长,侧扁。吻略尖。口亚下位。须2对,口角须长于吻须。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不相连。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变粗、变硬,后缘具锯齿;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尾鳍叉形。鳞圆形,侧线鳞较大,侧线鳞61-69枚。第1鳃弓外侧鳃耙5-7枚。全身呈淡黄色,背部略呈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黑斑点,各鳍均为金黄色。
滇池金线鲃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湖泊中,生活于与湖泊相通的洞穴中,常游出洞外。初夏产卵,生殖时游入湖边岩洞泉水中。滇池金线鲃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主食,也食少量的丝状藻、蓝藻和高等植物碎片。仅分布于中国云南的阳宗海、滇池、抚仙湖。
滇池金线鲃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入《云南省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名录》《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还被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极度濒危(CR)。
滇池金线鲃体侧扁,头的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3.7-4.2倍,为头长3.4-3.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倍。头中大;头长为吻长3.0-3.3倍,为眼径3.8-5.1倍,为眼间隔3.2-3.8倍,为吻须长3.7-5.0倍,为口角须长3.0-3.9倍。吻端尖。鼻孔位于眼的前上方,离眼前缘比离吻端为近。眼在头侧的前上方。口角须长于吻须,伸达眼后缘的下方。口次下位,上颌长于下颌。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伸展,但左右不相连。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孔上角位于眼上缘水平线上。鳃耙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齿顶端弯曲,3行,2,3,4/4,3,2。鳞圆形,侧线鳞较大,侧线上下的鳞片比侧线鳞小,全身被鳞,呈覆瓦状。头部侧线管发达,有放射状分支;侧线从鳃孔上角向下徐徐弯曲,以后平直伸人尾柄的正中。腹鳍基部具狭长的腋鳞。背鳍外缘稍内凹或平截,末根不分支鳍条基部变粗、变硬,其后缘有锯齿,顶端柔软分节,起点在腹鳍起点稍后,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头长为背鳍刺长1.3-1.8倍。臀鳍起点紧接肛门之后,至腹鳍起点的距离较至尾鳍基的距离为近,向后不伸达尾鳍基。胸鳍不伸达腹鳍起点。腹鳍向后不伸达臀鳍起点。尾鳍叉形。
滇池金线鲃体背部灰暗,腹部灰白,头背及侧线以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疏密程度因个体而有差异。胸鳍、背鳍及尾鳍较黑。腹鳍和臀鳍灰白。
滇池金线鲃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湖泊中,生活于与湖泊相通的洞穴中,常游出洞外。滇池金线鲃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主食,也食少量的丝状藻、蓝藻和高等植物碎片。
保护级别
1989年,滇池金线鲃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990年,滇池金线鲃被列入《云南省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名录》。
1998年,滇池金线鲃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列为濒危等级。
2008年,滇池金线鲃被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极度濒危(CR)。
濒危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后,酷渔滥捕、围湖造田、水质污染和盲目引种威胁了滇池金线鲃的生存,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保护措施
2000年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始对滇池流域滇池金线鲃的数量、分布、栖息地、摄食生态及繁殖生态等进行广泛调查与研究,并从野外引种亲鱼,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开展保护、繁殖、种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等研究工作。2007年滇池金线鲃首次突破人工繁殖,这也是继中华鲟、胭脂鱼之后,成功实现人工繁殖的第三种中国国家级保护鱼类。中国已具备年产千万滇池金线鲃鱼苗的能力,并最终实现了滇池金线鲃的人工增殖放流,2009年至2018年,已累计向滇池流域投放滇池金线鲃鱼苗800万余尾。
相关文化
滇池金线鲃被列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几百年前,徐霞客来到昆明,游历滇池时,在《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记》中这样记述滇池金线鲃: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由于滇池金线鲃的稀有和美味,清代文人师范也有一首描写滇池金线鲃的诗:欲泛昆明海,先问金线洞。洞水深且甘,嘉鱼果谁纵。罟师向预言,秋风昨夜动,内腴体外热,衔尾游石空。本畅清凉怀,转作羹脍用。或应上官需,或诣高门送。产非大避远,拟向天庭贡。我时获一二,不减熊蹯重。那羡瑶池仙,烹麟渝紫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