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县特产-类乌齐牦牛肉
类乌齐县特产-类乌齐牦牛肉
类乌齐牦牛肉,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类乌齐牦牛放养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类乌齐县天然牧场中,牧民们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的类乌齐牦牛以膘肥体壮、口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而享誉区内外。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类乌齐牦牛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类乌齐牦牛放养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类乌齐县天然牧场中,饮水来源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弱碱性冰川雪融水或泉水。其肉质颜色鲜红,致密有弹性,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特殊的腥膻气味,口味浓郁,营养价值高,在西藏自治区享有较高知名度。
历史渊源
牦牛自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区的优势种家畜和当家畜种,藏语叫雅窖,世界通称为yak,即藏语译音。牦牛叫声像猪鸣,所以又称猪声牛。西方国家因其主产于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也称西藏牛。牦牛尾如马尾,所以又名马尾牛。因为牦牛能够适应高寒生态条件,不仅耐粗、耐劳,擅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还能游渡江河激流,所以有高原之舟之称。
牦牛是藏族先民最早驯化的牲畜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说文》中记载:西南夷长毛牛也。《山海经北山经》中川描述: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
对于世代沿袭着游牧生活的藏民来说,牦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高寒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无论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冰雪袭人的寒冬,牦牛均以其耐寒负重的秉性奔波在雪域高原,担负着雪域之舟的重任,为藏族人民提供着生活、生产必需的资料来源。
2005年12月,类乌齐县正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巾请注册了类乌齐牦牛肉绿色食品商标。 [4]
2014年6月,类乌齐县产业园区牦牛肉加工厂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830.7759万元,建筑总面积18000平方米,以生产冷鲜肉、藏牦牛肉干等系列产品为主,同时完善了类乌齐县剩余劳动力的岗位分配。
生产情况
2016年以来,类乌齐县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1.2万余亩,万头以上牦牛育肥基地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年平均实现牦牛肉加工、销售达450万千克。
2017年,类乌齐牦牛存栏171万余头,年出栏45万余头,牛肉年产量5430吨,年产值7131万元。三万工程带动类乌齐牦牛养殖业建档立卡户584人实现年人均1500元脱贫增收,辐射带动牦牛养殖户2000户17500余人增收致富,人均增收500余元。
产品荣誉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类乌齐牦牛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类乌齐牦牛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类乌齐牦牛肉的检测机构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